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老县城一角
湖南沅陵县马坊界《抗战日报》社旧址(孙明汉摄)
抗战时期,中共湖南省委在组建中共湘西工委的同时,考虑到湘西工委管辖范围宽,成员少,湘西情况复杂,加之沅陵又系湖南战时首府,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经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沅陵县委。
1938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聂宏钧同任中共长沙市委书记的丁务淳(解放后名周宏明)谈话。聂指出:目前战火迫近长沙,国民党省政府及其主要机关拟迁沅陵,沅陵县是湘西的首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省委决定派你去沅陵,担任中共沅陵县委书记,受湘西工委的领导。
1938年12月,丁务淳随湘岸盐务处的大卡车偕同省妇救会一行20余人赴沅陵。到达沅陵后,即与中共湘西工委接上关系,组建中共沅陵县委。丁务淳(又名周宏明)任中共沅陵县委书记,陈德明(女)任中共沅陵县委组织部长。经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徐特立在沅陵设立的徐特立办事处负责人戴立人提名,并由中共湘西工委批准,周立波任中共沅陵县委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县委无机关,开会也无固定的地点,有时在法院街的新路书店楼上,有时在其他地方。
1939年初,周立波和陈德明先后离开沅陵。4月,丁务淳调湘西工委。1939年11月,丁务淳离开沅陵去桂林,中共湘西工委指令陈楚兼任中共沅陵县委书记。
中共沅陵县委直辖11个党支部,共有中共党员90余人。11个党支部分别为:衡光毛巾厂党支部,支部书记杨子汉,有中共党员7名;难民工厂党支部,支部书记向茂华,有中共党员4名;妇女工作委员会党支部,支部书记李涵威,有中共党员14名;一致剧社党支部,支部书记周立波(兼),有中共党员5名;新路•新知•生活书店党支部,支部书记陈楚(兼),有中共党员5名;中苏文化协会党支部,支部书记王仁忱,有中共党员3名;沅陵县警训班党支部,支部书记朱剑雄,有中共党员3名;西南运输局沅陵三渡水车身厂党支部,支部书记薛宁人,有中共党员4名;国民党沅陵县政府党支部,支部书记张希俊,有中共党员4名;国民党沅陵绥靖公署抗日救亡宣传队党支部,支部书记李谊之,有中共党员4名。另外,国民党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工作队(沅陵乌宿中心学校)党支部,有中共党员李文宜、王世生、束伯明、李茂文、葛志成,不属于中共湘西工委和沅陵县委直接领导。
除上述党组织和党员外,另有一些零散中共党员及一批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如沅陵(今楠木铺乡高坪村)广平雪耻小学蒋思安、马文馨等共产党员,由中共沅陵县委直接领导。
抗日战争期间,湘西沅陵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及共产党员在极其艰难复杂的环境中,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领导团结聚集沅陵的各界人士、各族人民,根据沅陵作为湖南战时省府的实际情况,结合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时事政策宣传。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1941年2月,在沅陵县城、乌宿、三渡水、河涨洲、抗战日报社、新知书店、一致剧社和中苏文化协会等城乡机关、团体、工厂、学校工作的共产党员,采取了出版报纸,创办刊物,演出戏剧,建立书店、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同时,中共湘西工委和中共沅陵县委还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方法加强统战工作和抗日救亡战斗。成立“工人业余读书会”, 加强读书会的文化、政治学习,扩大党的影响;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反对国民党投降倒退;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工人中传阅进步书刊,隐蔽进步书刊,利用工余时间,做难民家属工作,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帮助厂方给难民发生活费。
一致剧社党支部组织全体队员,通过演出戏剧、上街宣传、出墙报壁报,对唤醒人民抗日救国起了重要作用,“一致剧社”被称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湘西的一支杰出宣传队。
新路•新知•生活书店联合党支部活动。在沅陵推销进步书刊,宣传抗日。
《抗战日报》社党支部在《抗战日报》刊登重要的抗战宣传文章和抗战及国际新闻。《抗战日报》还刊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文章,鼓舞沅陵山城人民抗战斗志。为排除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干扰,《抗战日报》党支部全体党员和中共沅陵县委的同志还秘密上门给新老订阅户送《抗战日报》。抗战期间,《抗战日报》被人们誉为宣传抗日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