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后半程进入了《烛火之殇》一书的讨论,张同吾、石祥,以及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将军诗人张庞,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石英,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小雨、程步涛、曾凡华,《诗刊》原编委朱先树,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司长李国继等相继发了言。请听他们的一个个精彩评断——
“难能可贵!峭岩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是这样地爱着我们的祖国,爱着我们的先驱,爱着人类,爱着这片土地!”作为研讨峭岩长诗的第一位学者,张同吾从阅读中体悟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有一种高度叫峭岩!”张庞赞扬了峭岩长诗中的传达出的意境和文字的力量。
“唯一一部写李大钊的长诗,使我感动。也反映了我的信仰、信念,是我所需要的东西。”石英带着崇敬,对峭岩长诗中传递出李大钊的信仰和作者的信仰给予感谢。
“对共产党人的党史的史诗性的抒写。”李小雨就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开合自如、一俯一仰、疏密有致。”程步涛用12个字概括本书独到的创作风格。
“我欣赏开头和结尾。但是中间稍弱。”曾凡华谈到了对于诗作本身写作手法的意见。
“李大钊死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对于历史我们要记住,不是似是而非的记住。”朱先树提醒我们铭记历史、铭记先烈。
“这是高举生活的诗人。他的每一篇诗我都读过。”石祥用朴实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李国继从党史研究角度发表了对李大钊的看法……
与会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两个多小时的研讨会结束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唐山十一中学的学生集体上场朗诵了诗传节选,与会者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悲壮气氛中。
“我忍不住痛哭。”峭岩在谈到创作感悟时说起自己的经历,诗言志,诗又缘情,“只有血肉相连的亲情倾注,才有了动人的诗歌。”
这次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3周年峭岩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研讨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以诗歌讨论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对爱国斗士和国际主义战士李大钊的追怀。烛火之光不灭,蓬勃地跳跃着,点燃着人们心中的红色记忆。与会者们表示,在那个纯粹无私的年代,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人类命运的永久追思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红烛,永远照耀我们前进的脚步。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全体师生以书题和朗诵的方式,表达了缅怀李大钊同志、感激峭岩同志之情。(中红网董青摄)
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烛火之殇》题词,“为《烛火之殇》问世书峭岩同志:潜心创作歌赞革命先驱,激越诗行传社会责任。”(中红网董青摄)
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代部长贺敬之发来贺信。(中红网董青摄)
李大钊之孙李建生出席了研讨会。(中红网江山摄)
会议由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萧鸣主持。(中红网董青摄)
参加纪念李大钊诞辰123周年峭岩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研讨会的代表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红网董青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