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走完了鲁迅故居及纪念馆,这一路依然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园子。一路走来,在每个展馆的玻璃柜前驻足,仔细观察,看见未知的资料便欣喜跃然,这些珍贵的史料得鲁迅先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革命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在一首《自嘲》诗中的颈联。即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精神的至高点。国人对其精神也早已铭心刻骨。诚然,在过去一度时期,人们片面强调“横眉冷对”的一面,忽略了“俯首甘为”的另一面。由于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成长的故土,也是他一生酷爱的热土,所以,如今其文化景墙也就更人性化地注重考虑表现鲁迅先生具有人情味的原本面目与亲和力了。
在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民族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黑暗岁月,鲁迅用他的巨笔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僚资本主义的黑幕,唤醒了沉睡在笼中的民众,鼓舞人民搏击黑暗、战取光明。他鼓励青年运动,并参与“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当陈延年、华磊、杨铨等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他冒死参加了追悼仪式,提笔做旧体诗《悼杨铨》,以志哀思,并当着特务发表了慷慨陈词。他曾两次邀请陈赓到家介绍“围剿”国民党的情况。鲁迅根据下层人民的需求来判断是非、决定取舍、表达爱憎,因而在他逝世之后被民众发自内心地誉为“民族魂”。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真的是感觉到自己得到了锻炼。我是一个从小自己没有出过门的人,这次的绍兴之行是在前期完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自己计划的,如何出行,如何进行具体的参观……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看到了一些当代人的弊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游人只是为了新奇,或者说仅仅是无聊的拍照证明自己来过这里,很少有人去真正关心自己在鲁迅故居及纪念馆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什么,很少有人是真正为了鲁迅先生这个人而去,这是当代“速食时代”的悲哀。
也许是由于下雨的原因,即使是在小假期,参观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多为初高中学生集体参观,虽有带队老师,但却没有讲解人员随行。学生只是自己漫无目的的游荡,走马观花似的过一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每个重点地方需要讲解人员讲解。可能讲解人员的成本比较高,可以选择把讲解内容录下来,通过广播放出,这样不仅学生能能够知道此行的意义,其他游人也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重要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