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军得补给、长征定方向(组图)
2015-06-12 17:48:54
作者:田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们从腊子口继续沿[S210省道]向东,然后转入[G212国道]向北前往哈达铺。

    行驶路线:从腊子口继续沿[S313省道]向东,在三岔路口右转,即到腊子口,再到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参考路线如下(地名之间的数字km是两地之间行驶的大约公里数,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

    腊子口纪念馆[S210省道]36km→腊子口隧道13km→冲沟3km→大拉收费站7km→岔路口左转[G212国道]往岷县方向18km→哈达铺镇口2km→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

    我们从腊子口出发,继续沿[S313省道]向东、再向北转入[G212国道]。

    当年没有这样的公路条件,红军是翻山越岭直取东北方向往哈达铺去的。

    1935年9月17日凌晨红军突破腊子口后,接着击溃了在朱立沟口扼守第二道防线的敌军,后续部队乘胜穷追90余里,趁胜占领了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地区。藏语“朱立”意为李子之乡,因生长着茂密的野李子树而得名。

    9月18日,中央红军主力向东北经过朱立沟,顺着腊子河的支流大拉河,逆流而上翻越了岷山山脉的铁尺梁、大拉山(亦称达拉山,红军称为大喇山,主峰海拔超过4000米)后,离开迭部县境进入岷县境内,下山经过红土坡、漩涡、绿叶、麻子川进驻哈达铺,开始进入黄土高原。红军终于走完了千里岷山,毛泽东日后留下名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样,红军翻越雪山的数目就与前面我在各纪念馆、展览馆里看到的展示有不同了,应该增加了。

    见下图(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所展示的统计)。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翻越的雪山,还应加上在甘肃境内翻越的属于岷山山脉的大拉山(亦称达拉山,红军称为大喇山,主峰海拔超过4000米)。

    自注:长板山,现在称为雅克夏山/亚克夏山;仓德山,现在称为昌德山;打鼓山,现在称为达古山(达古雪山景区);拆多山,笔误,应为折多山。

    中央红军在翻越大拉山(大喇山)前,于9月15日还翻越4000多米高的娘里宁巴(压浪泥巴)和高日卡两座大山,那时,山上也是积雪的。

    我们前行,腊子口的地形影响很明显,道路在山谷里盘旋而下。

    很快就要进入回汉杂居的区域了。红军在进入有回民的地区之前,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严明纪律,中央军委及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规定:1.进入回民区,先派代表与当地村庄清真寺教长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征得同意后,队伍方能进村宿营;2.保护回民宗教自由,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不得破坏回民经典;3.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在回民地区不准吃猪肉、猪油;4.宣传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民。这些规定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及时贯彻。

    经过刚刚通车的腊子口隧道。由于这个隧道的贯通,到哈达铺的路线就大为改变了,好像不再走铁尺梁子(公路最高海拔约3100米)了。新公路在我手边当年的地图上没有,GPS导航仪也没有,注意!

    经过大拉收费站,还未启用。

    在这个转入[G212国道]的岔路口左转,要往岷县方向!我在重走四方面军长征路时走反向了,这次,我走对了。我判断这个岔路口应该是南河乡。

    看见路边巨大的红旗和塑像群,靠左行就进入哈达铺镇口了。哈达铺镇属陇南市宕昌县。

    在镇里前行,路右边的牌楼“红軍長征哈达舗纪念舘”就表明我们到了。

    牌楼后面是一个诺大的广场,可以停车。

    广场上最抓眼球的是直刺苍穹的三面军旗塑像——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上的三面军旗下是毛泽东手书“到陕北去”。

    三面军旗表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改编后的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八师攻占腊子口后,8月10日,八十九师攻占大草滩、哈达铺,歼敌千余人。随后,四方面军也是翻越达拉山,与19日到达哈达铺;25日,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汇合。至10月4日,二、四方面军相继北上。

    我们追随红军长征,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得留影,还要和我们功不可没的车一起留影。

    我们转而去参观广场上的红軍長征哈达舗纪念舘(甘肃省长征文物保存最多的地方)。

    纪念馆正厅里的塑像只有五位领导人。

    纪念馆里展示的中央红军到哈达铺的简要。

    哈达铺镇地处[G212国道]边上,南距宕昌县城35km,北距岷县县城也是35km,西距腊子口70km。是甘肃省南部宕昌县西北部的一个重镇,位于岷县和宕昌之间,地处岷山东麓丘陵川坝之中,这里群峦环抱,地势开阔,青山绿水,土地肥沃,气候凉爽。哈达铺盛产中药“岷归”(当归),素有“当归之乡”美誉,古代曾是药材集散地。

