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定位不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简单宣传,它是一个需要营销的概念,其目的是有效激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最终实现旅游行为。以“长征女红军的摇篮”定位,从指导旅游开发来讲,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女性文化”历来是旅游品牌开发吸引游客眼球的焦点,比如福建的“惠女文化”、泸沽湖“女儿国”、广元的“女皇文化”、安徽的“徽商女人”都被成功开发成了旅游品牌。川陕苏区30万妇女走出封建家庭,投身革命,流传在当地的妇女故事层出不穷。主要有:张琴秋率领“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徐向前取名的“川陕苏区的神枪姑娘”——映兰子;一级文物“带血的土地册”的护卫者——龚彭氏;“红军妈妈”——戴荣年、龚绍秀;机智勇敢的巴中籍“女侦探”——杨桂芳;地下女交通——李鸣珂;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吴朝祥、张庭福;妇女独立团政委——曾广澜;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等等。此外,还有故事不在巴中,但以四川通南巴女红军为主体的令人瞩目的事迹,如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理县喇嘛寺平叛;西路军中女红军悲歌,等等。不能列举的史料还有很多,仅从这些人物和故事情节看,可供做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比如电视剧、文艺节目等都会有很好操作空间。如果巴中市再能征集文物和史料建立一个“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将是对中国红色文化开发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补充。
旅游地形象营销很重要,它是给旅游地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前提,从旅游供给一方来看,经营者的目的是经济盈利,但他必须提供文化享受才能实现盈利;从旅游需求一方来看,旅游者希望得到的是文化享受。巴中市红色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深入挖掘巴中市红色文化旅游的精髓和内涵,这样才能真正去弥补前述红色文化认同度不高,文化氛围不浓,整体和全局发展红色旅游以及给游客提供参与性红色旅游产品不足的问题,把巴中市高赋值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真正成为旅游增长点实现旅游经济效益。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巴中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注: (1)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版第4卷第586页。 (2) 1939年7月20日毛泽东《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据查,2009年9月26日,已有“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在贵州习水县隆重开馆。但其历史依据仅是“四渡赤水”,真实合理性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