七月流火,太阳火一般燃烧,热浪烤 灸的红土更加滚烫。因为今年是建国55周年又恰逢红军长征70周年,踏上“红色之旅”前往“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瑞金的人们,热情似乎随着滚滚热浪而高涨,特别是进入暑假以来,一拨拨年青学子接踵而至。
历史,往往在瞬间创造辉煌,瑞金这个偏居赣闽边界山区一隅,因“掘地得金”而冠名的小县城由于历史的机缘,让世人瞩目。它随着洋人斯诺的《西行漫记》、索尔兹伯里《闻所未闻的故事》名扬海外;随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朗朗书声,电视剧《长征》“十送红军”动人的歌声一次次拔动国人的心弦。以至出现:“毛泽东看重瑞金、邓小平难忘瑞金、江泽民情系瑞金、胡锦涛关爱瑞金”※的历代领导人垂爱瑞金的现象。现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更是一语道破个中原委,瑞金不只是赣南、江西的瑞金,是中国的瑞金。
提起瑞金,上海人绝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在他们的脚下就有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就有瑞金医院……,似乎瑞金与上海特别有缘,说起这缘份的渊源,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岁月沉淀着记忆,共产党人从上海石库门登上嘉兴南湖的航船,历经十年风浪,终于驶入南中国赣水源头,于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升起执掌全国政权的风帆。随后,无法在上海立足的党中央机关也移师瑞金。执政是一切政党奋斗和追求的直接目标,红都瑞金是共产党人执政之梦开始的地方,叶坪、沙洲坝是共和国最早的家园。从那一天起,南中国几万平方公里广袤红土狂飚天降,风起云涌,旌旗漫卷,红星闪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毛泽东宣布成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一个血火硝烟催生的共和国,一个在敌人的围剿扼杀中挣扎的共和国,一个马背上的共和国……
历史永远是一部教科书。在中国革命这部辉煌巨著面前,美国记者埃迪加•斯诺在其《西行漫记》中曾十分感概,在没有港口,没有码头,没有铁路的山村里建起一个共和国,这是建国中的奇迹。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年轻的苏维埃是没有港口、码头、铁路,而且还要面对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物质的确困乏,但这里生长着中国最先进的思想,聚集了中华最优秀的儿女,滋生了华夏最进步的制度,拥有了立国执政最宝贵的条件——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苏区留下一段广为传播的民谣“南京北京唔斗(意为不如)瑞金!”
“赣水哪边红一角”,一个完全区别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 “改朝换代”,与一切剥削阶级掌握的旧式政权根本不同的新型人民政权建立起来了,一批从抢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哪个从韶山冲走来的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这一响彻环宇称谓在这里第一次震响。历史长河终于用时间印证了她非同凡响的价值与地位,瑞金一北京,红都——首都,18年后的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由同一个人用同一种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既是历史的巧合更是历史的必然。正如《中国共产党为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告全国劳苦民众书》昭告的那样: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将一定成为中国农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奠定的先声,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
也许有的人对党史、国史中相关记载已经熟悉得有些厌倦了,也许有的人在各种媒体的轰炸下已经对这段历史有些麻木了,可是只要你走进瑞金,一踏上这片印满领袖足迹,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一望见叶坪、沙洲坝、云石山林立的革命旧址,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景观,看一看一间小屋一个部,一个祠堂装下整个“国务院”的奇迹,你就会肃然起敬;听一曲红军歌,喝一口红井水,你的思绪、你的心情就会四海翻腾般激荡起来,就会由然生发出一种回家的感觉, 涌动着一种寻根的冲动,一股博大而深厚的红色旋风,猛烈地撼人心旌。今日红都所展现给后人的意义,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革命图腾,作为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今天仍给人以历史的启迪,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已有30多家纷纷踏上“回家”之路,寻根问祖,续红色家谱,投入2000多万元修复中央苏区各职能部门的旧址,全国20多所高校,先后在瑞金建立社会实践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成为中宣部确立的“全国100个爱国义教育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