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协和像
我们的父亲张协和自延安时期始,从事工作涉及机械、冶金、化工、建筑、农业、材料、核能、航天、军工、教育、情报、工业美术及中医、文史等,取得一百四十余项研究成果(其中8项获国家级奖励),发表论著百余篇;领导创办5所高等院校,被国家首称为“我党复合型和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他保存的3000余件陕甘宁边区原始史料使我们对早期的“一国两制”实践有了全新的了解。
张协和(原名蒋孝传)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5岁入私塾,8岁入江苏省立徐州中学实验小学, 14岁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工读。16岁时他在日记中写到:“智力发展要正确研究。理论正确,工作正确,合而为一。做人做现代人。”立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贡献。1937年5月从山东高级工业学校毕业,曾准备投考洛阳航空学校机械学士,并拟就“1.投考机械士志愿 2.我国工业不发达之原因及改良”的国文应试题。后因日本加剧侵华,深感单靠科学与实业救国行不通,毅然返家西安,正式参加革命。1940年春,在边区物资供应奇缺的情况下,响应毛主席“有特长的同志转入经济建设”的号召赴延安。因其父蒋自明仍在西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出发时,更名为张协和。1940年8月,年仅20岁的张协和被调入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工程处,经中央组织部审定,被任命为甲级工程师(最高级技术干部),成为延安当时十数位中、外高级技术专家之一。
张协和任中央直属财经委员会顾问的聘书 563
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创办美坚工厂
1940年11月,为了发挥陕甘宁边区盛产羊毛的优势,张协和创办了中央管理局美坚木作业厂,兼任厂长,改进设计和监造了5千台单头纺纱机(后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及18头脚踏纺纱机和织布机用于纺纱织布;同时,就地取材,以蚕粪,芒硝等为原料,研制成绿、灰色的军装用硫化染料,解决了中央机关及八路军军需装备的关键问题。一些老同志回忆说,他常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就把难题解决了。
1941年4月,被任命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顾问(主任李富春)。他根据中央“屯田军垦”的精神,组建了新中国工业器具用品制造厂并兼任厂长。在极缺钢材的条件下,采用古代“擦生技术”,解决农用刀刃具贴钢、夹钢问题,在短期内研制并生产出数万件农业生产用工具与机械及大量运输工具、水车等,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中央管理局局长方仲如致张协和关于毛主席要软床的函件与图样 194
1943年张协和获“劳动模范”称号后颁发奖金的证书 016
美坚木作业厂和技术研究室均是中央管理局直属单位,主要任务是确保中央机关及高层首长的行政办公、生产及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也附带对社会提供各类服务。1943年春,他将两个单位合并扩展为具有木、瓦、铸、钳、锻等工种的综合型美坚工厂并兼任厂长。1943年11月,由于张协和对农业、纺织、运输业、应用化学、建筑工程、办公用具、医疗器械、报纸大型光学制版、边区财政、文化艺术及培训技术队伍等众多领域作出贡献被中央管理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44年1月,中央管理局向他颁发奖金边币8000元。美坚工厂也成为了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与公有企业学习的典型。
陕北当地人均睡土炕,只有少数人睡木床。因毛泽东主席身材较高,给他特制的麻绳软床长七尺多(图中宽应为二尺八寸)。延安博物馆现存唯一的一对当时留存下来的单人软沙发实物,是美坚工厂用汽车坐垫拆下来的弹簧为毛主席制作的,后主席又转送给年事已高的朱老总。
1945年张协和与通信员及长子延生在美坚工厂门前 004
当年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最多时曾达48人,为保障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美坚工厂为其制作了发报台、步枪柜、方型桌、手提文件箱、美式长桌、档案柜、办公桌、立式文件柜、美式长咖啡桌等大量家具。张协和设计的家具款式时尚、做工精美。美军观察组J.P. Klein很欣赏美坚工厂生产的家具,故多次去函定制,并用飞机运回重庆供美军驻中国战区代表团使用。
