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想当前,我们面对两个百年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对党史、国史、军史、统战史、中华民族复兴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集体纪念和崇敬老一辈革命家、维护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威信、不断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以革命理想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贯穿始终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中国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精神,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中华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要通过纪念习仲勋同志革命生涯,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势,集体纪念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革命理想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兴战略研究之风:一是大兴“全面系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战略研究之风,为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打下思想基础……二是大兴“十八大以来重要部署”战略研究之风,为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打下发展基础……三是大兴“继承发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战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与发扬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为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打下作风基础……四是大兴“应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战略研究之风,为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打下策略基础。从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内对外,改革开放,攻坚克难,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实现中国梦等凝聚强大正能量…… 于是,我就连夜按照这个研究立意写下了《从习仲勋等领导两当兵变前后谈弘扬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三大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正能量》,并投往向往已久的中红网,没想到6月28日,中红网居然以一万多字大篇幅全文刊发了这篇研究习老的习作……在此基础上,我利用节假日和夜晚工作之余先后九易其稿投到甘肃,最终经过几轮匿名评选得到了甘肃省乃至中央党史研究室等有关方面评委和专家等认可,竟然入选了“甘肃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 2013年10月8日,我乘机经过咸阳看到了一马平川的秦汉平原,从此地驱车两当县前往参会。10月9日,甘肃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在陇南市两当县举行。我怀着激动心情认真聆听了习远平、欧阳淞、斯塔、周涛等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精彩发言,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对习仲勋同志76年光辉革命生涯的了解,以及对两当兵变革命历史的了解,坚定了缅怀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历史功绩、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作风,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壮志豪情。10日散会后,我自费经铜陵到西安,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之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圆20多年的“延安梦”,坐动车踏上第二段红色之旅,先后到延安瞻仰枣园毛主席等五大书记故居、西北局旧址、杨家岭七大会堂、王家坪纪念馆、宝塔山等革命圣地和旧址,深切感悟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光辉历程…… 从延安回来,我就直接坐大巴去富平学习。本想中午赶到富平看一下习老家乡就去西安赶下午飞机。然而,由于老旧大巴到富平已经到了中午,我只好延长学习时间,打电话退掉机票,找了家移动电讯营业点,一边充手机电一边在旁边小餐馆吃饭。好心的店主听说我来自江西,来到习老家乡参观学习,便帮我找了一位朋友是开出租车的张大姐送我去习陵拜谒。 到了习陵,望着毛主席赞扬习仲勋同志的深情话语:“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望着庄严肃穆的习仲勋座像……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习仲勋这位伟大的老一辈革命家进行了深切的纪念和缅怀,并深情诵读了齐心奶奶亲笔题写在碑上的“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十六个大字,默读了自己献给习老的纪念文章。看着四面八方赶来纪念习老的络绎不绝的群众,心中十分感动:群众领袖爱群众,群众领袖群众爱。习老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永远属于千秋万代,永远活在我们中国人心中…… 开着出租车在园外等我的张大姐说我千里远道而来如此认真纪念,作为习老家乡人很是高兴,热情而主动地介绍我到一旁的书店去买书作研究和学习之用,我一眼看到了习老传记、文选、革命生涯,习老在陕甘边、主政广东等许多纪念、回忆习老的宝书……正是我想终身学习研究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所急需的,于是就像是列宁所说的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拿着每一本都爱不释手,当即买回一大堆。