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遵远:毛主席的炊事员——李开文的长征故事(组图)
2016-07-05 13:57:02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地、也是毛主席的炊事员——李开文的家乡。在革命战争年代,该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部分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所以今年4月24日习总书记视察该县时深情感慨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金寨的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金寨县党史县志档局作为全县档案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金寨县档案馆收集珍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珍品。

    走进该局的档案库房,查找他们保存的资料,我们可以有幸地看到李开文极少留藏于世的珍贵照片、获得的各类奖章以及他生前用过的少量物品。

    每当有人当面说李开文是毛主席的炊事员时,李开文都忙着摇头,解释说,我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十一年,但毛主席从不搞特殊化,自己的职务是中央特灶班的班长。虽然,李开文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了,但是,大家每每提起他,都还是这样称呼他。

    一、弃家参军、泪别金寨

    李开文离开大别山,一别就是十七年。

    离开大别山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岁的李开文,终于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其实,在这之前,他早已在为红军做事,不过那时只是一名赤卫队员。

    李开文所在的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撤离大别山时,走得太匆忙。记得那一天是一九三二年农历八月十九日,黄昏时分,部队接到了命令,说声走,当即开拔。要去哪儿?他不知道,团长也不知道。只知道蝗虫一般的敌人,一下子从四面八方向大别山扑来。团长说,中国的山,都是东西走向的,黄河和长江才会由西往东淌,从青海高原流经十几个省,最后归入大海。唯独这座大别山,横在中原,群山中又突然冒出了一支数万人的红军队伍,这便成了横在蒋介石喉咙里的一根硬刺,于是他亲自坐镇汉口,发动这次“大围剿”。红军战士虽在七里坪、河口、胡山寨几地浴血奋战,但终因敌众我寡,不得不挥泪西撤,强行突围。

    这次的强行突围,使李开文获得了成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机会。这机会,来自他的一双铁脚板。这双铁脚板是他从小烧窑练就的,更是到燕子河租田种地时练出来的。别看他个头不高,不到一米六,但人壮实,担子一上肩,一天可以走上一百多里的山路,早把脚底板的老皮儿练厚。因为脚功硬,吃得苦,人又忠厚,接到突围命令时,他就被团长从赤卫队里挑出来,正式转为红军的担架兵。当兵的同时,也就当上了担架一班的班长。

    “那一天,也巧,大部队从金寨县的板棚出发,正是从我家屋后经过。我不敢进屋。只偷着望了几眼,就跟着队伍走过去了。”一九七六年,李开文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

    “队伍就从你家屋后经过,你也没有进家里向爱人告个别?”记者有点不理解。
    “爱人?”李开文一怔。
    “啊,我是说,你没去同老婆打声招呼?”
    “没有。”
    “来不及?”
    “是不敢。”
    “——为什么?”
    “你想,”李开文说,“她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才十六天,我一进屋,准当俘虏。我这个人不怕白狗子的子弹,就怕老婆的眼泪。”

    就这样,他心一狠,已经走到自己家屋后的竹园子里了也没停步。

    谁知,他却被跑出来看过队伍的大儿子李锦旭发现了。八岁的李锦旭哭着、喊着,奔到他的跟前,说:“爸,妈妈天天念着你,等你回家呢!”

    他不敢看孩子,更不敢停下。

    “李班长,你还是回去看一下吧!”边上的担架队员也忍不住地劝他。

    李开文这才停下来,回了一下头,望一眼哭成了泪人的儿子。但他马上又折过脸,走得更快了。他再没有停下,但眼泪已经把视线模糊了。

    这时儿子疯了似的冲过来,一下抱住他的一条腿不放。李开文不由一惊,不敢再犹豫了,一脚把儿子踢开。

    被踢了一脚的李锦旭,呆在了地上,他没再追。李开文也没再回头。就这样,他离开了板棚,离开了金寨,离开了大别山。

    回忆起这段往事,虽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李开文仍然禁不住眼圈发红。他沉默了半晌,才对记者说:“革命是不能回头的,我的命大,当年许多战士就牺牲在西撤的路上。”

    二、西征路上、死而复生

    西撤的路,是杀出来的一条血路。成为红军战士的李开文,一天没有摸过枪,枪声一响,他就带着他的担架一班,两眼不眨地盯住火线上的战士,战士们冲上去了,他们就地卧倒。有战士倒下了,他们就冲上去。战士负伤了就抬战士,他们就同负了伤的战士一道与死亡赛跑。首长负伤了就抬首长,这时他们的肩头便成了一个流动的“指挥所”。

