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采取了插牌的方式,按人口平均分配好村里的土地之后,即到田间去实地丈量,然后将写好名字的木牌或竹牌插在量好的地头,分田即算完成。
在插牌分田时,毛泽东就像普通战士一样,挽起衣袖、卷起裤腿,下田丈量或书写牌子或插牌子,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上午,在分一块水渍田时,毛泽东不慎滑了一脚,一屁股跌坐在水田里,弄得满身泥水,在场的干部战士和农民见了,感到很过意不去,毛泽东却若无其事地呵呵一笑,说:“不碍事,不碍事,我这是给土地公公行见面礼,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毛泽东这位农民运动领袖对农民感情之深厚是过去封建主义社会历代君王所无法相比的,他深深地明白农民对能自由支配土地的那份强烈渴望,想到现在终于亲手为农民分田地了,想到农民从此将要告别一年到头却是粮入地主仓,自己冇饭呷的苦日子了,毛泽东感到说不出的骄傲和兴奋!所以,尽管此刻身上水淋淋,像个落鸡汤,也尽管这季节山区水温还较低,身上冻得直打哆嗦(因此而患上了感冒),但毛泽东还是感到值!
4月底,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到了湘南的桂东县沙田村。在这里,同样搞了一次“插牌分田”。
中村的插牌分田运动,是毛泽东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进行土地革命第一次试点。但由于当时没有稳固的政权和坚强的地方武装作后盾,只有当部队一来,红色政权就有一阵子;而部队一走,反动军队又来了,红色政权也就没有了,这样分给农民的田不久又被地主夺走了。由此可见,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是丝丝相扣密不可分的。
虽然如此,中村和沙田的插牌分田毕竟打击了土豪劣坤和封建势力,显示了革命的威力,同时也为后来《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近年,当地政府在中村墟场当年开军民诉苦大会旧址建起了军民诉苦台和毛泽东为农民丈田的雕塑。
毛泽东当时虽然“党籍”和党内职务都被撸掉了,但作为一师之长,在常人眼里仍然是在个大官,而他却没有一点官气,把老百姓视作一家人,亲切地与农民拉家常,一身汗水一身泥地与农民同劳动,从而得到广大穷苦大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从而逐步帮助农民从根深蒂固的封建宿命论中解脱出来,变任由土豪劣坤压迫为勇敢起来抗争,终于挺直腰杆做了土地的主人!所以,与人民心连心,时刻以老百姓利益为重,不仅是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人生地疏的井冈山站稳脚跟,最终实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构思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党所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
从毛泽东亲民、为民、爱民的举措中,我又联想起时下农村的干部作风和干群关系。(笔者是个农民,能接触的“官”也只有基层干部了)总的来说,如今党员干部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的热情很高,但据笔者调查发现,也有个别地方的农民对干部很是“感冒”,说:“过去见个县长也容易,如今见个乡长也难”。究其原因,原来是政府取消了农业税,乡镇干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三天两头往乡下征粮派款了,基层干部自诩为“得解放”,于是平日里懒得“上山下乡”了,有什么事需要往下面传达,用电话往村里一打便ok了。以至一年到头,村民别说不知书记、乡长的尊姓大名,就连驻村干部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男是女都不知情。——当然,这种脱离群众的干部毕竟是极少数,但影响很不好,既有损政府形象,又有损干群关系。其实,在大搞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各地农村会时常碰到新矛盾、新问题,它需要我们的干部第一时间去调查研究并加以解决,千万不要等事情大了、矛盾重了,我们的干部才“露脸”,那样会遭群众戳脊梁骨的!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在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思想教育、倡导领导干部接地气的今天,但愿毛泽东在酃县中村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故事,能给我们的党员干部带来一丝启发。
毛泽东和朱德首次会晤
提起毛泽东和朱德第一次见面,人们无不想到井冈山(宁冈砻市)会师,因为那里有会师纪念碑、会师桥和朱毛握手的大型塑像。但事实上在朱毛正式会师之前,他们曾在与宁冈一山之隔的湖南酃县会面,就两军会师事谊进行了商谈。这是近年来文史专家广泛考证的结果,是中共党史的重大发现,但至今还鲜为人知。
事情还得接着上文从毛泽东率部来到酃县中村说起。工农革命军在中村一边修整,一边密切注视湘南起义部队动向。
3月下旬,闻知朱德部在湘南遭受敌人南北夹击,处境危险的情况,毛泽东心急如焚,他把分田的事向地方干部交待好后,立即召集两个团的干部开会,并就如何接应和掩护朱德部队上井冈山作出部署:由毛泽东、何挺颖、张子清率领第一团为左翼,插入汝城、桂东,阻击由粤北前来追击之敌;袁文才、王佐率领第二团为右翼,向郴县、资兴方向前进,相机阻击尾随湘南各县农军之敌。
由于山区气候潮湿,加上分田时跌落水田,这时的毛泽东正患重感冒,咳嗽特别历害,大家都劝他别出了,可他坚持要去,说:“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去,岂不是终身遗憾”。
朱德、陈毅兵分两路,互为犄角。朱德率部队主力从耒阳出发,经安仁、茶陵向酃县进发;陈毅则率领湘南农军和党政干部由郴州出发,经资兴、桂东向酃县方向移动。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向桂东、汝城方向进军。3月30日到达桂东沙田圩。在在这里,帮助组建了桂东县赤卫队,发动群众开展了分田运动。停留一周后,毛泽东又率部进入汝城,并击溃由粤北扑向湘南起义部队的几股匪军。之后,毛泽东率部撤出汝城,进入资兴,在资兴龙溪洞与萧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会合后,向井冈山方向返程。途中,毛泽东得知湘南各部部队及各县党政干部、眷属共愈万人已退至酃县一带,心中非常高兴,急忙率部向酃县进发。巴不得马上能见到朱德、陈毅他们。