而接下来就在这个店里,我意外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同志说10月15日当天应会有群众性的纪念习老活动,并建议和邀请我留下来参加。我毅然再次叫侄女退掉飞机票留下来参加这个群众性的纪念活动,并准备重操记者旧业写下观察和感悟日记,为今后研究群众领袖和群众路线留一手资料…… 10月15日清晨,头天夜里住在习陵附近的我们便感到了群众自发纪念习老的浓浓情意……一大早,来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扶老携幼、三五成群,竞相赶来纪念习老这位伟大的群众领袖,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和绵绵思念……我意外看到了习老一位战友家的老王家的祖孙三代都来纪念习老,还捧着一张有习老亲笔签名的光荣证书,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习老和爷爷并肩战斗的烽火岁月……看到了来自延安、西安、照金、南梁、富平等地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群众前来纪念习老的感人场景,心潮起伏,十分感动,坚定了自己进一步走群众路线、用群众思维、吸纳群众观点,来学习和研究习老这位伟大群众领袖的信心和决心。 从延安、富平朝圣膜拜回来,我感慨万分。反复翻阅《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中对习老工作、生活的生动记述和每年去一次富平的那些章节,下定决心,在退休前后只要自己跑得动,就每年利用公休假期克服困难去富平一带一次,一是以自己方式纪念和凭吊习仲勋这位从小敬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二是在心中献读自己每年写的学习纪念习老文章;三是从中感悟并增进学习研究习老等革命先辈、统战大师的信心和动力,汲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工作并奉献自己全部忠诚与才智的正能量…… 2014年10月,我在公休之日再次踏上赴陕西富平一带的红色旅游和朝圣之旅。由于多年喜欢熬夜写字看书的我反流性食管炎发作厉害,因此当天凌晨在家请假时,妻子执意不让我带病出行,要我好了再去。我只好声情并茂地再三请求,有过多年党龄的妻子毕竟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追星族,终于同意了,并十分关心地叮嘱我带上家中全部现金去陕西,穷家富路,以免不便。我热泪盈眶,满怀妻子的理解支持奔出门打出租赶路,打算当天快去快回以免家人担心。不料快到飞机场,朋友打来电话告知早班飞机刚飞走…… 我进行危机管理,当机立断转向高铁站,一边让朋友改订高铁票。不料飞机场到火车站路也挺远,眼看快赶到高铁站,朋友打来电话告诉心急如焚的我高铁已经发车。一旁的出租车司机望着我眼中充满同情…… 我咬了咬牙,向司机请教是否有高铁到附近省份。当即决定坐高铁赶到长沙机场转飞西安。下了高铁,我打车赶往长沙黄花塘机场,到机场一问柜台,尚有一班长沙到咸阳的航班,有一个乘客没有在预定时间入场,意味着我可以和平时一样在最后一个时间得到一张退票飞往西安。柜台的湖南小伙小肖古道热肠,主动带我到食堂用餐,随后我踌躇满志地和他一起取票,万没想到居然被告知那位被认为赶不上航班放弃的乘客在最后一分钟进了机舱,我计划再次泡汤…… 我咬了咬牙,决心既来之则安之,再次决定从机场赶回长沙高铁站,坐下午高铁从长沙直奔西安…… 在高铁上,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想着自己此行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到长征落脚地陕甘边,我感到再苦苦不过红军,苦不过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闹革命,舍生取义救国救民,心中扬起一种敬仰和自信。主动让位给一位带孙子的老大娘。自己满怀豪情地欣赏起高铁两边的大好河山。见我衣着单薄,一旁的新朋友湖南岳阳开修车厂的小刘特意把自己的外套给我套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深夜,高铁到达西安,没想到处于大西北的西安温度低于南昌12度。我坐地铁进城,刚出地铁口,一阵冷风吹来打个寒战。我打的赶到陕西省委附近长安大学宾馆。值班的张经理看着我进来,问明来意和身份,热心地倒了杯热水给我,又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张经理的帮助下,我在楼上找了间单间住下。 没有想到,尽管开了空调,半夜1点多钟我还是被寒冷的大西北冬夜冻醒。我只好摩擦浑身全身取暖,还是不行,我就干脆穿上全身衣服,学习仿照当年习老在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转圈走路坚定意志,并以此取暖。好不容易坚持到了凌晨五点,我干脆出了旅馆到街上小跑取暖。见一家打印店灯火通明,肯定有空调,我就灵机一动干脆进屋取暖,为了不白取暖和白打扰,我把自己包里带来准备敬献诵读于习陵的文稿和一直携带的24年研究“中共强盛、中华复兴、世界和平”的部分文章装订成册,取名:我的中国心——研究“中共强盛、中华复兴、世界和平”汇编以敬献…… 正在这时,一位西安的老大哥闻讯为我送来一件毛衣御寒,真是十里送寒衣,重情又重义,我感到多股暖流涌上心头…… 早上,我匆匆吃过早饭。在张经理介绍下找一辆出租车拟先去富平,再去机场。好心的丁师傅和我一路攀谈,言语间尽情表达了陕甘普通群众对习仲勋这位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习大大和中国梦的满怀信心。我感到多股暖流涌上心头…… 由于几夜未眠太过疲倦,我就把椅子放倒躺着睡觉,感觉躺在汽车上看蓝天特别特别美气…… 也许是车子有些老旧,挡泥板突然破了向轮胎打去,异样的敲打声使我猛然醒来,叫住丁师傅迅速停车排除故障,托习爷爷保佑,总算有惊无险…… 车到富平,刚才晴朗的天空骤然变成阴天,我同样看到了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纪念习老的群众们,体悟习老说的所谓统一战线,就是搞五湖四海,心潮彭拜,认真地到习仲勋同志墓前进行纪念,献读自己的纪念文章片段,并买来了一个花圈,托人写上自己作为一名江西党员和统战干部怀念和学习习老的心里话…… 2015年10月,国庆刚过,11日清晨,我便利用公休假期坐飞机赶往陕西,第三次踏上我的长征寻梦和红色朝圣之旅。上午11点多,我从西安火车站坐上了开往铜陵的班车,在铜陵等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和老师搭上了开往照金的班车。 “南有瑞金,北有照金”。到了照金,我看到了纪念馆前络绎不绝前来瞻仰和参观的乡亲们,心中十分感动。我们又打车前往薛家寨。