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为迎接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亲情怀念周恩来,特以此文章献给一代伟人周恩来。
古城内,又是新的一年一处处一家家满院腊梅花盛开的醉人时节。这一天,我走过淮安区附马巷,当经过总理故居南墙院时,我思想着对伟人周恩来的怀念,前面没有几步走到故居巷口,在巷口的脚下,原来是菅家的旧居院落和周恩来家屋院,仅是一墙之隔,让我最幸运的事,很早前我的姐姐曾在菅家较长的年月。与周恩来家宅院较近,平素很方便地到周恩来家屋院走动,还有较长的时间喝上伟人家的院井水,增添了温情和往事的记忆。
说起姐姐朱秀芹是一位勤劳、忠厚的县城毛巾厂退休女工,身边有活泼可爱的三个男孩。姐夫徐文铨也在县城的皮革厂退休。后来他们老夫妻在2005年前后因病相继过早地离开人世。至今使我人生最难忘的记忆。就是60年代末姐姐住在驸马巷的那段往事。那时城内大街小巷家家还未用上自来水,不少家的居民户饮水得从门前不远的文渠河里挑水,还有居住人家还得用家院边的古井水。
是在67年秋姐姐和姐夫徐文铨一家,从河下湖嘴街搬出,搬到淮安城内驸马巷内。开始住在驸马巷周恩来故居巷口,姓管的一家小院,说起来正巧姐姐家和周恩来家宅院仅隔姓齐的住家靠近驸马巷口小院里,姐姐在那管家小院一住就十多年的时间,有多少次假日和早晚一有闲时我总是跑到姐姐家里走往。直到后来周恩来故居单位征用驸马巷口几处住家户房地时,他们全家才被拆迁搬走。
还记得驸马巷管家的小院一进门院南墙边裁有多年的几棵石榴树长得枝叶旺盛,夏时开的无数朵石榴花,红艳艳映得院内充满喜色。
院中老房东是位和蔼可亲的管大妈,一家四口人,老头子在糖烟公司上班,居住在朝南的明清砖瓦格扇三间正屋。姐姐一家几口人住在院内朝东西屋二大间。至今给我留下最有印象的一件事,几次碰到家中的水缸一时缺水,又见门口不远的文渠渠水有味,自己主动帮忙到邻里周恩来家的大院去取井水。还经常看见周恩来家前屋后左邻右舍住家户,都吃上周恩来家院井的井水,这口水井日夜升溢,井水冬暖夏凉,在一年四季雨水中有多个情结,初春贵如油的细雨点滴在老井里充满了温情,夏日时大雨透渗透入古井里充满了祥和,秋天绵绵的细雨带来更多的思念,冬天融化的冰雪撒落在古井里布满浓浓乡情。这厚重的乡情饮水思源情悠悠,让周恩来家的深情留在故乡人的心里,也印在我的脑海里。
当时淮安地处是水城,城内人喝水是困难的,没钱、没力气的人就喝不到运河的水,不少人家水是苦涩的,而驸马巷周家的井水却甘而不涩。因此四邻都乐意到周家院井里取水,时常在耳边听到邻居们讲,周家宅院周恩来的婶母周八太乐意肯帮人,经常叫附近的邻居去他家拎水,家前屋后四邻一趟趟、一户户人家从他家院屋砖面路道走过,装满井水的水桶咣滴院落地面的水迹,严冬冰雪天水桶的水滴落在地上滴水成冰,周八太不但不烦而且乐意清除路道边的薄冰。
我还记得我有多少次陪伴着姐姐有说有笑地走进周恩来家宅院,忙去从周家宅院拎井水,一进门周恩来家宅院,院内当时居住很多居民户,走过门口的石面台阶,踏过一段古朴的青砖地面,到后院周恩来嗣母陈氏居住屋不远的水井边,眼见周家的大井,井栏斑纹古白,井沿上洞孔是系绳用的,井边很深沟痕多年井绳摩擦留下的。低头看水井井面,水质清澈如同水面镜子,映得人面光心里亮堂堂,站在周恩来年幼时亲手裁的百年榆树荫下,感受伟人故居宅院充满祥和的幸福感。在周恩来家古朴的宅院记叙一代伟人在这里度过十二个春秋。童年的周恩来在宅院井边近屋得到众多亲人的疼爱,受到多种性格的影响,生母、嗣母和乳母使恩来受到了不同性格涵养的熏陶,塑造了恩来朴实、正直、进取、热情的思想感情,是日后周恩来建大功、立大业重要渊源。童年的周恩来,留给我们故乡人的形象他少小离家开始了革命征途的壮丽人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树卓著功勋,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屹立在中华民族史上,留在全国人民心中,让故乡人民深深怀念。
这宅院水井伴随过周恩来童年的岁月,井边不远的小屋居住着乳母蒋妈妈在这里用乳母哺育周恩来,同时用自己的言行向他灌输了劳动人民诚实朴素勤劳善良的品德,也教会了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一些农家知识,乳母常带着周恩来在宅院不远的小菜园种菜,这小菜池留有童年周恩来帮助蒋妈妈种菜、取院中井水浇灌蔬菜的岁月历史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