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难忘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习仲勋同志在洛矿(组图)
习仲勋同志在洛耐厂期间的简要情况(组图)
习仲勋同志在洛阳的前前后后(组图)
习仲勋同志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日子里(组图)
拥抱与热泪
习仲勋同志两次下放洛阳(组图)
(中共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授权中红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康生一伙诬陷习仲勋主持写作《刘志丹》是“利用小说反党”。从那时起,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就被栽上莫须有的“反党野心家”等罪名,受到批判、审查达16年之久,直到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由中央彻底昭雪平反。
因《刘志丹》小说受到诬陷停职审查
1956年,工人出版社约李建彤创作一部描写刘志丹革命生平的长篇小说。当时,习仲勋并不知道此事。李建彤为了写这部小说,先后走访了原陕西省委和陕甘苏区以及红二十六、二十七军的老同志,大约有三百多人;同时还在山西省历史档案馆和西北党校党史资料室抄录了大量史料。后来李建彤拜访了习仲勋,讲到工人出版社约她写刘志丹之事。习仲勋表示可以写一些刘志丹革命活动的片段。1958年冬至1959年春,李建彤写出了《刘志丹》初稿和第二稿,全是真人真事。第三稿改写成小说,送给习仲勋审阅,征求意见。习仲勋看后当即对李建彤说:写这样大部头的小说可不是闹着玩的,牵涉的问题很多,特别是涉及有关西北党史上的一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意见纠纷,如果写一些片段的革命回忆岂不更好。李建彤不同意习仲勋的意见,表示要试试看。随后习仲勋又对刘景范说:你最好劝说李建彤不要写《刘志丹》小说,她不了解这段历史情况,不一定能够写好。加上你是刘志丹的弟弟,她是你的爱人,就是写得好,那些对历史有意见的人也不一定会放过不理。高岗反党,变坏了,写这样一部小说不涉及他是很难的。我很犯愁,难道你就没有顾虑吗?你认为我说的话有无道理?刘景范答应回去劝说李建彤。但李建彤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要求习仲勋支持她脱产进一步修改小说。习仲勋就又把刘景范找来,希望他再劝说李建彤最好不要写这本书。刘景范表示:她要写,我也没办法。1960年春,习仲勋两次约李建彤、马锡五和工人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同志座谈《刘志丹》小说。第一次是询问写作计划和写作情况,主要听他们说,习仲勋只是插了些话,未讲系统意见。第二次,习仲勋讲了写好这部小说的意见,主要是强调写书“是教育青年一代”;通过刘志丹这个革命领袖人物,写西北革命,写整个一个时代,写毛主席领导革命的正确思想,没有这些就是没有写好。要根据西北党史把陕甘苏区写成是坚持执行正确路线的缩影、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缩影。谈到高岗时习仲勋说,他当时的主张是对的,那是历史,但书中不要写他。座谈会后,李建彤又回到陕甘革命根据地老区深入生活,访问了当年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农会会员,进一步查阅了史料。1961年春,李建彤又送来第四稿。习仲勋因工作忙,顾不上看,就委托秘书详细看了一遍。1962年夏,李建彤写成《刘志丹》第五稿,送给习仲勋和中宣部审查。同时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的部分章节。当时习仲勋提出将小说样本送给那些对西北党史有意见的同志审阅,宁可让他们把意见讲在出版之前,也不要讲在出版之后,如果真有问题,还来得及修改补救,否则就会引出乱子。李建彤说她已取得中宣部的同意,周扬同志还指定专人与她联系,作经常指导。习仲勋在李建彤的多次催促下,考虑到中宣部的态度,以及陕甘苏区的一些老同志也支持写这部小说,就同意出版了。有一次习仲勋到长安戏院看戏,见到周扬同志。周扬对他说,看了李建彤写的《刘志丹》小说样本,觉得写得不错,可以出版。习仲勋回来后便把周扬的话告诉了刘景范、李建彤。他们听了很高兴。后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有人提出《刘志丹》小说的问题,并说是习仲勋主持的,是为高岗翻案,美化自己。习仲勋便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说这部小说不是他主持写的。康生在会上诬陷习仲勋“利用小说反党”,说习仲勋是“反党大阴谋家、大野心家”。习在会上据实力争,坚决不承认康生强加的罪名,后来就请假不参加会议了。9月22日,中央决定成立“习仲勋专案审查委员会”,由康生负责。当时,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找习仲勋谈了话。