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到了薛家寨,看到习老和战友在悬崖峭壁上艰苦战斗的革命遗迹,我和四面八方的群众同样望山兴叹感慨万分,深深感到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斗争的十分不易,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值得倍加珍惜…… 我联想到,照金、南梁乃至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个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经过艰苦长征后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坚固可靠的“落脚点”,为党中央和毛主席决策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为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挺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前线,提供了坚固可靠的“出发点”。 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堪称是红军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红军北上抗日长征和中国革命大本营转移至西北指挥抗日乃至后来指挥人民解放战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承接点和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重要、影响深远、不可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陕甘根据地的建立和承接,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乃至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因此,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历史意义、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前后发挥的三大法宝巨大作用及其历史经验,值得我们世代铭记和永远弘扬…… 回首历史,习仲勋和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进行革命斗争,创建和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革命低潮和一片白色恐怖下举行的,是面对“三座大山”的武装反抗,是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英勇实践,习仲勋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创建和领导陕甘革命根据地前后,坚持了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党的三大法宝巨大作用,为中央红军转战陕北和陕甘宁边区成为革命大本营奠定了历史基础…… 我心中油然而生敬意,决心退休前后再来此专门研究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照金、南梁、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历史,与研究井冈山、瑞金、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历史互补…… 第二天,我们坐班车,来到富平纪念。同样地,看到了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纪念习老的乡亲们和各地群众……我们共同在习老墓前,在习仲勋纪念馆,一步步瞻仰,一张张浏览,深切地缅怀习老的丰功伟绩和群众领袖风采,静静地感受习老等老一辈开创的崇高事业和美好生活,感受老一辈与中国梦。为不耽误上班,我当晚赶到咸阳机场入住温馨蜂巢,第二天早上从咸阳飞往武汉坐火车回到南昌。 正如张志功先生所谈过的感受一样,每次乘坐高速列车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的时候,不由得浮想联翩。我想得最多的是:跟着老一辈,永远不掉队…… 几年来,我以习老革命生涯、革命精神、革命法宝、革命作风等为研究主题,以张志功先生《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等书为参考,认真学习研究,先后写了《从习仲勋等领导两当兵变前后谈弘扬共产党人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三大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正能量》(载于2013年6月28日中红网,后于10月9日参加甘肃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作书面交流),《习仲勋与两当兵变》(载于2013年11月《江西组工通讯》),《从习仲勋等领导两当兵变前后谈弘扬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三大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正能量》(载于2014年12月贵州党史研究室《征程》第四期),以及《从习仲勋76年革命生涯谈弘扬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三大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凝聚正能量》,《从习仲勋等创建发展陕甘根据地前后谈坚持群众路线,弘扬“三大法宝”,聚力合作共赢,优化国际形势,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凝聚正能量》等纪念研究文章。 跟着老一辈,永远不掉队。2015年十月前后,为纪念习老诞辰102周年,我结合学习《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三赴陕西纪念朝圣汲取的党史和国史正能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遂学习和仿照张志功先生《满江红•思念》,尝试着写了一首纪念诗词,表达自己对习老的深切崇敬怀念和无尽思念之情。
《纪念习老诞辰102周年有感》 一 两当烽火燃山间,革命理想高于天; 革命英雄冲在前,革命乐观记心田; 出生入死显忠诚,陕甘创建多艰险; 群众领袖群众爱,实事求是党性坚。 二 身处逆境有明灯,信仰追求终不变; 东升红日照高原,长征有了落脚点; 保卫中央建奇功,辉煌业绩视云烟; 主政西北大团结,国务院里从无闲。 三 革命建设贡献大,改革开放在前沿; 总结历史为前进,凝内对外可攻坚; 赤子情怀博大爱,为国为民好家风; 八十年后新长征,亿兆共圆中国梦!
(作者:邹兆波,原籍山东邹城。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专业和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危机方向研究生;江西省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省党史学会常务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