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令
……陆军预备第十师师长孙明瑾,致身卫国,矢志忠贞。此次敌犯湘鄂边区,该员等督师战守,力遏凶锋,效命疆场,壮烈殉职。缅怀大节,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将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国史馆,并准入祀首都忠烈祠,以资矜式,而励来兹。此令。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八日
195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孙明瑾为革命烈士,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烈士家属颁发毛泽东主席签署之第333号革命烈士光荣证书。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永垂不朽 字第00333號 查孫明瑾同志在革命鬥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當受社會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發給恤金外,並發给此證以資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主席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谨”系笔误)
孙明瑾的夫人姜文珍女士,山东潍县人,上海沪江大学艺术系毕业,1932与孙明瑾结为伉俪,夫妻恩爱情深,十余年如一日。孙明瑾的殉国,给夫人带来巨大的悲伤。夫人在一首遗诗中表达对丈夫孙明瑾的深切怀念,其中写道:“……将军,记得,我永远记得,您每次奉命出征,匆匆又转来告我:文珍,文珍,请为儿女尽力,莫怕丈夫献身,我去求民族生存,你在家哺育儿女安心……”。
夫人强忍巨大的悲恸,遵照丈夫孙明瑾的遗愿,抚育好儿女。在孙明瑾将军牺牲后的十年间,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哺育子女六人,终于积劳成疾,不幸于1953年5月与世长辞,年仅四十三岁。
夫人在遗诗中还写道:“衡岳百灵葬忠骨,青山有幸伴忠魂。文珍洁守等待儿女成林,雁序行列,清香花果前来衡岳,告你晚景红”。夫人早逝,夙愿未能实现,也是儿女们的终生憾事。每念及此,儿女们的内心难以平静。
以血战常德、壮烈殉国的孙明瑾师长为典范的中国军队,得到全世界同盟国家的高度赞扬,大大提高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威望。
常德血战期间,中、美、英三国首脑正召开开罗会议。1943年12月1日孙明瑾将军殉国之时,正是发表《开罗宣言》之日。《开罗宣言》决定,战后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四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澎湖列岛的回归祖国来之不易,是包括孙明瑾将军在内的众多抗日英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数十年来,海峡两岸同胞始终缅怀孙明瑾将军。北京芦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抗日英烈馆》内紫红色大理石碑墙上,铭刻着孙明瑾将军英名和光辉业绩。
1990年10月17日,台湾红十字会来函告知:“孙明瑾将军1969年3月复入祀台北之国民革命忠烈祠”,还寄来孙明瑾将军抗日史料及台北国民革命忠烈祠内孙将军灵位的照片。台北市陆军军官学校黄埔馆内悬挂孙明瑾将军遗像,以示纪念表彰。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2005年香港《大公报》隆重推出《抗日名将系列访谈》。8月5日,《大公报》以《孙师长精神不死》为题,整版追忆孙将军之壮烈殉国。为让更多人永远铭记抗日先辈,《大公报》还特别选出包括该文在内的有关文章,同年8月汇编成《血沃中华》一书,以飨读者。
在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2005年9月3日,孙明瑾将军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由孙将军之子孙瑞星领取宝存。
2008年5月13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凤凰大视野》播放抗战纪录片《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孙明瑾》。
2012年1月28日,凤凰视频播放《我的中国心:黄埔之英-常德孙明瑾 缅北戴安澜》,以纪念抗日英烈。
2012年11月9日,郝柏村题辞:明瑾烈士哲嗣 瑞星先生 英烈千秋 (民国)一○一.十一.九》。
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丰碑。
电影《喋血孤城》,仅涉及常德城区的守城战,未展现众多真实的英雄人物,更缺乏常德会战全景的展示,使观众误以为《喋血孤城》就是常德会战。所以,该片并非严谨意义上的战争纪实片,应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枪战片。
真实的会战史料显示,常德会战,包括常德城区的守城战和常德城外围的阻击战、反击战和争夺战,都打得异常地惨烈,敌我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真实的常德会战全景,其实要比《喋血孤城》表现出来的战斗严酷惨烈十倍。
