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清(1910—2010),湖南平江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历任红十八军五十四师团政委、鄂东南道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十六旅政委、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新六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第八兵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著名的七战七捷、孟良崮、渡江战役;后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兼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华东局书记、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政委;江渭清是中共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渭清(1910年11月26日-2000年6月16日),1910年生于湖南平江县时丰秀水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共平江西三区委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7年参加平西游击队。1929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1931年任平江保卫队大队政委。1932年任红十六军七师团政委、独立二师四团政委。1933年任红十八军五十四师团政委。参加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5年任中共咏生(即平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驻湖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1936年3月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37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在湘鄂赣边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副团长,率部在高淳、当涂、溧水边界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初,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率部在江苏南部地区参加反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并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后率部到江都、高邮、宝应地区,领导开辟抗日根据地。1942年起,任十六旅政委、苏皖区党委书记、苏甫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参加过天目山战役和攻占金坛、高淳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1946年5月任六师副政委,兼中共苏中二地委书记,参加苏中战役。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 1952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54年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1956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第三政委、代理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1959年任江苏省政协主席。1961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4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任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福州军区政委。 江渭清同志是是中共第八、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渭清同志于2000年6月16日在南京逝世,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曾庆红、乔石、薄一波、宋任穷、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王兆国和张劲夫、张爱萍、习仲勋、彭冲、廖汉生、王恩茂、张震、洪学智等同志以各种形式对江渭清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11月16日,江渭清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秀水乡余家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一条他终生不悔的革命道路。 在中共平江西三区委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7年参加平西游击队。1929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革命生涯 1930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1931年任平江保卫队大队政委。1932年任红十六军七师团政委、独立二师四团政委。1933年任红十八军五十四师团政委。参加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5年任中共咏生(即平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驻湖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1936年3月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37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在湘鄂赣边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渭清率部奋战在江苏大地、长江两岸,打击日本侵略军,历任新四军十八旅旅长、十六旅政委和苏南区党委书记。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副团长,率部在高淳、当涂、溧水边界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1年初,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率部在江苏南部地区参加反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并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后率部到江都、高邮、宝应地区,领导开辟**根据地。1942年起,任十六旅政委、苏皖区党委书记、苏甫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参加过天目山战役和攻占金坛、高淳等战役、战斗。战争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
渡江战役前 江渭清(右一)
1946年5月任六师副政委,兼中共苏中二地委书记,参加苏中战役。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期间,江渭清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八兵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保卫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斗。 战争年代,江渭清曾负伤八次,他每每以此为自豪。 主政江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渭清离开战斗了20多年的部队,来到江苏领导地方工作,又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献给他曾为之流血的土地。 建国初期的江苏,面临着十分艰苦的任务,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江渭清在南京市的领导岗位上不分日夜,辛勤地工作。 解放南京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1952年底恢复江苏省建制时,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54年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1956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第三政委、代理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1959年任江苏省政协主席。1961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直至1967年初。他在省委主要负责人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为江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江渭清像热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热爱江苏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块土地上,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他出现在农民家中,问寒送暖;在炎热的盛夏,他来到高温的车间,送去清凉。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那混乱的日子里,江渭清仍带病工作,坚守岗位,尽力维持大局,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下,江渭清斗志不减,初衷不改。 老骥伏枥 江渭清虽被打倒但毛泽东依然惦记着江渭清。1967年2 月,毛命周恩来用专机将江渭清等几个华东地区省委第一书记接到北京的京西宾馆,使江渭清摆脱了被造反派批斗之苦。 1974年底,毛泽东又重新起用江渭清,省革委会主任、福州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直至1982年。 晚年江渭清返回南京定居,1987年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0年6月1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江渭清早年投身革命洪流,中年后长期身任封疆大吏,是任职时间最长的省委第一书记,在风云莫测的毛时代,练就了一套极为丰富、熟稔地应对北京的为官之道。 在反右、反右倾的风暴中,巧妙地维护了地方的利益,又以不投机、不取巧而得以在60年代中期的毛、刘争执中避祸与身,终于渡过了文革的劫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