现有的确切统计表明,美坚工厂自1941年到1945年,生产了各类家具3515件,医疗器具106件及其他杂作562件。其中1942—1944年,生产了各类生产工具42089件。
美军观察组第一次定制办公家具的英文函之一006
张协和有关延安私人股份投资经营活动的记载 入股1、入股2、入股3、 503
从“公私合作与公私两利”到“一国两制” “边区财政的方针是公私合作与公私两利的,这是一个特点,公私合作包括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合作,公营经济里又有大公(财厅)与小公(各机关部队学校)的合作,小公里又有公(机关生产)和私(个人生产)的合作,边区财政就是这种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下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财政基础。”由于“边区采取了这个正确的方针,不仅帮助了私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公营经济,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了,使边区财政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生产自给中的个人分红,又解决了一个社会保险问题,如三五九旅每人生产六石粮,三分之一归私,个人的红利可寄回家去或入股合作社,可以成家立业,生产问题也解决了。……这种公私两利,公私合作的方针,只有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才能实行。” ---南汉宸《边区财政问题》1944年
随着延安经济好转,其经营管理方式也更趋于多样化。为改善边区军民生活,1943年春,张协和利用便利条件,让父亲托人从西安带来几十种蔬菜种子,并以私人名义与中央办公厅行政处代表王西平签定了合作种植合同,由办公厅提供土地和人力、肥料,张协和负责提供28种样种和技术指导,双方平分所得,并在边区推广种植,以改善军民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美坚工厂还将部分业务发放给私人利用公余时间完成,这种做法在当时公有单位中是很普遍的。据1943年12月26日《解放日报》报道,“边区1943年个人公余生产共达400万元。
延安鼓励股份制合作与私人投资,促进了公有制单位私人参与的各种生产活动,使得各类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全体边区军民参与经济发展的盛况。据张协和记载,他自己、妻子及身边工作人员多次参股妇女合作社、大众合作社、中央管理局合作社、中管局经建处等多种私人投资经营活动。以他记录中参与最多的边区妇女合作社为例,据1944年3月5日《解放日报》记载:“第一期(1943年3月8日到 8月底)资金仅有102万元,公家股金占百分之八十八,私人占百分之十二。第二期(1943年8月底到1944年3月8日)有资金724万元,公家仅占百分之十一点一,私人资本占百分之八十八点九。投资人的范围,包括机关、部队、工人、农民、商人,各界都有。”边区妇女合作社在成立第一年中,股本金增加了610 %,公家与私人资本比例相互倒置,入股社员达2600余人。之后,张协和还为妇女合作社设计、建造了延安少有的二层营业楼。
边区政府拥有独立的财政与金融体系。为了收缩部分通货投资生产、促进储蓄并扩大边区银行影响力,1941年9月,银行首次引入只有在国统区才有的即摇即开大奖彩票形式,发行了第一期50万元储蓄奖券。
张协和笔记中记载的购买第一期奖卷10张的号码 B6
大奖于1942年元旦开奖,中奖率为60:1。奖金共分10级为:10奖30元200个,9奖50元100个,8奖100元60个,7奖200元20个,6奖300元10个,5奖400元5个,4奖500元4个,3奖2000元3个,2奖3000元2个,1奖10000元1个。当摇到倒数第五个号码时,由关中地区象垧村与状元沟的七个农民合购的“23083”号中得大彩。
边区银行发行的第二期奖卷的正面 Y4
边区银行发行的第二期奖卷的背面 Y5
1个半月后,又发行了第二期储蓄奖券,发行量增到100万元,奖券面值5元,全部奖券20000张,中奖比率提高到30:1,头奖增到3万元。5月12日,时逢旧历三月二十八庙会,有三万多人参加了在绥德的开奖,靖边“13891”号中得头奖。两期奖券总计发行150万元,减去奖励数额与各项费用其实际的经济受益部分并不很大,但也相当于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的两年军饷。
在此之前,这种博彩形式一直被视为腐朽资本主义的精神鸦片,在抗战的关键时刻也被用来为积极的政治目的服务,此举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时第一次用发行储蓄彩票大奖融资的历史。
