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习仲勋纪念网>>深情缅怀>>正文
习仲勋在绥德
来源:《习仲勋革命生涯》
作者:中共绥德县委员会
浏览次数:
2008-06-28 18:31:5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43年1月中旬,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结束后,为了加强北线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调关中地委书记习仲勋任绥德地委书记。是年2月,习仲勋到任。
    绥德分区地处陕西北部,北拒榆林国民党统治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北线屏障,东濒黄河与晋绥边区隔河相邻,南接延属分区与党中央及边区政府唇齿相依,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地委、专署所在地绥德城是汾(阳)银(川)公路与西(安)包(头)公路的交汇处,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有陕北“旱码头”之美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战前期,国民党统治者为达到独霸该区,妄图截断中共中央与其他抗日根据地之联系,曾多次挑起事端,均为我绥德分区军民所粉碎。1939年8月,王震奉命率三五九旅进驻绥德地区,经过激烈斗争,于次年2月最终将国民党顽固派“摩擦专员”何绍南赶出绥德,巩固了绥德地区的抗日民主政权,也使陕甘宁边区北大门得以安然无虞。
    习仲勋上任后,领导绥德分区军民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开展了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全民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  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0年至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双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边区各地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及边区部队、机关、学校脱产人员剧增,使边区经济一时陷入了异常困难之境地。为了战胜困难并求得生存与发展,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号召在边区开展全民大生产运动。
    习仲勋到绥德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地委、专署领导认真讨论绥德地区的财经问题。随后,地委、专署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会议,传达边区高干会议精神,专题讨论财政经济问题,会上,习仲勋就如何发展绥德地区财经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会后,习仲勋带领地委、专署部分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寻求绥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路子。3月14日,习仲勋率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一行8人下乡考察。他边走边看,边提问题,逐个进行解决。他鼓励各级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具体指导。结合当地实际,订出发展分区农业生产的措施及改进农业耕作方法。同时,对成立妇女纺织小组、发放农业贷款、改造二流子、理顺土地租佃关系,组织群众移民等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并对有关问题作了批示。经过反复调查,习仲勋对绥德分区有了全面了解,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认为绥德分区所辖6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吴堡、子洲)虽为革命老区,但自然条件相当差,辖区内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贫困,且可资开发的荒地极少,如果采取延安、陇东等地区那样组织人力大规模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棉花产量的办法必然难以收效。同时,他觉得要进一步提高绥德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关键是农民要在当地精耕细作的基础上,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劳动力,改变那种靠天吃饭的老办法。
    春耕前夕,习仲勋一行人来到绥德县郝家桥村,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郝家桥村,他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村庄整齐洁净,村民们脸上尽载着喜悦幸福的笑容,正在为春耕作准备。近年来,该村村民在刘玉厚的带领下,在有限的土地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并通过精耕细作、改善土地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办法,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郝家桥的出现,使习仲勋思路顿开:绥德地区只有采取郝家桥的办法才能将农业生产搞上去。于是,他帮助刘玉厚认真总结郝家桥的经验,并召集地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刘玉厚和郝家桥的生产经验。通过“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很快便在绥德地区掀起了大生产热潮。
    与此同时,地委、专署号召全区广大干部厉行节约,并走出机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除帮助农民群众开展生产劳动外,或规定一年内每个干部要生产几斗小米。上自地委书记习仲勋,下至机关干部、通讯员、警卫员,都必须参加农业生产和纺毛线等劳动。由于他们认真负责,纺出的毛线都是一等品,生产的土豆、花生等,大大改善了机关生活。这样既为群众树立了典范,受到群众的好评,又基本上解决了干部自身困难问题,将过去机关干部生活办公费用完全依赖地方政府改变为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1944年,大生产运动在绥德地区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年初,地委、专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周密的生产计划,其中包括在农村普遍成立变工队,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工副业(城市发展商业)及劳动竞赛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到这一年年底,在人多地少的绥德地区,已基本做到了丰衣足食,而这其中,饱含着习仲勋同志多少个不眠之夜和往来奔波的汗水。
年底,绥德地区的七十余名代表由习仲勋带队,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劳模代表大会。会上,代表们有幸受到了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在大生产运动中,各县先后产生了一大批劳动英雄和生产模范,如刘玉厚、郝玉亮、刘老婆等,习仲勋非常重视这些生产功臣,除了予以及时的表彰奖励外,还经常关心过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和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了知心朋友。郝家桥的刘玉厚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庄稼汉,但他是地委书记的好朋友,平时可以自由出入习仲勋同志办公室反映情况。在习仲勋的关心帮助下,刘玉厚的进步很快,成了绥德地区农业方面的劳动模范。

    二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1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新年献词》指出:发展生产,加强教育是1943年的中心任务。形势的发展与要求,使刚上任的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对文化教育工作就非常重视。1943年鲁艺文工团到绥德地区演出,极大地推动了绥德的文艺宣传活动。绥德地委和专署当即决定成立绥德分区文工团,从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调集了一批男女中学生,在鲁艺调来的几位专家的指导下,文工团的创作演出水平提高得很快,全区人民热情欢迎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文工团。习仲勋在全面抓好文化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办好冬学很感兴趣。经过艰辛的努力,创造了条件,使冬学发展很快,1943年绥德分区共办905所冬学,参加学习的干部有20715人。有县办冬学,区、乡办冬学,其中50个区,每区一所,322个乡办644所冬学。可以说冬学遍地开花,人人都可随时学习文化知识。
    1944年4月29日,绥德地委传达了毛主席关于文化工作的指示。5月2日,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了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确定当前的教育指导思想是:既重视长远,又重视当前,当前和长远结合。重视理论教育、学校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艺术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结合,重视群众的力量,开展民办公助。重视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宣传时事政治,提倡消灭文盲。要搞好民办小学、冬学、业余学校、夜校和短期训练班。搞好读报组、读书会、黑板报、幻灯、连环画、漫画、秧歌队、说书、讲演会、快板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习仲勋在陕北的革命活动
·下一篇:红色收藏大师程宸珍藏习仲勋彩色画像(组图)
·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
·习仲勋与爷台山反击战
·一项战略性大事——习仲勋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仲勋在1978
·《习仲勋年谱(1913—2002)》出版发行
·李新市:习仲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段往事(组图)
·习仲勋同志二三事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同志的群众观及其早期实践活动
·毛泽东三救、五赞习仲勋(组图)
·习仲勋: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新疆党史和文献干部培训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河北省邢台市委党史研究室制定《邢台市党史
“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保
赵朋洋:“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
特稿:“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活
中红网-殷祥云:半个月亮
竹枝强:唱响红歌照亮天地间(组图)
中红网-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
忽培元文学作品交流座谈会在延举行
【民法典宣传月】长汀古城:传承“红色”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