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从韶山到长沙 一 韶山冲 |
2006-07-26 10:17:17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毛泽东,字润之,他还分别用过咏芝、子任、杨子任、28画生、石山、李得胜等名、字、号。1893年12月26日(农历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太阳升起时分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湖南省素有“芙蓉国”之美称,自古是鱼米之乡,且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材辈出。
湘潭县因靠近湘江而闻名。
韶山,音乐之山,位于湘潭县、湘乡县、宁乡县的交界处,方圆10来里,是个山清水秀的村子。“冲”则是湖南老百姓对山间小块平原的称呼。《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页。相传4000多年前虞舜帝南巡时曾在此休息,并在其中的一座山峰上演奏过韶乐,故尔得名。在这个南国风光的山冲里,住着毛、李、钟、周、邹、彭、庞等多姓人家内中姓毛的居多。
早在公元1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有一个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扔掉手中的锄头,拿起长矛,投奔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毛太华以百夫长的下级军官身分,随同大将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澜沧卫,并被留下治镇。他也像许多战友们一样,娶了一位当地“蛮”女为妻,并先后生了8个儿子。后来,毛太华老了,请求告老还乡。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他偕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内迁。由于他戍边多年,立有军功,被朝廷分配到湖南省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居住,分得田产几十亩。数年后毛清一和毛清四举家迁移到了湘潭县的七都七甲,开种韶山的铁陂、乌塘、东塘等处,计田400亩。500年过去了,至毛泽东已是第20代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中《韶山毛氏族谱》(1941年活字印本,毛泽钧主修,毛泽启总篡)。另据2002年《党的文献》第6期发表的《韶山毛氏祖根在河南原阳》一文中说:韶山毛氏的始祖为周文王之子伯郑,封地在河南省原阳境内。毛国被灭后,伯郑的后代以国为姓,即为毛姓。毛氏后裔的一支几经迁徙,后定居在湖南韶山。自西周毛氏封国,毛氏家族传到毛泽东,历时000余年,传108代。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生于1870年10月15日(清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是独生子。他上过两年学,认识一些汉字,懂些算术。17岁,他开始理家。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毛顺生精明能干,肯劳动,会节俭,又善于经营,他把家中节余下来的稻谷加工成白米,挑到附近的银田寺赶集出卖,再用碾碎的米糠喂猪出售。这样,他逐渐积攒了一笔钱,赎回了父亲毛翼臣典当出去的田产。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867年2月12日(清同治六年正月初八)出生于距韶山冲20余里的湘乡县四都唐家圫(后改为棠佳阁)的一个小康农民家庭。文家祖坟在韶山,每年清明节要到韶山扫墓,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文七妹的父亲文芝仪就将自己的女儿许给韶山毛家。文七妹13岁时同毛顺生订婚,18岁成亲。婚后一段时间,嫌毛家冷清,多住在娘家。先生下两个儿子,均夭亡,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后,格外疼爱,惟恐再夭折,就多方烧香拜佛,并开始吃“观音斋”。唐家圫的后山,有个龙潭坳,坳内有清泉水流出,四季不竭。坳口处矗立一块大石头,高28丈,宽2丈,石上建有小庙,人称观音庙,远近闻名。毛泽东出生不久,外婆和母亲就把他抱到石观音庙叩拜神灵,并寄名为石头。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人家就叫他“石三”。文七妹又让毛泽东认七舅母为干娘,认为七舅母儿女多,意在托福,容易成活。后来,文七妹又生了四子毛泽民(又名毛泽铭,字咏莲、润莲,1896年4月3日出生)、五子毛泽覃(又名毛泽琳,字咏菊、润菊,1905年9月25日出生)。文七妹还生了两个女儿,但都早殇,就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乳名菊妹子,1905年10月出生,5岁时过继给毛顺生)。文七妹是文盲,但自小勤奋、聪慧、性情温厚。她操持家务,扶养儿辈,养鸡喂猪,锄园种菜样样都干,她是家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事事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毛顺生家业发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亦得益于这位贤内助。毛泽东,有他父亲那样健壮的身体,但那圆圆的脸庞、宽宽的前额、和善而充满智慧的眼睛都像母亲。有一年的新春佳节,刚满4岁的毛泽东穿上一身新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棉风帽到外婆家去做客。村里有一位白胡子阿公,喜欢和小孩子逗乐。这天,他看见许多小孩在禾坪上玩耍,老阿公装得很严厉的样子,板着脸,翘起胡子,对这群小孩子说:“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玩耍?不准乱跑,要不我就割你们的耳朵。”小朋友们吓跑了,只有毛泽东未动。老阿公奇怪了,忙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割耳朵很疼的呀!”毛泽东反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老阿公还是不笑:“我喜欢呀!”毛泽东学着妈妈的口气说:“一个人要讲道理。老阿公你有道理,我的耳朵就让你割,你要没有道理,我就要割掉你的胡子。”说着,他笑眯眯地望着老阿公,并且主动解开风帽的扣子,把耳朵露在外面。老阿公亲热地把这个逗人喜欢的孩子搂在怀里,连声称赞。毛顺生成了一个富农后,就用大部分时间做生意。家中雇了一个长工,并让妻子和孩子都下地。毛泽东从6岁起就开始学习田间劳动:插秧时,他提着小畚箕送秧苗;中耕时,他学习拔掉田里的杂草;割禾时,他跟在后面捡稻穗。还有一件主要的劳动,就是放牛。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