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热血染红湘江
宁化参加长征的红军近3000人,大部分编在红三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分别担任长征中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前卫红4师一路与堵敌激烈交战,连续冲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卫红34师一路与追兵短兵相接,节节阻击敌人。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性决战——湘江战役中,前卫红4师和后卫红34师与敌作殊死拼杀,誓死掩护主力红军渡江,战斗空前惨烈,牺牲极其悲壮。
前卫红4师于1934年11月25日渡过湘江,控制了湘江西岸的界首渡河点,在界首以南的光华铺布防阻击攻敌,经七天六夜与敌勇猛撕杀,激烈奋战,至12月1日,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掩护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虽然歼敌数千,但自身伤亡惨重,损失近半。
后卫红34师于1934年11月27日在桂北灌阳县的文市至水车一线布防阻击追敌,经五天四夜与敌殊死拼杀、浴血奋战,全师40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血染湘江,上演了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惊天地、泣鬼神一幕。至12月1日,中央主力红军全部渡过湘江,后卫红34师所剩1000余人则被敌重兵阻隔在湘江东岸无法渡江,后艰苦转战桂北、湘南一带与敌周旋,开展游击战。1936年冬,在湘南九嶷山遭敌“清剿”,终因孤军无援,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少数幸存者潜往湘赣边寻找红军游击队。红34师是湘江战役中唯一一支从师长、政委以下成建制牺牲的部队。
中央主力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设置的四道严密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共历1年,艰苦转战11个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8日,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人类军事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宁化参加长征的近3000红军,经湘江一战大部壮烈牺牲,魂落他乡,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仅存58人。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期间,宁化苏区成为中央苏区东南战线的战略“锁匙”要地,为中央主力红军退守宁化提供了安全的战略回旋空间,从而使驻防宁化的中央主力红军得以安全转移。宁化籍红军在长征途中,尤其是在湘江战役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保存了中央主力红军实力和中国革命的精英,用青春热血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铸就了长征胜利的不朽丰碑。如果没有红34师的重大牺牲,中央主力红军将可能遭受更大损失,中国革命进程有可能改写。
【文中注释】
①、②参见胡玉春主编《江西党史资料—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第19辑,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委1991年7月第1版,第41页。 ③参见孔永松、林天乙、戴金生编著《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434页。 ④参见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选编《毛泽东选集》袖珍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第151页注释⒇。 ⑤参见温昌义主编《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夕的石城阻击战•文献资料》,中共石城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1991年11月第1版,第31页。 ⑥参见2016年第2期《福建党史月刊》刊载康模生作《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出发长征始末》一文,第40-41页。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研院特约研究员、建国60周年终身成就贡献奖获得者、宁化县社科专家学者库首席成员、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常设研究员,宁化县党史室原主任、县客研会兼职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