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胜利万岁”清华学子在受降纪念坊前欢呼
吴建宏馆长为清华学子介绍芷江受降情况
重走联大路学子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门前留影
中红网湖南芷江2010年11月28日电(江洪、张智勇、杨建)11月28日上午,参加由清华大学EMBA教育中心组织的“重走联大路”大型系列活动的湖南站100多名EMBA学员,瞻仰了位于湖南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平津沦陷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当年11月1日正式开学,1938年1月20日临时大学第四十三次常委会对西迁做出安排:临大师生分三路赴滇,其中第三路是湘黔滇旅行团的西迁,于1938年2月19日,临大湘黔滇旅行团(第三队)在长沙圣经学院(今中南大学主校区的和平楼)的操场举行开拔仪式,20日正式出发。从长沙经益阳、常德、芷江、晃县(今湖南新晃),贵州玉屏、贵阳、丰彝(今云南富源县)。4月28日到达昆明,行程68天,其中步行40天,每天平均行程32.5公里,最多一天行程53公里。今天在芷江瞻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的就是沿着第三队的足迹,于11月25日在中南大学主校区的和平楼(西南联合大学的旧址)启动,从长沙出发到芷江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馆长吴建宏为清华学子们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成为中国战区接受128万侵华日军投降之地的由来,告诉他们“受降纪念坊”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大地上唯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为中国人民八年浴血奋战,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一页,被誉为“中国凯旋门”。
“清华一百年 重走联大路”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为了迎接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缅怀南迁湘黔滇的西南联大,弘扬西南联大“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精神而组织发起的一次活动。期间,活动组委会将邀请西南联大老校友、学界前辈、企业领袖及媒体参与商业、教育、文化沙龙及捐资助教等公益活动。特别是“烛光工程”公益活动将邀请湘、黔、滇三省“100名优秀乡村教师”到清华大学接受免费公益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帮助他们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