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习仲勋纪念网>>深情缅怀>>正文
解读《习近平〈给爸爸八十八周岁生日的贺信〉》①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乔润芳、齐天福
浏览次数:
2012-11-16 08:48:1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习仲勋一贯反对形式主义,讨厌摆谱。几次出国访问,或是下基层调查研究,既不带警卫员,也不带医生护士,只带必要的工作人员。下乡时,不事张扬,轻车简从,只允许少数地方官员陪同,绝不前呼后拥,尽量减少地方麻烦。

    1958年秋,他到陕西省基层视察工作,代表国务院到蒲城等县探望下放劳动锻炼的机关干部。地方干部好心组织群众及小学生打着小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他发现后非常恼火,严厉地批评他们这种做法,说干部搞特殊化是不正之风,此风绝不可长;又说他虽然“官”做大了,也只是一个人民公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何必兴师动众搞这一套。说得他们都不吱声,欢迎的人群也偃旗息鼓悄声散了。

    1978年秋,习仲勋在广州开完干部会以后,随即到粤东地区搞调查研究,每到一县,都有县委书记、县长一班人远远地在边境迎接,最后离开时,县委原班人马又远送出境,好像是早已有的一种礼仪,大家不以为然,习仲勋却非常反感,认为劳民伤财,脱离群众,影响很坏,坚决制止了这种做法。

    后来,他在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都始终保持了这种优良的工作作风。真是:精心工作成习惯,精辟总结入经典,精彩汇报传佳话,主席总理连声赞。

    三.习仲勋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

    习仲勋的老伴齐心老人总结得好,他们的一生是“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是的,习仲勋的一生是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一生,是救国救民,富民强国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习仲勋命运坎坷,一生有四次大的灾难和挫折,能够逢凶化吉,历经数次政治风浪而不败,源于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著追求。正如习近平所说:“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爸爸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仍坚定不移,相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

    1926年5月,习仲勋在富平县庄里镇立诚学校高小读书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在富平县立第一高小,因反对封建教育制度,年底被迫休学;1928年3月,在三原县第三师范读书时,因参加学潮被捕,关押于三原县看守所,4月在狱中转为中共正式党员,5月被转送西安国民党军法处关押,10月,保释出狱,回乡秘密从事农民运动。1932年4月2日,与刘林圃等在甘肃省两当县组织发动兵变。后来参加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参与领导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5年9月,习仲勋和刘景范等到保安县瓦子川迎接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在甘泉县王家坪被“左”倾路线的执行者逮捕送瓦窑堡关押,营以上干部大部分被错杀;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纠正了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习仲勋和刘志丹、高岗等一大批被迫害、被拘捕的干部获释。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苏区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党团书记、关中工委书记等职,在关中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使关中苏区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后来习仲勋主持西北局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密切配合彭德怀,打下了半壁河山。

    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有人提出:《刘志丹》小说是习仲勋主持写的,是为叛徒高岗翻案,并且宣扬习仲勋自己。康生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条子:“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毛主席念了这个条子,习仲勋被立案审查。1963年送中央党校监禁;1965年11月下放洛阳矿山机器厂任副厂长,1967年1月4日被西北大学红卫兵揪到西安批斗。身陷囹圄16年。

    1978年4月,习仲勋复出,主政广东。他在广东时间虽然不长,却正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他带领全省人民,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基本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他试办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海外统战工作成果显著,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做出了自己具有开创性的贡献。1983年后,由于他的改革主张与邓小平不太一致,逐步离开权力中心,被边缘化,壮志未酬,过早闲赋。

    尽管历史对他曾是那样的不公平,使他遭遇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使他的身心和人格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与玷污,但他对党、对毛主席始终没有任何怨言,对党中央、对党的事业坚信不疑。这正是他的不平凡之处。

    四.习仲勋的赤子情怀

    习仲勋对党和人民坦诚忠厚、谦虚谨慎。1935年10月蒙冤之后,陕北根据地少数老同志中曾有一种议论:“陕北救了中央。”习仲勋严正指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中央救了陕北。”他顾大局,讲团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43年1月14日,在西北局高干会议闭幕会上,西北局隆重奖励习仲勋等22名领导生产有卓越功绩的干部,毛泽东对习仲勋的题词是:“党的利益在第一位。”1959年4月,中央提名习仲勋任国务院副总理,他给中央写信再三推辞。他对自己的革命业绩视如过眼烟云,从不居功,从不张扬。

