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从精神方面(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塑造人,使人增进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求是、理性的科学精神,对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文化也培养人、塑造人,它以特定的文化精神为人提供价值支持、行为规范和力量整合,推动人的自身发展,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日新月异,人的全面发展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现出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明显。文化较之经济和政治而言是一种更加稳固的因素,也是一种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一种文化一旦牢固的确立巩固下来,可以极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对人和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和社会的潜意识之中。因而,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在当代社会,有先进的文化,有落后的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因为,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而,建设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新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精华部分的升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批判汲取,并融入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全球一体,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竞和并存而共荣,统一在唯一宇宙之下的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核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握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反映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体现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具有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应当正确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严格的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方法,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一切封建迷信、愚昧落后、坑蒙拐骗都是非科学的、落后的文化。坚持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彰显开放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开放性的重要表现。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反映大众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创新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由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世界文化实现交融、提炼、升华而成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是这一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成的观念意识形态。因而红色文化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其他意识形态文化无以替代的作用。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各种文明形态。简言之,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制度文化,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建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以及精神文化,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中国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进过程,已经经历或必将经历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历史时期,直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整个历史进程。因而红色文化也可概括为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做出重大贡献的各条战线中的人民群众;“物”是革命志士或当代优秀工作者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红色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创业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
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第一,是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把振兴中华民族、弘扬先进文化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和提炼出了一种崭新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是民族性。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尽管从总体上、主导地位上,传统文化是与小农经济、专制封建官僚政治相适应的,但作为糟粕与精华糅合并存的复合体,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华。红色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特性的文化,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予以弘扬并加以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是科学性。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的,反映了红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体现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展示了指导思想上的唯物论、文化取舍态度上的辩证法以及方法上的实践观,正确认识和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是开放性。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产生了中国红色文化第一次质的飞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出现了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趋势,邓小平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红色文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会世界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求得自身发展成为可能。
第五,是大众性。红色文化始终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的,具有非常强烈的群众意识。它来自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红色文化源于大众决定了文化必须表现人民群众并为他们服务。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提高广大人民大众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己任,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求得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第六,是创新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创新,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创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抓住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宝贵机遇而迅速发展,谁缺乏创新精神,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谁就注定要走向落后和衰败。中国共产党90多年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文化创新的特征。
红色文化自身所具备的这些特征,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二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恰好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一脉相承”的具体体现,也正是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强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