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在永昌大地上,曾经发生过西路军战士们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悲壮的动人故事。解放后,定居永昌的西路红军老战士们在永昌县的经济建设中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不追求个人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在各条战线上奋勇争先,为永昌的发展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汗水,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工厂车间都有当年定居永昌的西路红军老战士的身影。2003年1月5日,定居永昌的最后一位西路红军老战士何进元,走完了光辉的一生,从此永昌大地上再无当年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西路红军战士们的身影,只留下那些传奇和极具真实性的悲壮经历,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历史,牢记前辈的光荣传统,以表达对前辈们的怀念,对英雄烈士们哀思,令后代们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前辈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为后代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特别是他们的后代们还在继续沿着前辈们留下的足迹一路向前。前辈们在河西走廊献了青春,献生命。在永昌县的这块土地献了人生,献子孙。1983年9月原西路红军前进歌剧团股长,全国政协委员王定国(谢觉哉夫人)和原西路红军妇女团营长杨文局(郑义斋夫人)一行来永昌看望西路红军老战友,王老对永昌的西路红军老战友说:"你们家里的人都好吗?叫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地劳动,现在建设自己的国家嘛,过去你打仗就是为了这个事嘛,过去打仗牺牲的人,就是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现在我们国家解放有40年多年了,现在西北都发展了,叫娃娃好好工作,好好学习,要学点本事啊"。前辈们语重心长的关怀和教导,鼓舞和鞭策着子女们勇往直前。定居在永昌县西路军后代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中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前进的道路上茁壮成长,他们奋战在各条战线涌现出了有领导干部,有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有耕耘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动者,他们的子女都奋战在永昌发展和建设的第一线。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勤奋工作。 西路红军曾大明,生育有四男一女,分别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敬业爱岗,勤奋学习,用自己的汗水谱写壮丽的篇章,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幸福的明天。 长子曾家祥, 1954年2月出生于永昌县城关镇南大街(现八角楼移动公司),于1980年西安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冶金局,后调至甘肃省冶金地质三队,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现已下岗在家待业(白银)。 次子,曾家树在永昌县水务局金川水管处林业站工作。 三子曾家文,先后在永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担任出纳和工商管理员工作,后调至永昌县供热公司担任锅炉工工作,后转调永昌县房屋管理所担任出纳和房屋管理员工作,单位分家后分流至永昌县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施工员,于2000年调入永昌县文化馆担任文物安全保卫员工作,2005年三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分家后,转入博物馆继续担任文物安全保卫员工作。特别是在1989年4月17日,曾家文在探亲途中的公共汽车上,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力保他人财物及人身安全,为永昌县的社会治安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歹徒用摇把将左肾打成撕裂伤,一根肋骨骨折,而后永昌县委、县政府颁发(1989)9号文件对曾家文的英雄事迹进行了表彰奖励(发奖金300元、晋升工资一级),而后《金昌报》在1989年7月19日头版头条和《甘肃日报》1989年8月7日第一版都对此英雄事迹进行详细宣传报道。 四子曾家武在金川公司技校毕业后分配至金川公司动力厂电修车间工作。 长女曾家红分配至永昌县水泥厂工作(现为金泥集团有限公司)。 原西路红军妇女团排长刘永福和原西路红军战士蒋绍才二人结为夫妇后生有一男一女。儿子蒋永成,中共党员,分配至金川公司人防科工作,先后担任干事、副科长、科长,金昌市建市以后,在金昌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担任人防科长。后任金昌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副县级),现已退休,2010年元月辞世。女儿蒋秀兰为城关镇居民。 原西路红军第三十军80团司号员熊明安生有一男两女。长子熊永成,中共党员,武威地区(现武威市)黄羊镇财校毕业后分配至永昌县农业银行工作,先后,在焦家庄乡农业银行营业所任主任,城关镇农业银行营业所任主任,现已退休。长女熊兰芳在焦家庄乡水么关村一社务农。次女熊兰英焦家庄乡水么关村一社务农。 原西路军战士王世基,生育有四男三女。长子,王永龙现在武威市182地质队工作,现已退休。次子王永志、中共党员、在天祝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任秘书,副主任,后任劳动局副局长,主任科员,现已退休。长女王永秀在金昌汽车运输公司一队任保管员,2010年10月4日辞世。其余子女不详。 原西路红军战士侯秀英生有二女。大女何正芳和二女何正香,分别为城关镇居民。 原西路红军战士张福德生有一男一女。长子张全芝在骊靬水泥厂工作,现下岗待业。长女,张翠香在水源镇东沟村务农。 原西路红军30军88师268团司号员黄玉贵生育有一男。黄玉贵一直在南坝乡永安村放牧,其子黄金奎继续继承父亲事业,放牧至今。 原西路红军第9军卫生员何进元生有五男四女,长子何永褔在城关镇小坝村务农。次子何永祿在城关镇小坝村务农。三子何永祯在城关镇小坝村务农。四子何永强在城关镇小坝村务农。五子何永寿现在供热公司工作。长女何永兰在城关镇北海子村务农。次女何永香八一水泥厂工作,现已退休。三女何永秀城关镇居民,四女何永桂在金泥集团工作。 原西路红军81团3营通讯员陈永红,生育有两男四女。长子陈忠福在部队退役后在永昌县种子公司工作,现已退休。次子陈忠有在红山窑乡毛卜喇村务农。长女陈桂兰在红山窑乡毛卜喇村务农。次女陈忠秀在焦家庄乡北泉村务农。三女陈忠香焦家庄乡磨庄村务农。四女陈忠霞在红山窑乡永胜村务农。 原三十军营文书曾林模生有一女,在南坝乡祁庄村务农。 原西路红军妇女团副连长龚少敏,原妇女团战士龚有才,原西路军战士李大义,原西路军战士熊九林、原西路军战士高开礼等子女他们耕耘在田间地头,辛勤的劳动。用劳动者的歌声,唱响幸福快乐的音符。由于后代们思想上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阴影,所有受到时代影响,宁要资产阶级的草,不要无产阶级的苗,文化水平底,文化素质差,导致今天后代们在农村务农多的结果。 以上是我进行了按家按户访问了解后,对定居在永昌县部分西路红军老战士的子女进行的详细介绍。电视剧《江山》主题歌词是;“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唱响了我们西路军子女们的心扉。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打天下,为了普天下劳苦大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他们为了谁,为了子女过上幸福生活。可是他们的子女多数奋战田间地头,辛勤劳动,是多么的辛苦和艰难。他们继承和发扬父辈们的光荣传统,牢记历史,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为永昌的建设增砖添瓦,为永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