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祖国大地再次掀起红色旅游的新高潮,其势头已赶超了二00五年的“红色旅游发展年”。笔者认为,这是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是凝聚人心激励国人更加奋发有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红色旅游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规模更大、档次更高、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入人心。新时期如何把握时机,创新发展,让红色旅游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国家旅游局给红色旅游下的定义是:红色旅游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
笔者认为, 红色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以旅游的形式组织人们在红色旧址(纪念馆),通过系列红色故事(记忆)的讲述,加之红色文化的熏陶,培养并传承红色精神,从而达到休养身心、净化心灵的一种体验活动。
红色旧址(纪念馆)是红色旅游发展的载体。
1、内涵要延伸。通常所指的红色旧址是建党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时的革命旧居旧址,以及建国后修建的各类纪念馆(地)、陵园或博物馆。从教育角度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只要能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都应纳入红色旅游的目的地,如虎门销烟地、四大发明体验馆都能起到弘扬主旋律、教育下一代的功能。
2、修建要有个性。不少景区在红色旧址(纪念馆)建设中稍显浮躁浅薄,甚至陷入“误区”:不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质和个性,发挥本土优势,创新品牌,反而盲目跟风、仿效,生搬硬套地借用别人的建设模式和风格。这种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发展,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必然会导致游客心理的怠倦感和品牌竞争力的缺失。因而,为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发展,建设红色旧址(纪念馆)应突出地方特色,丰富自身内涵,通过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带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3、展示要新颖。橱窗式的展览是旧居旧址惯有的模式,其实,对旧址的维护应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推行“情景再现”,通过现场展示(如井冈山在旧居向游客表演织草鞋纳鞋底的过程)或通过触摸屏(设置该文物在当时的场景故事),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是一大进步,让游客有一个更为生动、形象、直观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红色故事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
1、故事的表述要灵活。这些被流传下来的经典红色故事,不仅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记忆,而且更是解读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游客听取红色故事的形式却过于单调和被动,往往是任由导游照本宣科、背书式的讲解,普遍单调枯燥。为此,红色故事的讲述,不必拘泥于平铺直叙的历史罗列,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倒叙、留有悬念,启发联想以及类比讲解时抓住异同点等等都可加深游客对革命历史的重读和理解。
2、故事内容要精炼。一个红色故事能起到一两个教育目的就行了,不要大包大揽。龙其是面对游客,总希望多听些红色故事,可时间又不允许,所以,在红色旧址现场讲红色小故事是最受游客喜爱的。
3、讲述者要“因人施教”。不同年代的人对红色故事的需求也不一样,老一辈革命人的“红色记忆”、革命后代对父辈故事的追忆, 或以青少年的口吻来再现这些红色故事,必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动和感悟。在井冈山,就组织了一批红领巾义务讲解员,这些生长在红色摇篮里的“红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宣讲方式讲述着烽火岁月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给这些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打动人心,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好评;同时,组建一批革命后代宣讲团,他们讲自已爷爷(奶奶)的故事往往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手段。
1、环境熏陶最重要。红色旅游其实质就是旅游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红色景区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渗透红色元素,让游客一进入红色景区,都就倍感红色文化的熏陶,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红色文化的发展要形式多样、要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只有彰显出独特吸引力的红色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才能永葆魅力、长久不衰。唱红歌、读红书、拍红色电影、办红色专题讲座……这些形式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但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从内容、形式、方法、体验设计等方面入手。如成立文史研究会和宣讲团等文化阵地;加大“红色元素”的推广和应用;采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结合,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手段。井冈山近年来倾力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等就是很好的探索。体验设计也不应囿于简单的参观浏览,而要多开展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让红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有更为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