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津江村的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内景
1927年11月20日,朱德受党组织的委托,带着教导队从江西崇义的上堡出发,去湖南汝城同曾曰唯谈判,谋求与范石生的合作。从第二天开始,朱德、范石生相继在位于津江村旁汝城城南外的储能学校(现城郊中心小学)、津江村的民居(现旧址尚存)内正式谈判。经过两天反复谈判,终于达成“组织上自立、政治上自主和军事上自由”的“三自”原则,将朱德所部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团。朱德化名王楷,任第十六军总参议、第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团团长。根据协议:朱德部是共产党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共产党的调动;补充的物资完全由朱德支配;部队内部如何组织,训练工作如何开展,完全由朱德决定,别人不得干涉。这就是通过朱德范石生彼此的努力和真诚实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朱范谈判合作”。
“朱范谈判合作”的地点在储能小学及津江村。朱德利用与范石生的同学关系,来到当时范石生部的驻扎地汝城,而朱德率部到达汝城后,选择驻扎在县城外的津江村边的储能小学和津江村的民居内,是朱德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一个突出表现,因为津江村是一个有1000多户人家的朱姓大村庄,与朱德是同姓同族。朱德在津江村驻扎期间,常常同干部战士深入村里访贫问苦,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并秘密发动群众重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被破坏的农民协会。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与津江村的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津江村招收了士兵近200人,壮大了队伍。1927年12月6日在临别津江村时,朱德特意赠送了一块他亲笔书写的“世界一家”大牌匾给该村,至今还悬挂在津江村朱氏祠堂的上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