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姚老庚: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怀
2017-03-29 10:17:57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习近平主席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一文,同日《湖北日报网,东湖评论》相继转发,近期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多有感怀,全文摘录是为纪。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焦裕禄,这个响亮的名字,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屹立在兰考,屹立在开封,屹立在中国大地上,屹立在老百姓的心中。50年过去了,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的道德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甘苦为民。而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的那棵泡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也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化身。

    习近平同志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前面,特意写下一段简短优美的小序:“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通过这个小序,我们直接感受到作者写作此词的时间、环境和缘由。这里提到的《人民呼唤焦裕禄》,是穆青、冯健、周原3位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重访兰考之后发表的一篇力作,其中有绵绵的思念,有热切的呼唤,也有深沉的忧思。文章发表当时就牵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中夜”即夜半,“霁月”指雨过天晴时的皎洁明月,也常常用作人品高洁的象征。习近平同志用“霁月如银,文思萦系”8个字,凝练地勾勒出了彼时彼刻的环境、心境、情境,从而引导读者提前进入词作明净、深沉、宏阔的独特意境。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于1990年7月15日,作者习近平同志当时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等不胫而走的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作者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感人情怀。词的开头先声夺人:从焦桐写起,“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个“盼”字落笔千钧,其热切与执着呼之欲出。“此山此水此地”则创造了一个恢宏的情感时空,使“归来”二字有了具体的情感旨归和着力点。敬仰焦裕禄,痛惜焦裕禄,为民呼唤焦裕禄的款款深情,顷刻跃然纸上。

    这首词寄意高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意象鲜明,格调清新,是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思考的。尽管隔着20多年的漫长光阴,今日重读,仍然感觉亲切清新,震撼心灵,一点也不因岁月的递增而消减其思想锋芒和艺术感染力,反而因时光的磨洗和积淀,更增添一份璀璨的光华和凝重的分量。焦裕禄同志逝世后,百姓们日夜呼唤,呼唤焦裕禄归来,呼唤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越多越好。现在,我们到焦裕禄纪念馆,看到焦裕禄因肝痛而顶破的藤椅,谁能不眼含热泪?看到焦桐满树繁花,在风中轻轻起舞,谁不眼眶湿润?看到焦桐,人们会看到焦裕禄那跋涉的身影;会看到焦裕禄在田间茅舍和老百姓亲切交谈的身影;会看到焦裕禄在风沙中与群众一起,奋力拼搏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位为党为民废寝忘食的县委书记,却因过度劳累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想到此,谁都会和习近平同志一样,“把泪焦桐成雨”的感人场景丝丝入扣。这既是对上句设问的含蓄回应,又是百姓对“好官”的“爱”的具体展示,还是对焦裕禄精神的一种直接赞美。

    焦裕禄同志逝世前,曾嘱咐要将自己埋在兰考的沙丘上,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在焦裕禄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他所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带领兰考百姓治沙斗沙。他考察了一个又一个沙丘,与群众座谈,终于找出了“扎针、贴膏药”的治沙办法。焦裕禄不但苦干,而且有着科学求实的头脑。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兰考的父老乡亲,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兰考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境随物转,情随心移。习近平同志笔锋一转,“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似乎在提醒人们,岁月可逝,英雄意气要坚如磐石。每每想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一股英雄相惜的情怀溢满胸襟。

    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革命的征途上,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冰霜。“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但需知:再大的官也来自老百姓。不管有怎样的遭遇,那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那一股为万民造福的豪情,那一片廉洁奉公的清风,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就是不计私利、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敢于担当、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就是能够像焦裕禄那样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到底,老百姓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基,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百姓养育了我们,我们更应该回馈百姓。“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可谓无限赤诚,豪情万丈!词的结尾,习近平同志把对焦裕禄精神的敬仰和对人民的忠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期盼焦裕禄精神感染和激励每一位共产党员,形成众志成城的钢铁洪流,形成浩淼无际的千顷碧波。新时期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石静:当年抗倭寇名扬八桂的融水鲤鱼岩屯
·下一篇:无
·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怀
·特稿: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怀
·赵富华:就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组图)
·特稿:就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组图)
·赵富华:仍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组图)
·特稿:仍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组图)
·赵富华:又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组图)
·赵富华:再读《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
·特稿:再读《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
·赵富华:读《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怀
姚老庚: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
特稿:再读习近平主席《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感怀
石静:当年抗倭寇名扬八桂的融水鲤鱼岩屯
特稿:当年抗倭寇名扬八桂的融水鲤鱼岩屯
孙静怡:回顾团史熠熠生辉,团学思想代代相传——共
特稿:回顾团史熠熠生辉,团学思想代代相传——共青
折兴发:不冤枉好人
特稿:不冤枉好人
特稿:纪念刘景范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