    为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部队忍痛丢掉了笨重的武器,轻装前进;但担架上躺着的战士,不可能丢掉。担架上负了伤的首长,更丢不得,因此,李开文带领的担架班,每一天都在负重前行。

    离开了大别山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如同离开亲娘迷了路的孩子,突然打响的遭遇战越来越多。因此,常常要不停地冲锋,连天连夜急行军。大路都让给敌人了,红军只能走小道,走那些没人愿走的山道。李开文脚上的草鞋早就磨破了,一走就留下了一个血脚印。

    七十三师数千名干部战士都害上了烂脚病,一边赶着路,一边龇牙咧嘴,忍不住地叫。有些战士吃不消,都绝望了......担架班里的一个老乡,这天要溜走,被李开文发现了,上去一把将他抓住。

    老乡苦苦哀求:“李班长,我撑不住了,放我回家吧!”
    李开文问:“回大别山去?”
    “是。”
    “你咋这么糊涂?你以为你还回得了大别山?”
    老乡不解地望着李开文。
    李开文开导说:“你参加了革命,就成了离弦的箭,没有了回头的路。现在大别山已经落在敌人手里,你回去就等于去找死。既然回去是一个死,不如跟着队伍杀一条活路来!”

    老乡哑巴了半天,最后跟着李开文归了队。

    在穿过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时,李开文抬着伤员一口气跑了六十多里山路都没有换肩。直到听说终于冲出敌人的封锁线了,他才敢喘口气。想不到,就在放下担架的那一瞬,他猛地觉得,一股巨大的热浪从胸中喷射上来,吐出了满口的鲜血。

    三千里枪声不断,三千里浴血苦战。李开文跟着队伍从皖西一直走到川北。这天刚到汉中附近,他们又被尾随而来的侦察敌机发现了,数十枚炸弹扔进了躲闪不及的担架队的人群中。随着山摇地动的爆炸声,尘土弥漫,血肉横飞,还没等李开文反应过来,他一下就被埋进了碎石泥土中。

    战士们把他扒出来的时候,见他已面如土色,不省人事,大家都认定他已经牺牲,把他拖到死人堆里,准备找个地方统一安葬。

    那一天,也就好了那个被他劝回归队的老乡,听说李开文在这次敌机的空袭中中弹身亡,他怎么也不相信,在死人堆里,硬是扒出了李开文。他哭喊道:“李班长,我是你老乡,你可不能就这样走了啊,我还要跟你奔一条活路呢!”

    老乡一边抹泪、一边下意识地将手指头伸到李开文的鼻子跟前去,竟发现还有气。

    老乡大吃一惊。连忙跑到炊事班,找来小半碗米汤,掰开李开文的牙齿、喂起来。谁知,李开文竟被他喂活了过来!

    这消息被团长知道了,团长说:“这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以后,抬了一路别人的李开文,躺在了别人的担架上。队伍到达四川省的通江县驻扎下来,他被送进了医院。

    这一住,就是一年。

    开始,他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动,哪儿都痛。最痛的,还是他的心。当他知道他的两个耳朵,在那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震聋了,痛苦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大废人,当不成红军战士了,难过得要死。

    但是医生告诉他,除了两耳伤残,他的五脏六腑都还没有问题,这才渐渐平静下来,于是开始数着日子过,盼望着出院的那一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胡遵远:红25军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下一篇:胡遵远:天下第一女兵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战斗故事(组图)
·特稿:毛主席的炊事员——李开文的长征故事(组图)
·特稿:电影《毛泽东的假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毛主席女儿李讷出席(组图)
·特稿:毛主席侄女毛小青看望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组图)
·王志明:毛主席侄女毛小青看望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组图)
·特稿:毛主席侄女毛小青看望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组图)
·特稿:毛主席警卫宋守友画鱼“如鱼得水”(组图)
·红笔杆:毛主席警卫宋守友画鱼“如鱼得水”(组图)
·特稿:毛主席警卫宋守友画鱼“如鱼得水”(组图)
·特稿:回忆跟随毛主席南巡及9.13事件(图)
·陈长江:回忆跟随毛主席南巡及9.13事件(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胡遵远:天下第一女兵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
特稿:天下第一女兵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战
胡遵远:毛主席的炊事员——李开文的长征故事(组图
特稿:毛主席的炊事员——李开文的长征故事(组图)
胡遵远:红25军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特稿:红25军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高莎莎、郑亚楠:我院学子赴固始陈元光故里及根亲文
特稿:我院学子赴固始陈元光故里及根亲文化博物馆参
严翔:爱国精神 赤子之心(图)
特稿:爱国精神 赤子之心(图)
习仲勋漫步在深圳滨海大道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