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四方面军的成长历程
1、1927年8月7日,党的“八七”会议召开之后,湖北黄(原黄安县、今红安县)麻(麻城县)两县的党组织以农民革命武装为主力军,于11月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攻占黄安城后,建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并将黄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这是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党领导的正规武装,是红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
2、1927年12月,鄂东军转移至黄陂木兰山打游击,1928年1月鄂东军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
3、1928年4月,第七军打回黄麻老区。7月,第七军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
4、1929年5月,安徽省金寨县爆发的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胜利后,起义军在斑竹园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政委徐其虚,这是鄂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二支红军,是红四方面军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5、 1929年11月,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等县爆发了大规模的“六霍起义”。起义军于1930年初在金寨流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这是鄂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三支红军,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此,红四方面军最初的三个重要来源,全部形成。
6、1930年2月,党中央根据鄂豫皖边区的发展形势,决定建立鄂豫皖特别区,组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并将这三支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红一师、红二师和红三师,全军共2100余人。
7、10月底,红一军接到中共长江局指示,随即南下作战,拟打通与鄂东根据地和红十五军的联系。红十五军是由活动在鄂东蕲、黄、广地区的革命武装于10月中旬整编而成的,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全军1500余人。因前几次战斗均遭失利,消耗很大,遂于12月初北上皖西寻找红一军以获得补充。
8、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湖北长竹园会师,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两军随即开赴麻城福田河,奉党中央命令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共12500余人。
9、10月,在金寨麻埠镇成立了红二十五军部及第73师。
10、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骑着高头大马,检阅了这支由300人发展到30000人的部队。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苏区红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共五个师近3万人。1931年11月至1932年5月,队伍扩大为3个军(四军、九军、二十五军),共6个师。同时,红四方面军根据鄂豫皖苏区周边的国民党军新的“围剿”尚未布置就绪、部队处于分散防守状态的有利形势,连续进行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4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约6万人,使蒋介石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的第三次“围剿”未及开始,就遭破产。红四方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创造了避强击弱、包围迂回、围点打援等战法,为中国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家埠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在金寨麻埠组建了红二十五军第75师、第74师。潢光战役结束后,红四方面军连同新组建的独立第1、第2、第3、第4师和彭(湃)杨(殷)军政干部学校、少共国际团,总数达4.5万余人。苏区扩大到4万余平方公里,拥有26个县级政权。
17、1932年7月,国民党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由于担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张国焘的指挥错误,战斗失利。10月,部队被迫转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10、第11、第12、第73师及少共国际团共2万余人越过平汉铁路,经鄂北、豫西,于11月到达陕南地区。留下红二十五军一部和第75师、第27师(原独立第4师改称)在苏区坚持斗争。11月19日,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张国焘继任主席。随后,曾中生任方面军参谋长(后倪志亮),张琴秋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12月,红四方面军乘四川军阀混战及其在川北兵力薄弱之机,向川北进军。至1933年2月,开辟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苏区。2月中旬,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以近6万人的兵红军力分3路进攻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采取“收紧阵地”的作战方针,经4个多月的机动作战,粉碎了川军的“三路围攻”,共毙伤国民党军1.4万余人,俘其1万余人,使苏区得到巩固扩大,红军得到很大发展。
18、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县木门镇召开军事会议,总结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并决定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和恢复彭杨军政干部学校。7月上旬,红四方面军部队进行整训和扩编。徐向前、陈昌浩仍分任总指挥和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总指挥,陈昌浩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傅钟任副主任(后曾传六、周纯全)。以第10、第12、第11、第73师为基础,每师充实部分地方武装,依次扩编为第四军(王宏坤任军长,周纯全任政治委员,辖第10、第11、第12师)、第九军(何畏任军长,詹才芳任政治委员,辖第25、第27师)、第三十军(余天云任军长,李先念任政治委员,辖第88、第89、第90师)、第三十一军(王树声兼任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辖第91、第92、第93师)。随后,曾中生等总结历次反“围剿”作战经验,编写出《与“剿赤”军作战要诀》、《游击战争要诀》等军事教材,对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19、8~10月,为进一步扩大苏区,红四方面军乘川军新的围攻部署尚未就绪之际,举行了仪南、营渠、宣达3次进攻战役,共歼川军近2万人并新组建了红二十九军第26师。宣达战役期间,红四方面军同在达县、宣汉、梁山(今梁平)地区坚持斗争的川东游击军会师。随后,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委员,辖第97、第98、第99师。这时,红四方面军已发展到5个军约8万人。11月,四川军阀刘湘调集20万人的兵力,向川陕苏区发起“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仍采取“收紧阵地”的作战方针,先后挫败刘湘部的4次总攻,历时10个月,奋战至1934年9月,共毙伤俘川军8万余人。11月上中旬,红四方面军先后在通江县毛裕镇和巴中县清江渡召开党政工作会议和军事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强政治工作的若干决定和军事教育计划,各部队开展了整训,提高了战斗力。为健全领导,充实连队,方面军进行了组织调整,李特任副参谋长,第11、第26、第92、第97师撤销师部,部队并入其他师,直属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各游击指挥部所属武装合编为独立第1、第2师,彭杨军政干部学校改称红军大学(倪志亮兼任校长)。
川陕苏区全盛时期,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4个师1.5万人发展到5个军(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军)11个师34个团,总兵力共8万余人。
20、1935年1月至2月,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广昭战役和陕南战役。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于3月28日从四川嘉陵江畔出发,开始长征。这是红军第三支长征队伍,行程一万余里。
21、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进行了嘉陵江战役,共歼川军12个多团,约1万人。之后2个月,经决战江油, 突破北川河谷,横扫岷江流域,占领嘉陵江以西大片地区。
22、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8月,分左、右两路共同北上。9月,领导左路军的张国焘擅自决定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搞分裂党的活动。
23、1936年6月,在西康甘孜地区同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会师。迫于各种压力,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7月初,红四、红二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今金川)出发,克服重重困难,于8月1日抵达包座地区,在举行岷洮西战役,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后,于10月9日和22日分别到达甘肃省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此后,西路军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同军阀马步芳部优势兵力进行了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共歼敌约2万人,但西路军也损失严重,到1937年3月中旬终于失败。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400余人,历尽艰辛,于4月底进入新疆,后分批回到了陕甘宁边区。
红四方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先后创建了鄂豫皖和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战斗足迹遍及鄂、豫、皖、川、陕、甘、宁、青、新等省,歼敌三十余万。在浴血奋战中,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原则,取得了丰富的建军和作战经验,造就了一大批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