    习仲勋廉洁自律、不搞特殊。1978年4月他到广东任省委书记时,特别不适应酷暑,到了夏天,热得大汗淋漓。那时省委只有常委会议室有空调器,他的办公室及住处只有风扇,酷热难熬。澳门知名爱国人士、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见此情景,就好心主动给广东省委送了3台空调器,指名分给习书记一台。他坚决不同意接受,让装到省委会议室大家享受。他就是这样廉洁自律,不搞特殊化,与广大干部同甘共苦。

    广东省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结为友好省州。应新州政府总理的邀请,习仲勋率广东省友好代表团于1979年11月出访,返回时途经香港参观访问。按当时政策规定,每人可免税带一大件家用电器如彩电、电冰箱等,因为价格比内地便宜很多,那时出国人员都竞相采购。但是习仲勋在香港定了一条纪律,明确要求大家回去时带头不买不带任何大件家用电器,同志们都很自觉遵守,以致从香港乘火车到广州车站下车时,迎接代表团归来的同志及铁路工作人员发现我们13个人竟然没有一件大件家电时,都很惊奇了,影响很好,一时传为佳话。以后他几次出国,仍是带头什么也不买,不仅大件不买,小件也不买。他坚决反对崇洋媚外,说国人一定要自尊、自重、自爱,要长志气;产品现时没有的,或者质量不如人家的好,承认自己落后,努力自强不息,奋斗10年20年就赶上去了。

    他当“官”几十年,从不谋私,不讲私人情面,不给任何人、任何地方批钱批物。一次,他的家乡“父母官”进南京找他要物资。那时物资很紧张,地方也穷,他坚持原则没有答应,并讲了为什么不能批的理由,地方官表示谅解,还说在领导面前上了一堂党课。

    他对夫人齐心同志一贯要求很严。齐心本人也很自觉、自爱,不因是首长夫人而自恃高贵,她不参与政务,却很支持习书记工作。与平民百姓一样,在生活上从不表现特殊,在工作上也不甘于落后。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离家很远,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来去都乘公共汽车。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党校奶婴儿期间,为了避开下班乘车高峰,连续几年让保姆抱小孩提前坐公共汽车回家,待她下班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五.习仲勋的俭朴生活

    习仲勋很注意节约,绝不铺张浪费。他的生活十分简朴,穿衣吃饭概不讲究。有几套毛料中山装只在会见外宾和参加重大政治活动时穿,平时就穿布衣布鞋。内衣、裤子破了,补了穿,舍不得轻易扔掉。平常吃饭主要是面食素菜,鱼虾很少上桌。饭菜只求可口,不太注意营养搭配,完全按北方人的生活习惯,招待来客也一样。他的住宅已经很破旧了,硬是不让粉刷维修,家具、沙发、地毯陈旧了,也不让更新。全家平均月开支,是上世纪50年代中央领导人当中消费水平偏低的。对孩子们花钱抠得也比较紧,有时甚至有点过于苛刻,他们小小年纪就懂得自觉约束自己,成了良好的节俭习惯。

    习仲勋艰苦朴素、守已苛约,但同志却相当宽厚,同志有病住医院,无论是同级或下级,他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去探视慰问,处处体现党的关怀和温暖,大家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他谈,毫不拘束。过去的战友、同事,基层的干部群众,凡是到了北京或者广东,他都挤时间热情接见他们;有经济困难的,特别是来自革命老区、对革命有过贡献的群众,还帮他们买票送上火车,并给以必要的补助。他把这看作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下情的极好机会。

    在广东任职3年期间,习仲勋无论上班、开会、下乡,即就是参加外事活动,一直坐的是一辆小面包车,机关给他配备豪华进口小轿车,他坚决不要。

    习仲勋很注意言传身教。他对自己、对亲属、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很严。正是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环境的熏陶,才使他们都能经受住考验和磨难,造就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材。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对习仲勋同志宣传得不多,研究得不透,学习得不够。越过世纪的大墙,随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工作的不断延伸,秘密资料大量公开,历史事实真相大白,诸多观点百家争鸣,回顾我们党的历史,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大家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了习仲勋同志的伟大、光荣和正确。