所以,当时欧美国家才把常德会战比喻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们深切缅怀抗日英烈,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应牢记历史,毋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孙明瑾(号玉轩)简历
孙明瑾,号玉轩,1905年9月10日生于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戴沟村(原属江苏省宿迁县窑湾镇戴家沟村)。 1926年8月 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参加北伐等战役,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排、连、营、副团长等职。 1932年 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孙元良)五一七团副团长(团长张世希),率部参加“1.28”淞沪抗战,在著名的庙行争夺战中身负重伤,经医疗救治,大难不死。 1933年 随国民政府军事考察团赴欧美,在美英德法等国军事考察半年,收获颇丰。 1934年 考察回国,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任教官,讲授欧美现代军事理论和协同战役战术等科目。 1935年12月1日 以优异成绩考入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正则班。 1937年1月 兼任第三战区第一科(作战科)少将科长;2月兼任军委会军令部第一厅少将高级参谋;同年八月,“8.13”淞沪抗战爆发,请缨杀敌,奉军委会命令,以陆军大学学员身份,被派至张治中第九集团军第八十七师司令部督战队,赶赴淞沪战场,参加对日作战。 1938年1月 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军官队队长;6月任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军官队队长,参加武汉会战;7月从武汉返回长沙,在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正则班毕业典礼上,荣获第三名优等奖状,选留陆军大学任教官,兼入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第七期任研究员。后返回武汉,在战区长官部运筹帷幄,多次完成对日寇的打击计划。10月上旬,奉战区司令官陈诚之令,赶赴第一兵团司令部,协助司令官薛岳制定大战方案,全歼日军一〇六师团,获著名的万家岭大捷;10月下旬,为掩护第九战区作战部队有序地向鄂西和湘北转移,奉战区长官陈诚之令,在战略要地设立前线指挥部,组织金牛铺阻击战,力挫寇锋,有效迟滞日军,达成任务,受到嘉奖。11月兼任战区独立第一师师长。后来辞去战区副参谋长、军官队队长之职,专任独立第一师(简称独一师)师长。 1939年5月 率独一师开赴湘西桃源、安化整训三个月,尔后开进雪峰山区进行综合演练;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嗣后,率部进行湘西剿匪。除匪首“彭叫驴子”率少数亲信从暗洞逃跑,去武汉投靠日寇当汉奸外,其余土匪悉数被歼,缴获被劫掠的抗战军需物资。 1940年初 奉命调往浙江绍兴,任第十军第十预备师(简称预十师)少将参谋长。4月,该师奉命从第三战区所辖之浙江绍兴,调往第九战区所辖之湖南沅陵。在长达两千余里,历时五个月徒步行军中,溽暑酷热,历尽艰辛,孙明瑾仍极重视纪律教育,精心筹划,利用每次大休息的短暂间隙,检查总结行军情况,开展整训评比,使部队兵强马壮,军纪肃然,受到上级表扬。同年秋初(9月,8月8日立秋),预十师抵达湖南沅陵,编入第十军战斗序列,孙明瑾升任副师长,兼师参谋长之职。 1941年9月 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2月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长沙大捷。因坚守长沙,痛歼顽寇,战功卓著。 1942年初 升任第十军预十师师长。 1943年11月 率预十师八千官兵驰援常德,参加常德会战。部队昼夜兼程,经连续7天强行军赶赴前线,向日寇发起猛攻,沿途血战六昼夜。12月1日与日军激战,孙明瑾师长不幸身中五弹,壮烈殉国,年仅三十八岁。12月15日,灵榇运抵长沙码头,数万人迎灵。19日、20日,长沙举行公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主祭,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悼念,备极哀荣。21日上午,灵榇运抵南岳衡山,在南岳忠烈祠前方山麓南坡建墓安葬,并入祀南岳忠烈祠。 1944年 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中将,批准入祀首都(南京)忠烈祠,其忠烈事迹,经以第一六五三号令明令褒扬,将其存备宣付国史馆,并编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载4792-4793页)。 1956年12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孙明瑾为革命烈士,向烈士家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件号:上海零零叁叁叁号。
注:本文作者孙瑞星,系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之子。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心内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