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不仅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中心环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延安时期,习仲勋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就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立场站位和,原则方法等问题做了重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历史镜鉴。
重视调查研究,将其视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习仲勋认为:“绝不能未调查,未研究,在主观上首先对于某一方面,就存有了一种成见。这种存有成见的做法,往往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会把案情搞错。”一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厘清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用来指导实际工作。1946年,习仲勋在总结陕甘宁边区生产经验时候说:“我们把土办法提高一步,在土的办法上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和指导,然后再去指导农业。这也就是说,要先向农民学习,再去指导农民。”在当时的中国,农民占据绝大人口,农村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了农民的情况,就掌握了政策制定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执行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政策执行的突出问题,才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1947年冬,在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过程中,陕甘宁边区土改中“左”的思潮蔓延滋长,一度造成人心惶惶,这和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密切相关。习仲勋指出,要正确执行政策,就“必须十分细心,十分谨慎,一切均从调查研究着手,按实际情况办事,反对盲目地搬运成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掌握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是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取得良好效果的必然要求。
坚持“身入”基层,站稳人民立场
习仲勋曾讲,共产党和人民政权,是替老百姓服务的,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人民立场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立场。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调查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1943年开春,春寒料峭的陕北高原上出现了风尘仆仆的一行8人,带着两匹大骡子,驮着粮食、被褥等用品,来到了郝家桥。为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做准备,习仲勋率队在绥德县郝家桥村开启了为期44天的蹲点调查。他率队沉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产生了6篇调查报告,发掘了“郝家桥经验”,树立了党内调查研究的榜样。调查研究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走出“衙门”,“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开难题的“金钥匙”。一方面,站稳人民立场要坚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1947年冬,在对新区的土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习仲勋认为其土改不宜过早,否则容易被流氓分子夺权,最终损害的还是人民的利益。基于此,在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土改,才能真正维护人民利益,获得人民支持。另一方面,站稳人民立场,要愿做人民的小学生。1944年,在谈到如何做好边区司法工作时,习仲勋说:“当一方有意见,有冤屈向你上诉时,应该细心地听,等到他讲完了,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慢慢地向他解释。”在调研中,要把群众当作“先生”,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群众才愿意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而达到预期的调研结果。
在务求实效上持续发力,谋实招求实效
调查研究重在落到实处、务求实效。一是要明确调研的主题,聚焦关键领域,避免泛泛而谈、浅尝辄止。在郝家桥村考察期间,习仲勋将调查组人员分成不同小组,包村负责,提前确定好各小组要调查的重点内容。主题是调研的灵魂。有了调研主题,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升调研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坚持全局意识。面对调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习仲勋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将本地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联系党的总政策、党的全盘任务去负责地考虑自己的工作,这一问题必须得到纠正。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研究问题时,要有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不能搞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此外,要学会通盘考虑问题,在研究材料时才能更有的放矢。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找准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期间,绥德地区同时进行了移民运动,但群众刚开始却对移民运动热情不高。为此,习仲勋带领调查组深入到绥德农村进行调研,一是要调查发展生产方法,二是要深入了解群众不愿移民原因。他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调研,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推动了移民运动在绥德地区取得了进展。
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发挥其以点带面作用
在全党掀起营造大兴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离不开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习仲勋在调研中重视通过对一些局部地区的典型经验的研究,提炼出普遍规律,然后推广开来,进而发挥其以点带面作用。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及大量难民涌入等原因,关中分区经济出现了困难,粮食产量不足。阳坡头区雷庄村的行政村长张清益于1939年发动本村群众开义田、办义仓,以防灾备荒,支援抗战。习仲勋在检查分区大生产过程中,对这种做法十分赞赏,又向陕甘宁边区政府作了汇报,引起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使这一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整个边区推广开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义仓张清益外,习仲勋还发掘了开荒英雄汪庭有、移民英雄冯云鹏、劳动先进李学义等先进典型。在习仲勋的推动下,这些先进典型受到了边区政府的表彰,其模范事迹还被《解放日报》宣传报道,这对调动整个边区群众生产积极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党员干部要汲取延安时期习仲勋调查研究的历史经验,自觉把调查研究当作必修课,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为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增砖添瓦。
作者单位分别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调查研究论考”(20JJD710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