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收藏>>正文
敢与天地奋斗 重把山河安排——石湾陶塑《誓把山河重安排》解读与赏析(组图)
2024-01-17 10:55:54
作者:東藝 陶语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周恩来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习近平

    中原大地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胡锦涛

红旗渠革命纪念馆

    林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气魄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在党的领导下,同时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并不仅仅是一条物质上的石沏水渠,更是一条承载着价值追求、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斗气质的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
    一一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

雄纠纠气昂昂向红旗渠工地进军

    毛主席曾言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纵观华夏史,奋斗的精神是任何时代所必需的、永不能抛却的。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通过一件石湾陶塑的解读,重温尘封的历史,或能激励国人,而使今日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太行山中,豫晋冀交界,有一个山区县叫林县。其地势群山连绵,缺少水源,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史上多次严重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发。没有到过当地的人,难以体会那种莽莽群山包围,周遭壁立陡峭的险绝环境,以及因干旱造成的极端缺水的艰苦生活。若是绿水青山、桃源仙境,当可隐世而自足;但无边干涸的林县,则是祖祖辈辈无法逃离的苦难和绝望。李白诗云“蜀道难”,林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恐怕比蜀道之艰难更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为彻底解决林县地区的用水困难问题,林县人民响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自1960年起,历经十年奋斗,终于建成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

    这是被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的、与南京长江大桥并称的“新中国奇迹”;而且红旗渠仅以林县一县之力完工,又平添了其独有的传奇性。

林县人民意志坚 开山劈石战太行

    史海钩沉,难以想象的是,仅以薄弱的人力物力,林县人民是怎样一步步地在山峦起伏中开凿出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的。正如我们今天也根本无法想像和难以理解,纪录片中浩浩荡荡的林县民工队伍,在物质条件非常恶劣的彼时,为何能够洋溢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概,带着自信、乐观、坚毅和豪迈的神情,开赴到苍茫群山之中,展开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和大山相比,微小得像是巨人身边的蚂蚁,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无比强大,士气仿佛比山峰还要高,坚定地相信林县人民终将改造山河。

红旗渠建设中的青年突击队

    重温历史,这项工程的先天条件之恶劣,简直触目惊心:工程动工时林县的财政资金仅300万元,粮食储备3000万斤,全县水利技术人员仅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大型的设备设施极度匮乏,以简单的工具进行施工乃是常态,就连爆破经验也非常不足;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在工程上。建国之初,物力本不充裕,期间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

顽强抗争与天斗 自立更生凿天河

    与这些条件所对应的,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数据: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石城镇至河南任村镇,全长1500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6公里。

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女石匠

    那应当是一个怎样波澜壮阔而热火朝天的场面,描绘着人类以无穷动力和实干精神,去战胜自然,重塑山河的每一点滴——今日思忆,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悠然神往而叹服不已。

1974年刘泽棉、刘炳、黄松坚等到红旗渠实地考察、体检生活的照片

    出于对林县人民这一伟大成就,以及“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无比敬佩,陶塑作品《誓把山河重安排》经过认真设计和精雕细琢,终于创作成功。它由刘泽棉、刘炳、黄松坚、毛桂珍等石湾陶艺名家集体创作,是时代的印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之记载与歌颂。

陶塑《誓把山河重安排》正面

    其造型大气,以山头局部为背景,通过塑造出一群姿势、着装、神态各异的修渠工人,展现出林县人民在红旗渠工程中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其山石塑造,以不规则的布局突显山势之险峻,以嶙峋突兀、苍松虬劲,表达地形之险绝,工程进展之艰辛。而整齐的砖块堆砌成渠道,穿梭于乱石之中,人类的顽强坚韧,艰苦奋斗的“战场”痕迹一目了然,想来更觉惊心。以绿白釉色表达的涓涓清水,则是工程在奋战后取得的成果。

《誓把山河重安排》背面

    人物设计和塑造更显匠心。居中手执规划图的年轻男子,与身旁正在比划手势的中年汉子,似正在热烈讨论下一步的工程计划和施工难题;身旁数人,手持测量尺、铁锹、绳索等各种工具,一边听着居中两人的讨论,一边满怀斗志地眺望远方。他们造像虽各不同,眉宇之中又均洋溢着乐观与自豪。但从中又可看出,众人分工虽异,但建设之中,不分你我高低——团结协作的无私精神,可见一斑。

