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名称:秘洞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区、鲁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景区位置:河南省鲁山县四棵树乡车场村
景区电话:0375--5681221 5681502
联系人:王朋续 13781812886
网址:http://www.midongjingqu.com/
景区介绍:
秘洞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四棵树乡车场村,是上个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修建的可防原子弹袭击的空军“大三线”战备工程,也是冷战时期最大的防核指挥工程,为“大打、早打核战争”准备。秘洞是防守最严密的洞穴军事基地,它坚固如铜墙铁壁,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原子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作战洞、通讯洞始建于1967年5月,1970年9月完工,1971年1月投入使用;指挥洞1968年3月开始修建,1971年8月竣工,历时3年半。秘洞主要有作战洞、指挥洞、通讯洞和军营组成。
作战洞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作战部,代号604,长450米,有112个房间。两端各有钢结构活门槛单扇防护密闭门3樘。门为比较厚重的防护门和密闭防护门。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痕迹。洞内结构复杂,且布局合理。主洞、侧洞纵横交错,两侧分别是首长办公室、航空兵指挥室、载波机传真室、气象室、发电室、除尘室、滤毒室、通讯室、水库、贮酸库等共73个部分。工作间和附属间面积共计2142.12平方米。洞顶最高处2.3米,全部是钢筋、水泥拱顶,蛭石天花板,墙壁是用消音、绝缘、防潮材料处理,可以说是不怕炮轰、放毒、断水和断电等威胁。
指挥洞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指挥中心。指挥洞长350米,高6米,宽5米,47个部分78个房间2459.98平方米。洞口有八道防化门,洞内还有集军事化、科学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工作、生活设施。具备能打、能藏、能机动、能指挥、能生活等基本功能。通往指挥洞的秘密暗道长55.6米,宽1.2米,高2.4米,走过暗道是高30米的电梯间。
现存的地上建筑17栋167间3936.63平方米,分布在河道两侧,依山而建。油机房、锅炉房、车库、伙房、营房,都是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做工非常精细,下部都有出水孔,有防潮的作用,顶非常坚固,虽历经40多年风雨,仍旧不漏雨。
秘洞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要灭亡中国,中国面临苏联核战争威胁情况下,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号召建设的地下“反修防修”指挥工程,秘洞是“三线” 建设时期的见证,反映了一个时期的辉煌,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秘洞是我国军事防御理念的集中体现,代表当时军事科技的最高水平,是地下防空军事工程的典范之作。
在今天和平时期,秘洞具有很高的历史教育价值。虽然秘洞的军事作用已成历史,但在当时困难的政治、经济、自然条件下,特别是当年广大解放军官兵在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艰难险阻,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也是永远值得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个军事旧址正在成为冷战文化重构的新标本。那遗留下来的军事遗址,那壮观的工程,在今天,依然让我们肃穆!秘洞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缩影,同全国的各种地下掩体一起在防御外患中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成功威慑了两个超级大国,它是军事智慧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折射出中华民族防御战略和军事博弈的发展脉络,也因此成为我们今天战略思维的军事文化遗产。
“边陲之戎,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秘洞建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秘洞军人的品质,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和可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当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们创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精神,已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这段历史,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