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座战斗开始后,李先念、程世才率领30军,先以攻坚战的形式,歼灭了大戒寺守敌2个连。接着以运动战的形式诱敌深入,当敌49师被诱入我军伏击围内后,又将敌分割为三段,逐段将敌歼灭。在歼敌过程中,战士们冲入敌群,用手榴弹、刺刀和大刀同敌人厮杀,前仆后继,整个战场都展开了肉博战。特别是在最后一段歼敌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洒下了烈士的鲜血。有的烈士,一只胳膊被打断了,另一只手还紧握着大刀。他们吃的是野菜、树皮,为人民贡献出的是鲜血和生命!
与此同时,我4军10师也向求吉寺守敌发起猛攻,徐向前总指挥也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敌被歼1个多营后,残部继续凭险固守。寺庙院墙又高又厚,敌人在庙后山上筑有固工事,控制着制高点,我军缺乏重武器,攻坚极端困难。为掩护部队攻击,10师师长王友钧端起机枪,架在警卫员的肩膀上,对敌人展开猛烈射击,不幸中弹牺牲。
王友钧是湖北广济县人,原红15军战士。在红四方面军中历任班长、特务队长、营长、团长、师长,屡建战功,是四方面军著名的“夜摸将军”。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带领30多名手枪队员,夜间从西线偷渡小通江,攀越几丈高的悬崖,摸入敌后方牛角嵌团部阵地,砍死敌团长,摧毁敌团部,带着缴获的武器、文件、俘虏,安全返回,受到方面军总部的表扬。他牺牲时,年仅24岁。
由于30军和4军10师广大指战员,在党中央的颁导和徐向前的直接指挥下,发扬了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终于以千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取得了歼敌49师及独立旅1个团共5千多人的胜利。
包座战斗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门户。这是红四方面军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北上战略方针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后,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的错误方针与党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相对抗,造成了红军的分裂。四方面军因为没有服从党中央北上的命令,错误地执行了张国焘南下的命令,从而走向了更加艰苦曲折的道路。
1935年10月,党中央率一、三军团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计划。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局面。
(三)
1935年9月,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及原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南下,另立“中央”,破坏党的纪律,分裂党,分裂红军,向四川西部荒僻地区,实行无限制的退却,使红四方面军由南下时约8万余人减员到4万余人,而且由于南下的行动,使红四方面军远离抗日前线,削弱了红军在全国的影响,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这个责任应该由张国焘个人来负。
红四方面军南下,在总的战略方向上是错误的,但是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从南下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期间,仍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
第一,挫败川军,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配合了转战于湘鄂川黔的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南下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四川的军阀势力。首先,在绥、崇、丹、懋战役中,击溃了杨森、刘文辉部6个旅,俘获人、枪3千,攻占了丹巴、懋功两城和绥靖、崇化、达维等重要村镇。接着,又在天、芦、名、雅战役中,歼敌2万多人,攻占了宝兴、天全、芦山、名山等城镇,并一度攻占了荥经、汉源,从南、北、西三面形成了对雅安的包围。如雅安被红军所占,进而继续往东扩展,将威胁成都。这不仅使四川军阀感到恐惧,也令蒋介石为之不安。“1935年10月间,蒋介石召张学良、顾祝同、陈诚、薛岳、刘湘到四川开会时,曾决定集中主力作‘彻底消灭红军’的部署。会议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调薛岳的二路军4个军东下,加入川鄂边归陈诚指挥的战斗序列,进攻红二方面军。旋因红四方面军在11月间从草地回师,重新占领宝兴、芦山、名山、荥经、汉源,并包围了雅安地区,蒋乃停止薛岳所部东调,改令该部西开,协助川军全力进攻川康边区红军”(晏道刚:《蒋介石追堵长征红军的部署及其失败》,《文史资料选辑》,第62辑,第40页至第41页)。
由此可见,由于红四方面军在南下时期对川军的军事打击,引起了蒋介石军事战略部署的变化,牵制了蒋介石的中央军主力薛岳部4个军14万人左右的兵力,这在当时的军事战略上,毫无疑问是对红二、六军团的重大配合。
