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做团宣教助理员的工作情况
根据我的工作表现和能力,从1955年起,新疆军区25师75团领导就把我由连队文教提拔到团政治处宣教股任宣教助理员,专门负责团里的理论教育和通讯报道工作。现在不叫“助理员”,而称为“宣传干事”。做团里宣教股的宣传干事,这可是一项耍笔杆子、磨脑子、“爬格子”的苦活。理论水平低,写出来的稿件,不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文字水平低、不过硬,写出来的稿件“牛头不对马嘴”,或是大帽子底下开小差;不作深入调查研究、闭门造册,想当然地写文章,那就失去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那将对党的报纸造成恶劣的影响和莫大的损失。那时,我总是认真负责地去做新闻报道工作。我几乎是天天在写稿子、天天在外发稿件,也天天能见到我本人或我团别的通讯员撰写的稿件,刊登在有关报刊上。在《新疆日报》、《生产战线》(即现在的《兵团日报》)、农七师的《跃进之声》(即现在的《奎屯日报》)、还有《中国农垦》杂志、《新疆支部生活》、还有反映劳改犯人和刑满留部队就业的新生人员的《新生报》、以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都经常不断地采用过我写的稿件。随后,我被聘为新疆日报和兵团生产战线报特约通讯员,我曾经创造过一天在报纸上刊登五篇稿件的记录。如:我写的“穷八户变成富八户”的通讯稿子见报后,原兵团副政委、农八师党委书记刘炳正同志说:“这篇稿子写得真好!”再如:“水稻大王李海云”、“植棉能手谭树凰”等,我都写过专题报道。还有“农场铁姑娘——王秀英”这篇报道稿,在《新疆日报》、《生产战线报》第一版上刊发了,使我在新疆和兵团新闻界也具有一定的名望。我所在的团场通讯站连续多年被为“先进通讯站”,我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党报的优秀通讯员”。还出席过多次师、兵团的通讯报道嘉奖会议等等。
在做好通讯报道的工作外,我还承担着全团干部的理论教育工作。由于我写的文章刊登率高,加之理论水平还可以吧,在团场的干部读书班上,我曾多次讲过“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受到学员们的好评。在当宣传干事期间,团政委冯化礼、副政委田清塘、政治处主任李玉林等,他们在会议上作报告、讲形势、作总结的讲话稿,都要安排我去先写好,他们仅是照念照讲。所以,当时的25师75团(即后来的农七师21团和后来的121团),人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叫“红秀才”。在团场人们的眼里,都把我当成了“宣传科长”或“党委秘书”。其实我才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还没进过中学门的干事。但我还照样干劲十足,千方百计地做好“宣传干事”的工作。
二、由稿酬问题,引起争论的故事
在当宣传干事时,还发生过两件难忘的故事。一件是对稿酬问题的争论。那时,我发表了许多新闻稿件,团里对我没给什么先进称号,可师以上的报刊,却给了我许多“党报优秀通讯报道员”的称号等等,还给我本人寄发了不少稿费。这是辛苦的劳动报酬。别看一篇短稿件,只发3-7元左右的稿酬,但刊用的多了,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说实话,我每月平均能收到八、九十元稿费,这比我每月68.88元的工资还要多出20余元呢,这对我来讲,也解决了我那时全家八口人生活困难的具体问题。对此,在团机关里,有些人见到我的稿费收入超过了月工资,他们就很不舒服、心里很不平衡。他们自己写不出来一篇好的稿件,也没这个本事,看见我发了稿子又得了稿酬,就自己生闷气。说什么工作人员用工作时间写的稿子,连稿纸、墨水、信封、贴的邮票都是公家的,所得的稿酬应该交公才合理,不能个人所得。对此,我也针锋相对地讲了自己的三点看法:(一)稿费交公,这史无先例。毛主席的稿酬,也归作者自己所有;(二)谁想要得到稿费,那就在办公室里写嘛,稿纸、墨水、邮票由我们宣教股提供;(三)我本人向各级报刊建议:今后通讯站的新闻干事写的稿件,刊发稿子不发稿酬了,只要在年终总结时,在作者的姓名上插个红旗就行了。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要红旗而不要稿酬”的故事的来由。对此,兵团党委也认为:这是作者风格高尚的表现。后来,真的就在全兵团把发稿子给稿酬的规定取消了,对稿子见报后,只给作者寄去一些稿纸和赠一些书籍,就代替了发稿酬。大概实行了几个月。此事就传到了兵团张仲翰政委的耳朵里。张政委说:“我们兵团就穷得连办党报的稿酬都发不起了吗?那还办什么报刊呢?不发稿酬,就是剥夺了作者脑力劳动的成果。兵团要办好《生产战线》,稿酬一定要照发。”接着兵团的生产战线报社,很快就恢复了发稿酬的规定。遵照张政委的指示精神,兵团宣传部还专门下发了文件,讲到恢复稿酬后,特别强调搞新闻报道的各师各团的专职干部都是报社的通讯员,谁写稿,谁就受益,这是他的劳动所得嘛,自然合理、理所当然。从此之后,对我的收入稿酬之事,再无流言蜚语了。
三、我代笔给政委团长写文章的稿费故事
另一件是我代政委和团长执笔写稿,说我贪污政委和团长稿费的事。那是1959年,21团农场实现了万头猪场。兵团党委要大力宣扬畜牧业战线上这个典型。要《生产战线》报社大作舆论宣传,要在报纸上进行集中地、全面地报道发展的形势和经验,以促进和带动全兵团的畜牧业迅速、健康发展。《生产战线》报社还专派了两名记者到我团农场,向团党委和领导说明来意,要21团包办一个专版,并提出一定要团长、政委联名合写一篇有份量的经验介绍的文章见报。当时,团长慈百兴、政委冯化礼的工作都很忙,要他们坐下来写文章,心也安不下来,加之写这样的稿件也缺乏经验。为了省事又能完成任务,他俩就叫我为他们代笔,也相信我能够写好,完成任务。于是我认真把文章写好,让他俩再看看(这叫审稿),再署上团长、政委的名字,就可以了。
那一年的12月3日《生产战线》报第一版整版登载21团大力发展养猪业、快速发展农场经济的文章。其中有团长慈百兴、政委冯化礼合写的《多快好省、发展养猪业》、我写的三篇文章的标题是:综合报道《猪养田、田养猪,猪多肥多大丰收,21团农场实现万头猪场》、两篇专题报道有:《21团繁育猪仔,今年打了翻身仗》、《母猪人工授精好处多》等。全版的四篇文章,都是在两位记者的帮助指导下,由我执笔完成的。此事还写入了由张学民主编,新疆人民出版1999年12月出版的《121团场志》(21团,后来改名为121团。) 的“大事记”中,成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21团农场的养猪出了名,21团农场的贺荣洲写稿,也同样出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