《誓把山河重安排》斜侧面

    两个儿童,手里拿着水壶、大茶壶和碗,动作神情极为传神,为大人们送水解渴、略尽绵力的两个小机灵跃然目前。他们同样为大人们的成就而喜悦鼓舞,面目虽年幼却显得成熟,仿佛也为这开山劈石而激动不已,其内心世界的信念与动力即由此传达给观众。
其釉彩设计,虽多种釉彩搭配,而不觉其“杂”,反觉这些服饰本来就是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最真实的衣着,劳动人民的朴素韵味,经久耐看。

《誓把山河重安排》分体

    此作品最巧妙之处,在于其山石整体与八个人物,是分离烧制,成品组合一起的。每个人物脚下均带有山石作为支撑,依每人的站姿和动作而异。这种大型单组、分体式、多件组合的创新型群雕,体现了石湾陶艺家们的创新意识,这在陶瓷雕塑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为配合宣传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以集体力量创作的大型作品,方便作者各自创作个体,缩短整体创作时间;
    第二,组合成型,提供了多种定稿的摆设方案,力求达成众议,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第三,降低了作品在一体成型烧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缺陷的风险,以及快速实现的补救方案;
    第四,方便了陶塑作品的展览、收藏、运输和鉴赏。此外,我认为这还隐藏着“个体力量聚沙成塔”的、一直蕴含于中国人民内心的集体主义精神之暗喻。

    凝望这作品,内心由衷慨叹经典作品永不过时。屹立于山上的人们仿佛是整体合一的丰碑。人言“人定胜天”,若非故作曲解,就会愈加觉得人类思想与力量的伟大。看今日一砖一瓦,无不是前人一锹一锄汇聚而成,当知昔日之艰辛。自然条件虽然恶劣,然而保持奋斗的初心,则人力终有可为。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今天,人们常为祖国各种浩大宏伟的工程完成而惊叹和自豪。设备和技术的钻研、进步固然重要;而没有红旗渠精神这样的宝贵财富的延续,今日又如何能有长江三峡水电站、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成就。

    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回忆红旗渠工程时讲到:“应该感谢1959年那场大旱,它使我们从陶醉中清醒过来。严酷的现实,不仅考验了林县的水利设施,而且也逼着县委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林县缺水的办法。”

红旗渠总干渠从一座村庄旁绕过

    这段话对现今形势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红旗渠精神本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之特质的体现。从来大国,多有难题,如出一辙,翻阅历史总有答案:所谓多难兴邦,无非艰苦奋斗。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是亟需重新倡导的。一一如毛主席词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当年河南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壑架桥,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刘泽棉、刘炳、黄松坚大师等在创作《誓把山河重安排》泥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彭援军:“平南红色文化战地行”活动在大兴启动(组图)
·下一篇:无
·彭援军:“平南红色文化战地行”活动在大兴启动(组图)
·彭援军:“平南红色文化战地行”活动在大兴启动(组图)
·红色收藏家徐海航:历史红流翻涌 展品诉说荣光(组图)
·唐山古冶红色收藏馆隆重举行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活动,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张少秋:一张通行到永远的路条
·陕甘宁边区红色收藏大家徐海航: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组图)
·彭援军:程宸馆藏早期伟人彩色画珍品(组图)
·第三届红色收藏委员会领导班子成立
·特稿:伟大的历程 光辉的思想——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毛泽东文献展在石家庄开展(组
·河北唐山古冶的红色收藏馆是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乌恰县文博馆
阿图什天门景区
敢与天地奋斗 重把山河安排——石湾陶塑《誓把山河重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博物馆
奉献精神万古荣——缅怀李智盛先生(组图)
杨文忠:奉献精神万古荣——缅怀李智盛先生(组图)
特稿:奉献精神万古荣——缅怀李智盛先生(组图)
1965年,72岁的毛主席与她在上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
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东城区西花市南里南区:社区党委和物业关爱群众获锦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