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周恩来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习近平
中原大地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胡锦涛
红旗渠革命纪念馆
林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气魄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在党的领导下,同时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并不仅仅是一条物质上的石沏水渠,更是一条承载着价值追求、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斗气质的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 一一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
雄纠纠气昂昂向红旗渠工地进军
毛主席曾言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纵观华夏史,奋斗的精神是任何时代所必需的、永不能抛却的。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通过一件石湾陶塑的解读,重温尘封的历史,或能激励国人,而使今日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太行山中,豫晋冀交界,有一个山区县叫林县。其地势群山连绵,缺少水源,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史上多次严重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发。没有到过当地的人,难以体会那种莽莽群山包围,周遭壁立陡峭的险绝环境,以及因干旱造成的极端缺水的艰苦生活。若是绿水青山、桃源仙境,当可隐世而自足;但无边干涸的林县,则是祖祖辈辈无法逃离的苦难和绝望。李白诗云“蜀道难”,林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恐怕比蜀道之艰难更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为彻底解决林县地区的用水困难问题,林县人民响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自1960年起,历经十年奋斗,终于建成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
这是被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的、与南京长江大桥并称的“新中国奇迹”;而且红旗渠仅以林县一县之力完工,又平添了其独有的传奇性。
林县人民意志坚 开山劈石战太行
史海钩沉,难以想象的是,仅以薄弱的人力物力,林县人民是怎样一步步地在山峦起伏中开凿出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的。正如我们今天也根本无法想像和难以理解,纪录片中浩浩荡荡的林县民工队伍,在物质条件非常恶劣的彼时,为何能够洋溢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概,带着自信、乐观、坚毅和豪迈的神情,开赴到苍茫群山之中,展开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和大山相比,微小得像是巨人身边的蚂蚁,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无比强大,士气仿佛比山峰还要高,坚定地相信林县人民终将改造山河。
红旗渠建设中的青年突击队
重温历史,这项工程的先天条件之恶劣,简直触目惊心:工程动工时林县的财政资金仅300万元,粮食储备3000万斤,全县水利技术人员仅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大型的设备设施极度匮乏,以简单的工具进行施工乃是常态,就连爆破经验也非常不足;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在工程上。建国之初,物力本不充裕,期间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
顽强抗争与天斗 自立更生凿天河
与这些条件所对应的,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数据: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石城镇至河南任村镇,全长1500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6公里。
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女石匠
那应当是一个怎样波澜壮阔而热火朝天的场面,描绘着人类以无穷动力和实干精神,去战胜自然,重塑山河的每一点滴——今日思忆,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悠然神往而叹服不已。
1974年刘泽棉、刘炳、黄松坚等到红旗渠实地考察、体检生活的照片
出于对林县人民这一伟大成就,以及“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无比敬佩,陶塑作品《誓把山河重安排》经过认真设计和精雕细琢,终于创作成功。它由刘泽棉、刘炳、黄松坚、毛桂珍等石湾陶艺名家集体创作,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之记载与歌颂。
陶塑《誓把山河重安排》正面
其造型大气,以山头局部为背景,通过塑造出一群姿势、着装、神态各异的修渠工人,展现出林县人民在红旗渠工程中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其山石塑造,以不规则的布局突显山势之险峻,以嶙峋突兀、苍松虬劲,表达地形之险绝,工程进展之艰辛。而整齐的砖块堆砌成渠道,穿梭于乱石之中,人类的顽强坚韧,艰苦奋斗的“战场”痕迹一目了然,想来更觉惊心。以绿白釉色表达的涓涓清水,则是工程在奋战后取得的成果。
《誓把山河重安排》背面
人物设计和塑造更显匠心。居中手执规划图的年轻男子,与身旁正在比划手势的中年汉子,似正在热烈讨论下一步的工程计划和施工难题;身旁数人,手持测量尺、铁锹、绳索等各种工具,一边听着居中两人的讨论,一边满怀斗志地眺望远方。他们造像虽各不同,眉宇之中又均洋溢着乐观与自豪。但从中又可看出,众人分工虽异,但建设之中,不分你我高低——团结协作的无私精神,可见一斑。
《誓把山河重安排》斜侧面
两个儿童,手里拿着水壶、大茶壶和碗,动作神情极为传神,为大人们送水解渴、略尽绵力的两个小机灵跃然目前。他们同样为大人们的成就而喜悦鼓舞,面目虽年幼却显得成熟,仿佛也为这开山劈石而激动不已,其内心世界的信念与动力即由此传达给观众。 其釉彩设计,虽多种釉彩搭配,而不觉其“杂”,反觉这些服饰本来就是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最真实的衣着,劳动人民的朴素韵味,经久耐看。
《誓把山河重安排》分体
此作品最巧妙之处,在于其山石整体与八个人物,是分离烧制,成品组合一起的。每个人物脚下均带有山石作为支撑,依每人的站姿和动作而异。这种大型单组、分体式、多件组合的创新型群雕,体现了石湾陶艺家们的创新意识,这在陶瓷雕塑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为配合宣传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以集体力量创作的大型作品,方便作者各自创作个体,缩短整体创作时间; 第二,组合成型,提供了多种定稿的摆设方案,力求达成众议,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第三,降低了作品在一体成型烧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缺陷的风险,以及快速实现的补救方案; 第四,方便了陶塑作品的展览、收藏、运输和鉴赏。此外,我认为这还隐藏着“个体力量聚沙成塔”的、一直蕴含于中国人民内心的集体主义精神之暗喻。
凝望这作品,内心由衷慨叹经典作品永不过时。屹立于山上的人们仿佛是整体合一的丰碑。人言“人定胜天”,若非故作曲解,就会愈加觉得人类思想与力量的伟大。看今日一砖一瓦,无不是前人一锹一锄汇聚而成,当知昔日之艰辛。自然条件虽然恶劣,然而保持奋斗的初心,则人力终有可为。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今天,人们常为祖国各种浩大宏伟的工程完成而惊叹和自豪。设备和技术的钻研、进步固然重要;而没有红旗渠精神这样的宝贵财富的延续,今日又如何能有长江三峡水电站、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成就。
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回忆红旗渠工程时讲到:“应该感谢1959年那场大旱,它使我们从陶醉中清醒过来。严酷的现实,不仅考验了林县的水利设施,而且也逼着县委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林县缺水的办法。”
红旗渠总干渠从一座村庄旁绕过
这段话对现今形势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红旗渠精神本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之特质的体现。从来大国,多有难题,如出一辙,翻阅历史总有答案:所谓多难兴邦,无非艰苦奋斗。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是亟需重新倡导的。一一如毛主席词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当年河南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壑架桥,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刘泽棉、刘炳、黄松坚大师等在创作《誓把山河重安排》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