然而,这时,发现湘敌张敬兮团和茶攸挨户团已向酃县追来,毛泽东当即下达了阻击命令,并亲临火线——县城西门接龙桥指挥了这次战斗。这场史称“接龙桥阻击战”从中午打到晚上,击退了敌人10多次冲锋,敌人只得向茶陵方向撤退。战斗胜利后,毛泽东率部去了十都,又一次住进了万寿宫。
听到毛泽东一行到了十都的消息,已到沔都的朱德迫不及待就想见到毛泽东,于是忙带领部分人马和主要干部快马加鞭赶赴十都。
得知朱军长已赶来与自己相见,毛泽东也是激动不已,早早就站在万寿宫的大门口恭候。
1928年4月24日,此时的十都,细雨纷飞,山上的映山红在雨点的洗涤下愈发清新和绚丽,仿佛预示着中国革命春天的来临。
中年时分,一行人马风尘仆仆出现在万寿宫门前的路口,这时已回到毛泽东身边的何长工指着来人向毛泽东引见:“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第二位是陈毅同志,第三那位长胡子是王尔琢。”
毛泽东点点头,微笑着走下台阶,朱德也加快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很快,两位将改变中国命运的巨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呵呵地笑着并使劲地摇晃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是啊,他俩率领的两支革命武装,虽然相隔千里,今天走到了一起,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在这万寿宫,先年10月毛泽东派何长工去长沙找省委汇报并打探南昌起义部队余部的下落。何长工不辱使命,在长沙找到省委秘密机关汇报完工作后,又碾转数月到了广东,终于在韶关找到了朱德;而在湘粤边界的朱德得知毛泽东所部已在井冈山安身时,便派特务连连长毛泽覃上井冈山跟毛泽东联络;而今,为了帮助朱德部摆脱敌人的围堵,毛泽东又亲自率部转战湘南牵制敌人,使朱德所部和湘南农军得以安全脱身来到了酃县……
朱毛相握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是啊,这样的碰头场景,俩人曾“梦里寻觅千百度”,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此时,朱德41岁,毛泽东35岁。从这时候起,俩人的革命事业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姓氏汇成了一个词——朱毛,成为中国革命军队的象征和代名词。正如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所描述:“中国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朱毛这两个人的全部生活便浑然成为一体,好像同一身体上的两只臂膀。”即使到了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对红卫兵讲到朱德时,仍充满感激地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会有毛,朱毛是连在一起的,朱德是我们的好司令、红司令,不是黑司令。”两位开国领袖如此珠联璧合、唱和一生,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放眼世界政坛,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前者。“朱毛不分家”的传奇佳话,是上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心同德为天下百姓福址奋斗终身的特有产物和时代浓缩。
毛泽东和27岁的陈毅也握了手。这一握手,对陈毅日后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对陈毅在政治、军事及文学等方面的才能深表赞赏,并说与陈毅是“相见恨晚,相慰平生”。以至在46年后的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时,正身患重病的毛泽东不顾身边工作人员的劝阻,亲自参加在八宝山公墓举行的陈毅追悼会,足见毛泽东对这位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的深厚情谊。
接着毛泽东还和王尔琢等主要领导握了手。王尔琢在南昌起义后曾立下“革命不成功,就不剃胡子和头发”的誓言,故虽然只有25岁,却是满面胡须,长发披肩。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故有“黄埔老大哥”之称。可以说,朱德能够顺利地把南昌起义剩余下来的部队带上井冈山,政治上主要靠的是陈毅,军事上主要靠的就是王尔琢。朱毛会师后,王尔琢任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并亲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的围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28团”的佳誉。同年8月,他在江西崇义县思顺墟追击叛徒时不幸牺牲,毛泽东亲自为王尔琢的追悼会撰写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毛泽东、朱德此次会面,史你“朱毛首次会晤”,他们双方主要领导人在万寿宫就两军会师、部队整编和根据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并决定在宁冈举行会师大会。
5月28日,朱、陈主力部队及湘南农军8000多人抵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5月4日,两军在砻市召开会师庆祝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
陈光将军在1946年写的《我的历史自传》中,对朱毛首次会晤有祥细的记叙;“四月间,朱毛会合酃县之十都。我在该地首次见到了毛主席。他首次向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等讲了话,我今天还能将大意回忆起来。记得那天下着小雨,他左手打把洋布伞,留一个西式头,身着灰色中山装,赤脚套上战士穿的草鞋,他讲话的中心意思是号召我们要团结和鼓励起来,战斗到底。一般指战员因退出郴州情绪不高,但听到毛主席的讲话声音笼罩全场,个个由沉静的脸色变成笑嘻嘻的。”
为什么陈光将军的描述是可信的呢?当时,他在23团担任连长,在撤往酃县途中,路过水口打土豪时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到达十都后遭连副检举受到处分,被开除党籍。后经过调查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上级组织恢复了他的党籍。他于是便有了被开除党籍7天的记录。为此他在《自传》中写道“于1928年4月在酃县十都被撤职、开除党籍7天……痛苦7天”。这是他事隔16年后的回忆,远比几十年后(建国后)老同志的回忆录更清楚、更准确。陈光将军对十都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终身难忘,因为他在这里被撤职并开除党籍7天。所以,他在回忆录中记叙朱毛在十都首次会晤之事,自然也是不容置疑的。