第二,为两军会师后北上做好准备,掩护红二、六军团胜利到达甘孜。天芦名雅战役以后,红四方面军面临两种不利情况:一是敌情严重,在其所处地区的南面和东面,有薛岳指挥的7个师和归刘湘指挥的川军100多个团;二是其所处地区人口稀少,物产贫乏,兵员、被服、粮食等项补给十分困难。
1936年2月中旬,敌薛岳部配合川军主力向天芦地区大举进犯。红四方面军在强敌围攻、补给困难的情况下,被迫撤出天芦地区,经懋功向西康转移,到3月下旬,先后攻占了道孚、炉霍、甘孜、瞻化、泰宁等城镇,控制了东起憨功,西至甘孜,南达瞻化、泰宁,北靠草地的广大地区。
从建立根据她的角度看,这个地区显然是不具备条件的,因此,张国焘南下川康边的战略方针是完全错误的,但从四方面军与二、六军团会师北上的角度看,占领这个地区,确实是个有利条件。
4月下旬,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入西康,分两路沿大雪山西麓及金沙江东岸北上。在这之前,蒋介石就慌忙飞往成都,急令位于康定、雅江地区的53师李抱冰部进行堵截。为打击李抱冰部,红四方面军以32军和4军一部由道孚向雅江进攻,先后攻占索俄洛、雅江城、西俄洛、理化,控制了雅江地区,堵住了李抱冰部西进截击红二、六军团的道路,保障了二、六军团北上右翼的安全。李抱冰惧怕红军切断他与后方薛岳部的联系,遭打击后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红二、六军团于7月初顺利到达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从二、六军团结束了长征以来孤军转战的最艰难岁月,宣告了蒋介石企图消灭红二、六军团计划的破产。
第三,在党中央团结北上方针指导下,与二方面军共同北上,冲破敌军堵截,胜利实现会宁会师。为了团结全党早日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早在二、四方面军会师前,党中央就对红四方面军领导提出了在二、四方面军会师后迅速北上的战略方针,并决定由二、四方面军领导人组成西北局。在党中央的帮助下,张国焘终于在其错误路线的轨道上回转过来,同意了北上的战略方针,并正式宣布取消了伪中央。7月下旬,经党中央批准,西北局正式成立,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统一领导二、四方面军北上。从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宣告破产,党中央的团结方针取得了胜利。
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四方面军分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由朱德、徐向前、董振堂率领先后北上,二方面军沿左纵队行军路线跟进。当两军过草地到包座地区时,蒋介石命令顾祝同派孙震的29军、邓锡侯的28军由川北入陇东堵截,命令朱绍良派王均的第3军、毛秉文的第37军、胡宗南的第1军在陇南堵截,命令张学良派王以哲的67军、何柱国的骑兵军进驻平凉、固原堵截。为粉碎敌军堵截,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局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先后在岷州、洮州、西固地区和通渭、庄浪、静宁、会宁地区,组织进行了岷洮西战役和通庄静会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四方面军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从包座一直打到通渭,控制了会宁东南的广大地区。1936年10月初,为策应四方面军北进的一方面军攻占了会宁城。至此,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条件完全成熟。
10月上旬,一、四方面军首先在会宁会师。二方面军从包座出发,经哈达铺往东转战于陕甘边界的徽县、风县、两当、略阳地区,完成了策应四方面军北进的任务后,也于10月10日到达会宁,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至此,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和红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上述历史事实证明,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红军从南到北战略大转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打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红四方面军的有力配合和掩护,一、二方面军长征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遭受更大的损失。“南下”错误主要责任在于张国焘。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始终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英勇苦战,忠诚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充分肯定它在长征中的历史地位是完全应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