总理对习仲勋说,党中央、毛主席对你是信任的,让你代表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即使出了《刘志丹》小说这个问题,错了就改嘛!我们还是好朋友,千万不要有一念之差。习仲勋激动地表示:总理,您放心,这点我还不会。我准备回农村去做个农民,革命也不是为了当官,种地同样可以革命。陈毅副总理说,我犯的错误比你大,改了就好,要努力振作起来。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习仲勋就在家里“反省”,接受审查。这次突然袭击,在他的思想上一点也没有准备,每天呆在屋内沉默寡言,心情十分沉重。周总理特意打电话给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同志,要她请假留在家里照顾好习仲勋的身体和生活,防备习仲勋有一念之差。由于对康生强加的“罪名”想不通,在很长时间内,习仲勋也没有动手写“检查”材料。直到1963年秋,他才口述由秘书记录,整理成一个“检查报告”,给自己扣了几顶空洞的大帽子,但没有任何事实。过了一些日子,党中央决定习仲勋和贾拓夫、刘景范到中央党校学习。习仲勋单独住在中央党校附近的一座叫西公所的院落,校内的学习活动一概不参加。习仲勋每天上午阅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下午在院内种菜养花,从不迈出大门一步,也从不与外人来往。中央党校的一位副校长负责与他联系,隔一段时间来西公所看望一下。1964年,习仲勋又写了一份“检查”,由那位副校长转送党中央。
下放洛阳矿山机器厂
1965年秋,中共中央组织部安子文部长找习仲勋谈话,宣布中央决定他到河南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副厂长。12月,习仲勋离开北京,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在研究分工时,他表示自己过去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高高在上,一大二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工业生产和管理很少接触。这次下放到洛矿,主要是学习来的,希望直接到车间与工人一起参加劳动,先不要在厂部给他分工。厂领导见他言恳意切,态度坚决,便安排到二金工车间参加半天劳动。
习仲勋到二金工车间上班的第一天,由车间支部书记修永章领到电工组,一一引见给工人师傅。全组的工人师傅见到这样一位大干部来劳动,都感到十分新奇。当时,习仲勋笑着对工人们说:我到车间参加劳动,要向同志们学习,拜工人为师,希望大家多多帮助,不要有什么顾虑。车间发给一套劳动服,他没有要,说穿自己的旧衣服就行了。从此以后,他每天上午到电工组,由老工人宋师傅和班长赵师傅带着,边教边干,先干轻活,再干重活。习仲勋干活很认真,不怕脏,不怕累,有时忙得满头大汗。经过一段时间,他慢慢学会了一些电钳工的技术,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组装产品了。工间休息时,他与工人师傅们围坐在一起,边吸烟,边聊天,天南地北,无话不谈,非常平易近人。全班的班前会和班后学习,他也都参加。
每天下午,他还抽出时间看报纸、读书、听广播,关心国内外大事,并向师傅们进行宣传教育。
习仲勋的宿舍里没有洗澡设备,就经常在午休时拿着毛巾和肥皂,到职工浴室去洗澡。他脱掉了衣服鞋袜,一起泡在热水池里,边洗澡,边聊天,没有一点领导干部的架子,群众反映很好。在节假日,他经常到工人家里串门访问,谈生活,话家常。有时工人在家里给他煮面条,熬小米粥,他吃得香极了。晚上,他常到单身职工宿舍同青年工人亲切攀谈,非常融洽。有的工人还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和要求,凡是他能够解决的,就帮助解决。对生活有困难的工人,他就从自己工资中拿出钱来进行帮助。他特别喜欢到工厂附近的农村去活动、散步,同农民交谈,问寒问暖,了解下情,心情非常舒畅。
后来,厂领导决定让习仲勋分工管安全技术工作。他除了开会、学习、阅读文件,很少到厂部办公,每天仍然坚持到车间去劳动半天。安技科有事,科长往往跑到车间去向他汇报、请示。他对厂部、车间、科室的各级干部,都很尊重,积极支持他们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生产和安全,抓好技工培训,抓好职工生活。他有什么意见建议,就直言不讳,向有关方面提出,但决不强加于人。
在洛矿的一年里,习仲勋通过与工人的同劳动、同生活,亲身感受到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他说:工人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是他们给我上了必要的一课。在这一年里,他结识了许多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医务人员和农民,有些还成了知心朋友。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