    中央红军在哈达铺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加油站”;一件是“定方向”。

    哈达铺被杨成武称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因为中央红军在哈达铺停留了5天(加后继部队停留时间为7天),得到了休整和物质补充。可以想见,红军终于回到汉族同胞中来了,有亲切感(当然还有与汉族分不大清的回族同胞)。

    彭德怀《自述》中说,“出腊子口,行军中时常见到道旁有同志突然一倒地就死了,那时干部和战士真是骨瘦如柴。”可以说,走出草地不久的红军已经看着不像是一支军队了,几乎如同一帮扛枪的叫花子在结伙走路。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哈达铺后,鉴于部队体质状况,总政治部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全军上下每人发大洋二块。当时哈达铺物价甚廉,5块大洋可买一头肥猪,2块大洋能买一只肥羊,2毛大洋能买一只鸡、20多个鸡蛋。红军还没收了1吨盐、6吨面粉。于是,红军吃上了白面馍馍,各单位顿顿饭菜有荤有素的,并把驻地周围的群众请来一起会餐。后来,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也相继进驻哈达铺,在哈达铺和陇南境内共活动70天,筹集了大量军需物资。

    史称“红军长征,哈达铺报纸定方向”:

    在哈达铺,除了物质补充、改善生活,最重要的是精神粮食——毛主席从报纸上获得了陕北红军的消息。

    陕甘支队到了哈达铺后,9月18日,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接到通知:“有大任务,好像是毛主席亲自布置的。”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来到军团指挥部。“你们到哈达铺,具体任务是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左权同志说。随后,毛泽东幽默地告诉梁兴初:“我补充一点:给我找点精神粮食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近期和比较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这是一个特殊任务哟!”

    梁兴初和曹德连带1个排赶到了镇东头的邮政代办所。战士们把有字的东西都收集起来,带了回来。从中,毛泽东看到了各地一些报纸刊登的有关陕北红军的消息。其中《大公报》上报道了徐海东、刘子丹(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在陕北活动的情况,《晋阳日报》上刊登了山西军阀阎锡山部“围剿”陕北红军刘志丹的消息。看到这些报道,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同志很兴奋,毛泽东十分高兴:“陕北有红军呢!刘志丹、徐海东搞了一块根据地,功劳大得很呐!”

    聂荣臻回忆——9月19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7月份的),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信员把这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22日上午,在当时“义和昌”药铺后院的平房里,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与陕北红军会合。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奉中央之命,在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的率领下,离开鄂豫皖苏区踏上长征路。吴焕先牺牲后,徐海东接任军长,程子华任政委。他们于1935年9月最先到达陕北,与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后组建了红十五军团,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为中央最后奠基陕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事实上,说一张报纸决定了红军长征的方向,虽有点道理,但也有失偏颇——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前,对陕甘地区的情况已有大致了解。1933年底,陕西省委曾派出一个叫贾拓夫的干部,前往江西瑞金向中央汇报过西北的情况。后来由于得知陕西省委遭破坏,贾拓夫没有回陕西,而是随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贾拓夫曾向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介绍了陕北红军的历史及当地的地理民情。他说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那一带多属黄土高原,人民生活凄惨,一向有反抗和斗争的传统,刘志丹在那一带很有影响。因此1935年6月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便确定了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哈达铺又得知陕北根据地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从鄂豫皖苏区突围出来的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也提前到了陕北。中央遂决定到陕北去落脚,这只能说是坚定了去陕北的信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朝:两岸书画展,同抒抗战情(组图)
·下一篇:无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军得补给、长征定方向(组图)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军得补给、长征定方向(组图)
·重走川甘长征路——宕昌篇 寻梦哈达铺(组图)
·李崎:重走川甘长征路——宕昌篇 寻梦哈达铺(组图)
·特稿:重走川甘长征路——宕昌篇 寻梦哈达铺(组图)
·王永刚: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北上——长征在哈达铺》杀青
·特稿: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北上——长征在哈达铺》杀青
·容全堂:哈达铺清真寺是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特稿:哈达铺清真寺是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特稿:陕甘红色考察之一:走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和“定向点”——哈达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军得补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12)——哈达铺,红
王朝:两岸书画展,同抒抗战情(组图)
特稿:两岸书画展,同抒抗战情(组图)
张振宝、温若富:敢与恶魔争天下 不向鬼子让半分——
特稿:敢与恶魔争天下 不向鬼子让半分——说说贾家寨
夜观纪录片泣后有感
第九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举行
我们向陈云学什么——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侧记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