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韶山,是成胥生那样的人多,还是你钟志申、毛福轩咯样的人多?俗话说得好,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断难!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力量就大了!我们就搞得赢!”
毛泽东接着问大家:“跟几个土豪劣绅斗,我是有胆量的,不晓得你们有咯种胆量没有?”
毛泽东的话正讲到了大家的心坎里,钟志申早已按捺不住,站起来第一个响应:“我算一个!听说润芝先生在安源、长沙那些地方带着工人造反,每回都搞赢了,你咯次回韶山,能不能带着我们也搞起来?”
庞叔侃激动地站起来说:“三哥,只要你说怎么闹,我们就跟你闹!上刀山下火海也只有咯大的事!”
“对!砍掉脑壳也只有碗大个疤!”毛新枚、李耿侯等齐声响应!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泥脚杆子们终于昂起了头,挽起衣袖,向旧社会宣战了!此情此景,毛泽东感慨不已。
此后,毛泽东与毛福轩经常密商,一道或分头找这些积极分子联络,教育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救国救民的志向,为建立中共韶山支部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毛福轩,是在毛泽东的亲自培养和教育下参加革命的,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毛泽东、刘少奇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回到湘潭一带进行农民运动,毛福轩天资聪颖,在革命斗争中练就一身本领,能说能写,颇具才干,成为农民们爱戴的领袖人物之一,1925年6月担任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福轩先后在湖南、上海等地做党的秘密工作,193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脚杆子,开始识字、算数,有了自己的组织——农协
毛泽东、毛福轩等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发动、团结了一批思想进步、革命立场坚定的人。他们利用当局“普及平民教育”这一合法形式,开办起了农民夜校。
“毛氏夜校开学了!”“庞氏夜校开学了!”……
韶山冲里里外外,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兄弟们兴高采烈的奔走相告。
入夜,一团团火光从农家飘出来,向农民夜校飘去,过去深受地主豪绅压榨的泥脚杆子们,居然跨进了学堂门,学识字、学算数了!
以韶山冲为中心,清溪寺、如意铺、杨林庙、永义亭等周边地区,先后办起了20多所农民夜校。杨开慧、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柳季刚、庞叔侃、蒋梯空、王子东、何景贤等担任夜校的教员。
上屋场南行一华里的毛氏宗祠,就是当年的毛氏夜校,杨开慧在这里给农民兄弟们讲课。
杨开慧望着祠堂里坐着的、站着的农民兄弟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禁不住心潮起伏!她在黑板上写了个“人”字,对大家说:“这就是人,我们是什么人?农民。”接着她又写下农民二字。她教大家念了一首歌谣:
农民苦,农民苦,打了粮食交地主;
年年忙,月月忙,田里地里仓里光!
杨开慧一步一步启发大家:“人字两边分,地主是人,农民也是人,冒得农民的苦,就冒得地主的富,冒得农民的忙,就冒得地主的粮,我们打倒了地主豪绅,就能过上好日子!”
“是啊!”大家恍然大悟。杨先生一席话把大家说得心明眼亮,群情激奋。
这是一堆干柴,只要有星星之火,就会燃起熊熊烈火!韶山的农民夜校就这样办得如火如荼!
农民群众广泛发动起来了。毛泽东、毛福轩便指导钟志申、李耿侯、庞叔侃、毛新枚等骨干分子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秘密农民协会20多个,入会的农民逾千人。在组织农民运动中,一些骨干分子逐步锻练成熟,成为了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坚强中流。
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时机逐步成熟!
笔架山中“密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诞生
笔架山,因其山势形似笔架而得名,山上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山间溪水潺潺,终年不绝。山腰上有一座茅草房子,房子的主人就是毛福轩。
毛泽东意识到建立韶山党支部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便经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