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钟在回顾了过去并展望了未来之后,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一首诗并激情澎湃地读着:“赤化全川天空晴,十万红军显神灵。传播火种威力大,铁打江山血铸成。”
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傅山接着向中共江油市委捐献了一副他的画作,当听到本次活动主持人、江油市长宋开慧介绍自己傅山同志时,他憨憨地对记者说:“总是被称先生,好久没听到这个称呼了,挺亲切。”
“您也是党员吗?如果是党员那当然可以称同志。”
“是的,我是一名党员,你看我送给这里的画,画得也是红色的江山啊!”傅山动情地说着。
随后,烈士英名纪念碑揭幕,烈士陵园正前方新落成的烈士英名碑,高约10米,由碑顶、碑柱、碑座、碑台四部分组成,整个碑体用红色花岗石镶嵌而成,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碑柱呈四方形,它的正面书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左右后面为三幅线雕画,内容为强渡涪江、建立红色政权和攻占塔子山。碑座上镌刻着4766位烈士的姓名,每一位红色英雄的背后,都是一段红色的史诗。
一位身着红衣的汉子出神地凝视着纪念碑,眼角噙着泪水,记者问他是不是有亲人在上面,他点头称是。这样的红色群众,想必在江油还有许许多多。
杜进川、杜红一、杜红宁难掩内心的激动,摸索着寻找纪念碑上自己堂叔的名字,这位革命烈士名叫杜毓全,1935年在过一座独木桥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滔滔江水,因为军情紧急,后面的同志们无法相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冲走。许许多多的烈士如杜毓全那样,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红色军民的胜利和红色江山的建立和巩固,怎能离得开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战士流血牺牲呢?
对此,梁宁宁动情地说:“我的父亲和这些写在碑上的烈士一样,1948年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他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更没有被授予什么军衔,享有什么级别,可是你能说新中国的红旗上没有他的鲜血吗?我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老红军王德成也非常激动,他站起来望着红色的纪念碑,嘴唇颤动着,亢奋地自言自语着。这时倪延华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热情地说:“叔叔,我是倪参谋长的儿子,我来看您,您一定要长寿啊!”
王德成点了点头,微笑着。
这时傅晓钟和梁宁宁拿来一副巨大的红军旗帜,上面是许许多多红色老战士的签名,王德成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红色旗帜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任小平望着一个眼睫毛很长,眼睛很大,留着板寸头略带些腼腆的少先队员捧着菊花放到烈士纪念碑前,不禁感慨万千。他说:“你看我的父亲任道先,11岁参加革命,是和他一样的年纪啊,一个红小鬼,走过了千山万水,打下了江山,建设了共和国。可未来还要看这些新的红小鬼哩。”
随后,几位“红二代”手掣那副写有红军战士英名的红军旗帜,在革命烈士英名碑前合影留念。
在纪念碑前,还有许许多多的干部和群众自发地鞠躬、献花或者宣誓,红色的精神,不就是这样传承下去的吗?
随后,大家还参观了江油红色文化陈列馆。迎面而见的是红色女战士,百岁老红军王定国同志题写的馆名。这座陈列馆为川西民居风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由四川立生公司捐资300余万元修建,历时半年竣工。陈列馆突出了“红军在江油”的主题,主要陈列红军在江油的革命遗物、文献和图片,通过实物、沙盘等形式再现红军在江油的活动,并通过翔实的图片和多媒体技术还原红军浴血战斗的悲壮场景。陈列馆的建成,与青林口古镇红军桥及石刻标语、城关的红军胜利纪念碑、武都镇的王右木故居以及西山烈士陵园等构成了江油市红色旅游的完整线路和架构。使得江油这座李白故里、特钢新城在兼具古典文学的浪漫与现代工业的严谨的同时,加上一抹浓重的红色,这种颜色是勇敢而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写照。
陈列在红色文化陈列馆院内的红军标语吸引着许多干部群众。杜红宁告诉记者,当年父亲杜灵担任宣传员,他的任务,正是刻出这样的字。
“红四方面军不仅是有战斗力的,更是有感情的,你看这些标语写得多好!”旁边的任小平点头赞许着。
“打倒吞并中国,屠杀刮削中国工农穷人的帝国主义!”
“实行八小时工作,增加工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等。”
“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
“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
“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这些标语所写就的,其实并没有过时,他寄托着多少革命前辈和先烈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希望每一个生活在红色中国的人,都不要忘记党的宗旨与本质和祖国的温暖与团结,为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奋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