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起义部队集合于宁都城东南梅江河畔宝塔山下,随后以七十三旅为前锋直接开往苏区,在固厚受到左权、刘伯坚等中央军委代表的热烈欢迎。
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集体参加红军,王铭五在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之后,摘掉青天白日帽徽,撕掉国民党军队的符号,满怀胜利的喜悦,加入了中国中农红军。
12月16日在欢迎和命名大会上,刘伯坚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关于授予起义部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番号的决定和军团干部的任命》。授予起义部队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任命季振同为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兼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为红五军团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黄仲岳为十五军军长,颁发了毛泽东和朱德亲笔签名的委任状。
12月24日傍晚,毛泽东邀请起义领导人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以及刘振亚、袁血卒、李青云、王铭五、卢寿椿等起义功臣,由朱德、王稼祥、肖劲光、刘伯坚陪同,并在叶坪洋溪村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宴。
宁都起义成功后,为把这支旧军队改变为新型的人民军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派了一批优秀干部到红五军团工作:肖劲光任军团政委,刘伯坚任军团政治部主任,陈伯钧任军团参谋长。各军、师、团都配备了政委和政治工作干部。经过短时间的教育、整顿和改造,部队面貌焕然一新。不久就以崭新的姿态和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活跃在反“围剿”的战场上。
宁都起义是在内战紧张、外患严重、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爆发的。这次起义严重打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削弱了国民党的“剿共”力量,壮大了红军队伍,鼓舞了全国人民反蒋抗日的热情。毛泽东曾于1938年为宁都起义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宁都起义的精神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宁都起义永载史册。
王铭五在起义后,即被任命为红五军团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二团团长兼政委,参加了赣州、龙岩、漳州、水口等著名战役,由于他作战勇敢,管理部队有条理,待人诚恳,与同志们相处十分融恰,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赢得了上级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宋任穷曾经先后担任四十四师一三零团政委(团长刘振亚)、红五军团第十三师政委(师长陈伯钧),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五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长等职,与王铭五有过很长时间的交往。1988年,宋任穷同志来甘视察,谈到这位老部下时记忆犹新,称王铭五是一位“党性强、忠实积极、待人宽厚、工作扎实的好同志”。 袁血卒、徐国珍回忆起这位老战友时都赞不绝口,积极支持为他立传。
王铭五所参加的水口战役,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恶仗。其战争景象之惨烈,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所罕见,在这次战役中,红五军团的大刀杀出了威风。王铭五率领的部队,原属冯玉祥的手枪旅,装备精良,老兵居多,都配有驳壳枪、花机关、大刀片三大件。素以刀术见长,以近战著称。起义后,部队经过整训,指战员们士气旺盛,斗志昂扬。王铭五在战斗中手执大刀,身先士卒,率领全团勇猛冲杀,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战斗作风。经战后统计,仅大刀砍杀的敌人就达900多人。水口战役之后,王铭五被调到15军军部任作战科长,继而又参加了建(宁)、黎(川)、泰(宁)战役、黄狮渡、浒湾、黄陂、草冈台等著名战役,为扩大和保卫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围剿”立下卓著功勋。
1933年6月,中央对红五军团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五军团下辖第十三师、第十四师和第三十四师。王铭五调任13师38团团长。
1934年王铭五调任三十七团参谋长,率部红军所部在苏区北线辗转奔波,抗击敌人,一个恶仗接着一个恶仗。1934年3月9日三十七团在江西金溪、资溪、黎川3县边界的下梧附近与敌作战,掩护红军主力部队转移。王铭五命令四连在下梧村正面阻击敌人,由于敌人攻势凶猛,加上飞机大炮的支援,战斗十分激烈,红军伤亡很大一个连打了一天只剩下16 人。情况十分危急,王铭五带领新补充的一百多名战士突击支援四连。参谋长回来了,战士们士气高昂,经过激烈的战斗,王铭五率领战士们一齐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王铭五叮嘱连长徐国珍人。务必坚持到下午6点。一切安排妥当时,此时,连里的炊事员已将早饭送到阵地上。徐国珍望着王铭五因劳累而消瘦的面庞,一再挽留他吃了饭再走。因放心不下团部和其他部队,王铭五便赶往团部检查转移情况。途中,敌人的飞机不是在他头顶盘旋射击,情况十分危险。王铭五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毫不畏惧,他加快脚步赶往指挥部。当王铭五赶到团指挥部驻地的祠堂门口时,敌机投下的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了,王铭五倒在了血泊里。年仅26岁的红军指挥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位祁连山的儿子,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给家乡的历史书写了光彩的一笔。
26岁,按古人的说法,是已过“弱冠”还未“而立”。很多人还在感慨:青春走了,成功没来。很多人还在疑惑,为了什么而生存,怎样的人生和幸福才是自己所追求的。而王铭五的人生已经踏踏实实地迈出了坚实的步子。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青春,此生无憾。
参考资料:
1.《高台文史资料》(第一辑) 2.《高台史话》 3.《宁都起义》 4.《陈伯钧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