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毛泽东传》,我深刻认识到了,任何人的成功,哪怕是伟人,他们不是一朝悟道,都是像搭积木一样,慢慢的垒起自己优于别人的高地。
就如在《毛泽东传》中:他很同情班上一位因家境贫穷而带不起午饭的同学,常常把自己的饭与他分着吃。母亲看到他晚饭吃得那么多感到迷惑不解,当毛泽东告诉她事情的真相后,这位善良的母亲便每天早晨都给儿子准备两份中午饭带去上学。他在成人之前,首先就有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有了浩然正气。这让他具有了一个身为革命者应该拥有的基本素质,他背离他的家,毅然出去闯荡,一直没有放弃的,就是学术上的学习。他崇拜陈独秀的文章,他欣喜于接受外来的文化,包括日本的,包括西方世界的,使他的心更加广博,思维更加广阔。而创新总是在基础之上发生的,这就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军事家打下了一个知识层面,见识层面上的基础,它是一种高度。这三个青年的家境都比毛泽东好,其中一个曾经借钱给毛泽东。对于政治,三位毛泽东好友在讨论时,一位娃谭的青年是大官的儿子,他说君主制的废除就意味着“我们都可能当总统。而当另一个学友用些论据来反驳谭时,毛打破了沉默一让他说,我很感兴趣,让他说吧!”谭继续解释,对一个政治领袖来说,学问是次要的,而重要的是斗争意志。毛泽东被这种看法深深地吸引住,就象凝视长沙的红屋顶时那样。这样的对话,我觉得对于毛泽东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共产党命运,改变中国的命运有决定性的作用。
然后,最大基石是他伟大之前的一连串挫折。不得不用一连串这个词,因为他打下的这个基石实在太沉重了。它是一个革命人的沉重,他是一个儿子的沉重,他是一个丈夫的沉重,他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沉重,他是一个党派的沉重,甚至,他是一个国家的沉重。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极其传统的家庭,他的思想与父亲的思想的激烈冲突,使他的生活并不顺利,而除去闯荡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在逃避追捕中度过,秋收起义失败后,又带领余部上了井冈山,他的违逆让党组织撤销了他在党中的职务,并要惩戒他。当时似乎真的没有人懂他。再有后边的红军长征时的被冷落。其中有两段话,让人感受到了毛泽东当时的困苦与迷茫。“毛泽东的个人处境与北京的富丽堂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其他大学生一样,他也曾是小池塘中的大鱼,但是现在,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在大海中作小鱼的痛苦。一直到他找到工作,手里才有了一点钱。”他当时就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从大鱼变小鱼,产生了与小鱼变大鱼的逆向的痛苦。再有“毛泽东又失去了领导地位,他被赶出了中央委员会,即使是湖南的共产党分部也把他驱逐出了领导机构。”一个“又”字,吐露出了常人体会不到的无尽辛酸。
在此,我只能说,他,挺过来了。一路下来,他都是挺下来的,不是舒服也不是极端痛苦的,是挺下来的。这其实也是他以前打下的坚持与乐观的基石,他在挫折与痛苦中,不会迷失了自己,既然不能舒舒服服的,就任着自己往前冲,冲破命运的桎梏。正如前文提到的那个姓谭的青年所说的:对一个政治领袖来说,学问是次要的,而重要的是斗争意志。很明显,对于毛泽东来讲,他的学问当然是达到了一个高度了,就我个人看法而言,他的身为一个革命者的斗争意志的觉悟远比他的学问来的更加强大。最可怕的革命者,莫过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斗争,都坚信的斗争会胜利的革命者,而毛泽东正是这种人群。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那些基石,他才能吸收思想,从而创造出他自己的思想,创造出他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在井冈山,秋收失败以后,他带领余部到了井冈山,文中这样写道:“毛泽东用他那集农民和政治家于一身的敏锐目光选中了这块根据。”确实的,他汇总了他那些年打下的基石,选择那里,确实是一种敏锐的目光。而后红军长征之时,又奋笔疾书,出了《论持久战》,因为他的身份有很多重,所以看到的事情更多更远,综合考虑的事情,全局的考虑,总是更加全面。在孙子兵法基础上,在他的兵力基础上,在国情基础上,他做出了这部享誉中外的军事名著。而其思想在被归纳后-----毛泽东思想,又被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之一。因为其中包含的,其实是毛泽东多年的打拼,和那些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