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大批干部从延安徒步奔赴东北。毛泽东和中央的主要领导亲自为延安的航空小组送行,决定迅速在东北筹建自己的航空学校。当年,航校的行踪非常保密。在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土匪的扰乱中,航校从通化辗转搬迁到密山。当时航校内还有一批特殊人员。
1945年9月,一支残留的日军飞行部队陷入困境之中。日本投降后,这300多人逃奔了20 多天,后来自愿放弃回国,要求加入东北民主联军。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欣然接纳了他们,因为通化的东北航校正缺少教员。
1946年的隆冬,这批300多人的日籍归降人员随东北航校从通化转移到密山,面对过去的仇敌,现在却成为航校的教员,中国学员的内心无法平衡。
这是当年老航校的教学楼。日籍教员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亲身感受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战争创伤,也深受到中国普通战士正直与友善的感染,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航校的教学和飞机修理中。当时航校的首要任务是将日军残破飞机和航空器材搜集起来。 用简易的打气筒为飞机轮胎充气,用手工机械维修飞机零件,在今天留下很少的照片中可以想象当时条件的艰苦。
当年残破的教学楼缺门少窗,却是密山区域内最完整的建筑,中国学员和航校的管理人员都住在简易的木板房里,却先将整修一新的楼房留给日籍航空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