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崔续更院长题词
罗舟重先生之教育方法方式值得中国与世界大力推崇
中国现代当代教育之神罗舟重先生
著名画字傅真忻赠墨宝
中红网美国2015年6月15日电(彭志安)2009年夏,我有缘走近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南湘乡抗战文化耀眼新星——陶龛学校(今属娄底市娄星区)。同年七月,研究陶龛学校的罗舟重先生素质素养教育专家佘国纲先生,从广西南宁回到娄底授权我:宣传、推广、推崇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罗舟重先生的素质素养教育教学方法。
陶龛学校倚立于湘江支流涟水河畔,这里山亲水美,白鹭展翅,风景极好!
曾几何时,中印友谊的奠基人、"现代玄奘"谭云山先生的妻子----陈乃蔚女士,在此任教。谭云山先生不仅常顾讲学,而且长住一次达两年。当谭云山先生远赴南洋与印度创办国际学校之时,他们夫妇,义无反顾地将两个年幼的孩子——谭耕,谭正兄弟俩,托管于此。足见陶龛学校在谭云山先生夫妇心中位置!
陶龛学校曾是,抗日名将宋希濂将军从小立下报国志誓言的母校;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张天翼先生潜心撰写抗战文学的地方;是抗战文学爱国仁人志士,常常集聚的地方;是为国家培养输送无数栋梁的圣地。
1937年9月18日,《陶龛旬报》在发刊词《前奏》中写道:“就是要把我们工作的园地,变成一小小的号筒,愿从这里吹奏起:民族的自由解放的颂歌,吹遍在怒吼中的中华民族人人的耳朵里”。发刊词六年后:《陶龛旬报》又写道:“血的九.一八又到了,这战争是要全民族团结一致奋斗,前方的战士正英勇地狂呼,在疾进,浴血,死亡----而后方的我们也应该动员起来,准备作他们的后援队”,“我们是小学,但我们却养育在血性里。在超非常时期中,我们的血也随着国人的血沸腾起,我们愿滴尽最后一滴血,为我们怒吼的民族尽力"。
《陶龛旬报》以她独特的而又鼓舞,激励国人抗战热情为宗旨,发行省内外,远销印度,日本,欧美,在那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实属难得。
陶龛学校不仅是这样写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点。他们不仅组织了抗日宣传演出队,募捐队,妇女慰劳团,联防自卫队,而且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先后三十多次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献金,献鞋,献棉衣与募捐"湘乡号","儿童号"飞机募捐款活动,支援抗战前线。陶龛学校遵循:血性校训(磨血,呕血,耗尽心血)培养学生精神,而且还广收抗日将士子女。鉴于此,宋希濂将军曾捐建一栋三层教学"造血楼"。
为此,社会广泛传颂:北有行知,南有陶龛,不径而走,县,乡,省各界名流考察光顾。1936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给陶龛学校题赠"教泽世延"匾额。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周邦道先生视察陶龛学校,盛赞罗舟重先生倡导的“血性”,“救国良药”,“希望全国都采用”并题赠:"以陶龛精神,救中国"。
张天翼先生曾称:陶龛与从前的晓庄乡师一样的看法,这个都是他所知道的最好的学校”。
1943年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的山东抗战英雄王长喜,最近也慕名而来,说:“我由重庆出发,经大,中,小学不下千所,其中使我感奋不忘者,唯有陶龛学校师生爱国热心,教育完美创全国之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