如邓小平谈建深圳特区时的名言“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前所说:“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延安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诸多领域的特大实验区。他使共产党第一次合法独立拥有并掌握政权与军队时(包括准国家性质的银行、税务、司法等),实施了国家私有制和局部公有制两种制度的共存,促进了文化与思想的解放及空前发展,并融合多种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而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系统理论,他与当时提出的“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实践,自然形成了极富生命力之“一国两制”的社会形态,它对现代中国诸多方面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从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并迅速掌握全国政权,到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改革开放,继而实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均可追溯到是延安时期的实验萌芽发展而成。一种制度下,允许另一种制度生存及发展,并向其积极学习与借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创举。能广泛吸收、包融不同制度具有的积极因素而形成新的制度是最具有活力的。
建设中央大礼堂、筹备“七大”会场
杨家岭原有一座砖木结构的礼堂,在1941年冬火灾中被毁。194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秘书处组建了中共政权的第一个专业建设委员会---杨家岭建设委员会,统一负责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及其附属建筑的规划、设计、材料供给与施工。委员会由延安自然科学院建设处处长杨作材,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边区林务局局长乐天宇,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徐以新,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负责人钟敬之,中央办公厅行政处处长、中共中央机关事物管理局局长邓洁,中央统战部居敬与张协和7人组成。新礼堂主要由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杨作材和曾选修过建筑专业的张协和设计,由张协和负责指导中直机关施工。他一生始终坚持“自力更生、注重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思想。当时延安物资奇缺,更没有建筑用的钢筋、水泥,而礼堂又须要大的跨度,他们创造性的采用了陕北素有的石拱窑洞原理,使用超大跨度石拱作主要承重,在大拱上又砌小型砖拱,即减轻重量又可承重。为防止大拱的侧推力,在东面还设置了小会议室、阅览室和游艺室。1942年底,跨度34米,长36米,高11米的中央大礼堂正式竣工。
杨家岭建设委员会成立给张协和的聘书 569-1
1947年胡宗南侵犯延安后,大礼堂屋顶被手榴弹全部炸塌,并与门窗等木件一同焚毁。1953年,中央政府拨款,对中央大礼堂进行修复,由于当时调研不够,大礼堂正顶的平式屋面改成坡式,东侧顶的坡式改为平式,原貌有所失真。1957年由陕北延川出身并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贺清华指领,修复委员会人员在北京见到当年的设计者杨作材与张协和及他们保存的施工图纸,为恢复原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扬时给张协和关于会场用旗杆的信 266
张协和为“中共七大”设计制作投票箱的彩图 013
最终在各种“V”字中选择了有横支架插4面旗方式的托架示意图 T272-1
边区银行行长朱理治致张协和有关研制布质边币的函 484
阿洛夫大手术室折叠手术台详细尺寸图 T377
1945年,中共中央“七大”的准备工作得到中央超常的重视,并从驻延的多个单位中抽调大量人员参与筹备。会场内大量木制器具均由美坚工厂定制。张协和亲自为大会考虑了3个投票箱方案,最终选定“第一图”。其整体采用有中国特色之吉庆大红底色配以黄色图案之设计,正面以具有陕北地域特色的谷穗为环状底,并饰以党徽、五角星及两面红旗,并用文字注明“七大投票箱”。为了加强肃穆的气氛,投票箱下面还加了2寸高的底托。以现代人的观点看它的外形,即避免了浮躁奢华之气,又与会场环境相协调,显得很简洁、稳键、庄重,体现了当时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追求。从至今仍保持鲜明艳丽用西洋红绘制的彩色效果图中,仍可再现延安当年生机勃勃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