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夏季,毛泽东在上海驻地一连工作好几天。这天,卫士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休息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毛泽东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健身房,里边有一张乒乓球台。吕厚民陪毛泽东出来散步后,便产生了给毛泽东拍一张打乒乓球的照片。他知道有一张毛泽东打乒乓球的照片,那还是在延安时拍的。吕厚民同毛泽东的秘书和保健医商量,毛泽东散步回来后,不走原来的门,从另一条小路回来,走通往健身房有乒乓球台的那个门。毛泽东从那个门进去之后,看到了乒乓球台,吕厚民便跟毛泽东说:“主席,打打乒乓球吧。”
毛泽东一听,说:“好哇。”便从球台上握起球拍。这时,保健医在球台另一边已做好准备,把球发了过去。毛泽东接到了球,“啪”的一回扣,把球打了回去,动作非常有力。于是,一张经过吕厚民策划的毛泽东打乒乓球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这张照片发表后,曾在体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拍下庐山历史瞬间
照片成为了代表作
在吕厚民为毛泽东拍过的照片中,有一张是他非常满意的,就是毛泽东在庐山的那张照片。
1961年夏天,毛泽东在庐山连续几天不曾合眼。一个晴朗的上午,他终于停止了办公,走出数日没有离开的屋子,登上含鄱口。
几天来,不见毛泽东出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心情也比较低沉。见毛泽东出来了,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紧跟毛泽东上了含鄱口。开始,毛泽东右手拤腰不说话,站在一个石凳边望着远方。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便坐在石凳上,同英语翻译林克谈话。
林克走后,毛泽东仍然坐着没有动,望着远方的天空,眉宇不展,表情凝重。这时,吕厚民发现毛泽东身后的远处背景非常奇妙:天空湛蓝湛蓝,白云时卷时舒,漫天飞渡;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山峦,显得愈加挺拔坚韧;山下的鄱阳湖上,云蒸霞蔚,紫气升腾。
他突然意识到,时代的背景、大自然的背景、毛泽东的心境,此刻完全融合在一起了,真是难得的寓意深刻的历史画面。他立即取出一只深黄滤色镜片装在镜头上,使天空灰暗一些,白云更白一些,毛泽东的整个轮廓更加鲜明。这一瞬间变成了历史的永恒,也获得了国内外摄影界的高度评价,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1962年的一天下午,毛主席要去西湖饭店会见金日成,在客厅里见到吕厚民,便问吕厚民:“你不是要拍我在办公室的照片吗?什么时候拍呀?”吕厚民高兴极了,立即说:“就现在行不行?”毛泽东说:“不会影响会见吗?”吕厚民看了看手表说:“还有半个多小时呢,来得及的。”毛泽东听了,说:“好吧,就依你吧。”说完,转身回了办公室。吕厚民立即回房间取闪光灯的分灯。取来分灯时,毛泽东已经拿起一支毛笔在写一首唐诗。
吕厚民找好位置,拍了几张。毛泽东写完唐诗之后,又拿起一张当天的《人民日报》看了起来。就又拍了几张。拍完之后,吕厚民哗啦哗啦摇胶片。毛泽东一听,抬起头来问道:“好了吧?”吕厚民忙回答:“好了,主席。”
也发脾气也动真情
毛泽东也是普通人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几年。吕厚民说,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毛泽东既是领袖,也是有喜怒哀乐常情的普通人、和蔼可亲的长者。
1953年秋的一天,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在中南海接受毛泽东的接见。那天,吕厚民发现,毛泽东的脸色一直很凝重。他知道,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早在朝鲜战场牺牲了,此事肯定勾起了失子之痛。接见时,一位名叫谢秀梅的女文工团员向毛泽东献花。女文工团员献花、握手后,突然间情不自禁地拥抱了毛泽东,激动得泪流满面。毛泽东接见的场面吕厚民经过无数次,可从来没有过拥抱毛泽东的场面。
此时,毛泽东也动情地闭上了眼睛。他立即按动快门,把这一感人的场面拍了下来。吕厚民拍完放下相机,发现毛泽东的眼睛还在闭着,同下一个文工团员握手时才睁开。照片冲洗出来之后,虽然吕厚民很满意,可是心里却高兴不起来,毛泽东那闭着双眼好一会儿没有睁开的神情,一直在眼前挥之不去。也许是对包括儿子在内的志愿军的特殊情感,毛泽东后来还为这张照片签了名,寄给了谢秀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