    2012年7月21日

    附:

敬祝:圣母齐心万寿无疆

圣地尽带黄金甲
母亲河畔治天下
齐女始龀恨亡国
心倾延安舍娘家
万里春风归正好
寿星麻姑恩爱嘉
无边智慧傲雪霜
疆南暖流煦中华

2012年8月1日

    《七律 圣母齐心万寿无疆》自赏

    齐心老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堪称当代中国圣母。六十年伴郎君伟业既成,两万天育儿孙英才造就。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衷心祝愿圣母齐心万寿无疆!

    《七律 圣母齐心万寿无疆》,概括了习仲勋、齐心夫妇“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革命生涯,歌颂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国、爱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建立在高尚的革命友谊之上的爱情生活,以及他们继承东方传统文明、发扬光大的家庭美德。

    “圣地尽带黄金甲”, 语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描写刘志丹、习仲勋领导人民闹革命,开创陕甘苏区,以及中央红军到陕北,革命力量壮大后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景象。

    “母亲河畔治天下”, 反映习仲勋在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的母亲河——黄河岸边的文治武功,突显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齐女始龀恨亡国,心倾延安舍娘家”, 齐心出身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爱国主义熏陶,父亲曾做过傅作义将军的参议,为北平和平解放做过重要贡献。听到父母讲述九一八事变,幼小的齐心义愤填膺,立志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前,齐心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1939年3月18日,齐心成为八路军战士,离开父母,赴延安学习。“始龀”语出《列子 愚公移山》“始龀,跳往助之”。当时也不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昏庸之辈。

    “万里春风归正好,寿星麻姑恩爱嘉”,描写齐心幸配习仲勋,夫妻比翼、桂兰并秀、恩爱终生,美满的爱情和美好的前程。(中国把女寿星叫“麻姑”)

    “无边智慧傲雪霜”,幸福的家庭给人智慧,民主的家庭给人力量。聪明的妻子会让老公更聪明,愚蠢的妻子会让老公更愚蠢。中国共产党内确有一些“政坛长青树”,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奇迹。文革过后,有人询问健在的老革命,有什么经验?几乎众口一词的回答:“跟党走,听老婆话”,看来老婆的智慧,真不可低估。绝非“头发长,见识浅”。习仲勋能够逢凶化吉,历经数次政治风浪而不败,与齐心的智慧和恩爱有很大关系。

    “疆南暖流煦中华”,挺过16年的灾难后,习仲勋主政广东,以非凡的魄力大办特区,推进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着的中国人民,挽救了濒临崩溃的中国经济,造福人民,给中国带来繁荣。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

赠习近平主席
 
习习疾风见英豪
近圣明主思王道
平静处事心气和
富民强国看今朝

赠彭丽媛将军
 
彭泽芙蓉美如锦
丽日风和九州春
媛声永新乐万家
金曲高歌振乾坤
 
乔润芳、齐天福  2012年7月27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习仲勋与新中国教师节
·下一篇:红色收藏大师程宸珍藏习仲勋彩色画像(组图)
·姚老庚:从习仲勋纪念馆撰嵌名联谈及毛泽东盛赞之习仲勋
·特稿:从习仲勋纪念馆撰嵌名联谈及毛泽东盛赞之习仲勋
·从习仲勋纪念馆撰嵌名联谈及毛泽东盛赞之习仲勋
·周总理的得力助手 我们的好领导——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组图)
·习仲勋写给林伯渠的一封信(图)
·陕数字博物馆新增习仲勋纪念馆等6家红色纪念馆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局统战工作的主要成就(续)——边区和解放区民主政权建设情况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新疆党史和文献干部培训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河北省邢台市委党史研究室制定《邢台市党史
“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保
赵朋洋:“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
特稿:“三十八军子弟群”建群十周年庆典活
中红网-殷祥云:半个月亮
竹枝强:唱响红歌照亮天地间(组图)
中红网-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
忽培元文学作品交流座谈会在延举行
【民法典宣传月】长汀古城:传承“红色”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