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广场前的雕像——军民鱼水情
红军长征青龙场战斗纪念厅巨石上的红军雕像——军民一条心
龙门乡群众李万福捐赠的红军刀
四川省党性教育课堂示范基地——三十军总司令部
在石山寺红军纪念厅前举办红色民俗节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县城距雅安市区33公里,距成都市区156公里;全县幅员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5镇4乡、46个村(社区)25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农村居民8.9万人,城镇居民3.6万人。芦山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芦山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1992年,芦山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芦山是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芦山县有着丰富的红军文化,被誉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和“南下红军的转折之地”,1986年,被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红军长征在芦山拥民护民不挠民的铁纪得以贯彻落实与川军军阀、土豪、劣绅的强取豪夺形成鲜明的对比。
红军铁纪地为民爱民
红军到芦山后,立即走村串户,口头演讲,散发传单,张贴《红军到地约法十章》,书写石刻标语、口号,宣传“红军是帮助穷人找吃找穿的军队”,演唱、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拿把小胡琴唱给自己听》、《送郎当红军》、《抗日歌》等红军歌谣,说服动员被反动欺骗的群众回家安居乐业。群众见红军不仅说话和气,购物付钱,不调戏妇女,不拿群众东西,还热情帮助群众背水、劈柴、扫地、做事,于是互相传告“红军是好军队”,在外躲避的群众纷纷相约回家。宝盛乡烂池子三等甲级残废荣誉军人杨绍尧回忆说:当年红军初到,我们村多数人躲进河对面深山岩洞,只有瓦渣地简大娘等在家。几天后,简大娘的小儿子深夜摸回家,见家里平安无事,听大娘说红军好,于是回山洞告诉乡亲,村民们纷纷回家乐业。
宝盛乡玉溪村高兴顺将红军战士离别时,送给他的一包“红军茶”,一直细心保存下来,1976年献给县文化馆,后被省博物馆征藏。太平场新街杨春发的爷爷,当年给红军背米去大川,红军付给他一块红军铜元。杨大爷从大川回到家,杨春发刚出生。春发几岁时,杨大爷把这个红军铜元拿给春发说:这个红军铜元是与你一同到我家来的,这是个宝贝。春发将这“宝贝”与钥匙穿在一起,终日相伴。龙门乡湍溪李万福,当年18岁,每天在碾磨房为红军碾米、磨面,红军供给部一首长送他一把柳叶形马刀,作看守碾磨房自卫用。红军走后,他一直保存起来,1984年献给县博物馆。
更让群众深信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的就是红军为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红军初到时,大的地主、豪绅逃往邛崃、成都、洪雅、夹江等城镇,小的地主潜入深山老林。地主、豪绅逃走前。把粮食、衣物、大烟等埋入土坑、藏进岩洞,或寄放在佃户家中,金银、首饰、绸缎等随身带走。
苏维埃政府建立后,立即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其办法是:先由上级派来的干部会同红军政治部,经调查研究,确定打击对象,列出名单。然后以苏维埃政府名义批准公布,并带领游击队、少先队到打击对象的村庄召开群众大会或诉苦大会,宣布土豪罪恶,讲明没收理由。之后,由游击队、少先队站岗放哨,没收小组抄家清点,或令其户主交出金银、粮食、衣物、武器弹药、帐簿、田地契约等。没收的财物一一登记,就地处理:金银、大烟上交县财经委员会或红军供给部;枪支弹药交游击队、少先队,粮食、肥猪大部分给贫苦农民,小部送交苏维埃政府安排军用;衣被、耕牛、农具分给贫雇农民;帐簿、契约,除典契退还本人外,一律当众烧毁。总之,没收的财物,任何人不得私藏、挪用,违者严处。没收时,给被没收户留下全家口粮和生活必需品,使他们回家安居,不致乱窜。将地主掠夺来的土地分还给群众更深得民心。
反动军阀的强取豪夺
30年代,川军军阀、土豪、劣绅不顾群众死活,对群众实行层层盘剥,经常的科捐杂税就有10多种,甚至采用“以支定收”、“卯税寅收”的方式,压榨劳苦大众,群众民不聊生。红军在芦山期间,川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更是无所不为。特别是红军离开芦山,地主还乡后对群众的欺压更是变本加厉。
地主、豪绅强令老百姓“自动退还分去的财物”,若不退还者,立即挨户查抄。太平还乡团在抓乡苏维埃土地委员高廷宾时,就连高静安寄放的二石多玉米也被抄走。抓走村苏维埃主席程刚玉时,不仅将他家中仅有的一背玉米抢走。就连锄头、镰刀和一床破棉絮也抢光。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群众组织干部等家中遭劫如水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