史沫特莱在《朱德自传.伟大的道路》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朱德的话:“1928年我们经湘南退至酃县,同从汝城、桂东退下来的毛泽东会合了,这是我俩第一次见面。”朱德还曾在其它场合说过“在酃县安营扎寨”“在湖南酃县第一次会面”等话。
其实,对于朱毛十都首次会面这段历史,笔者本人在来炎陵之前也不知晓。只量来到此地后,通过参观革命纪念场所和走访当地群众及旅游局人员的介绍,我才为之一震: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光辉但又几近被遗忘的革命历史!于是原本在瞻仰水口、中村等地的革命旧址后就返程的我,又临时决定在炎陵多逗留一天——去十都!
十都镇距县城40公里,虽然是个山区小镇,但水泥马路却是四通八达,昔日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客商贩运食盐、茶叶、木材的古道早已难觅踪迹。这里处在“炎帝陵——井冈山”的点上,是由西向东进入井冈山的第一站,加上又是朱毛首次会面之地,所以,十都的开发潜力很大。 穿过镇子的新街右拐便是一条叫西正街的老街,两旁满是老房子,还有一些是百年以上的木结构店铺,这些早已无人居住的老房子,见证着当年茶盐古道的兴盛,同时也见证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瞧,斑驳的墙壁上红军标语历历在目。难怪酃县被誉为红军标语之乡——至今全县保存红军标语400多条,4600多个文字,66个部队番号。这些标语最早书写于1928年4月,最后一批书写于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据专家考证,该县红军标语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标语书写时间跨度之长,在全国绝无仅有。2010年,酃县投资200万元,在县城米泉书院旁兴建了一座占地1、4万平方米的红军标语博物馆。这是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该馆于2011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
在这里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当问及当年万寿宫朱毛第一次见面和开会的事,八旬以上的老人都证实确有其事,只是当时年纪太小,印象有些模糊了,更多的则是强调是上一代人流传下来的,“当年万寿宫里住过几天共产党的兵,是肯定的,但不知是毛主席和朱德元帅。”
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万寿宫主体旧址因失火被焚烧,只留下基地和部分残墙,近30年来,旧址被当地农民辟为蔬菜地。前两年媒体以《朱毛首次会晤地万寿宫被沦为菜地》为题予以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2011年,炎陵县把万寿宫重建和兴建朱毛会面雕塑、会面广场及十都镇民俗街(老街)修复等配套设施方案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现在,朱毛第一次会面铜像已建好,就座落在万寿宫旧址前面的山坡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铜像前,三鞠躬,并献上一束花。铜像在太阳光的映射下更加熠熠生辉。两位伟人面露灿烂微笑,嘴微张着,似有说不完的话,是啊,他俩不仅仅是在倾诉彼此的思念和探讨中国革命的前途,也可能是在谈论他们脚下这片红色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万寿宫主体还在紧张施工当中,当地村民告诉我,由于工程大,万寿宫至少还需一年时间才能对游客开放。虽然还没完工,但万寿宫主体已初露端倪。这座浴火重生的“万寿宫”,当然已不再是江西商人聚会的场所,也不仅仅是炎陵县的一道旅游“名片”,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朱毛的“十都会面”,不仅壮大了边界的武装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毛泽东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决心,而且为毛泽东研究以农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战略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十都万寿宫作为朱毛会面、会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载体和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功绩。
这座按原样重建、宏伟壮观的的万寿宫让我们无不感受83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场景,毛泽东那句“团结和鼓励起来”的话语似乎又缭绕耳际。当时湘南起义部队撤出郴州时损失不小,加上战士们离开家乡,故表情忧郁,情绪有些低落,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毛泽东当即号召大家团结和鼓励起来,战斗到底,听了毛泽东的宣传后,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充满了革命必胜的信心。从而为井冈山大会师、促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时值21世纪的今天,毛主席在十都万寿宫说的这句话仍然不失为我们的座右铭,因为无论是我们国人还是我们国家,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尤其是国际风云复杂多变,外国一些国家蓄意挑衅,亡我之心不死,但只要我们团结和鼓励起来,众志成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生活就一定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就一定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本文部分图片由炎陵县旅游局张主任提供) 仙山老翁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