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版图书在28年间,悄然升值5000倍。昨天,九龙坡区读者陈先生向本报“淘宝教室”展示了他当年仅用2元购买的14本旧书,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鉴定后指出,这些抗战版图书在民间已非常少见,市场价值已经超过1万元。
单本书最高升值八千倍
记者看到,这些已经泛黄的图书均为抗战时期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所著。其中有:郭沫若的《在轰炸中来去》,该书记述了抗战爆发后作者从日本返国,自上海到南京又返回上海的经过和见闻,书末还附有《中国文化界告国际友人书》,后面有重庆古籍书店小章,标价为“0.10元”;郭沫若的《屈原研究》,该书由群谊出版社(位于重庆临江门西来寺20号)于1943年7月初版,标价为“0.20元”;艾青的《献给乡村的诗》,由北门出版社(重庆顺城街20号)于1945年6月初版,标价“0.10元”;冰心的《往事》,由开明书店重庆分店(保安路)于1942年8月出版,标价“0.20元”;还有胡风的《论民族形势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抗战时期重庆出版的新文学书籍。”昨天,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指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这些书印量不多,如艾青的《献给乡村的诗》印数相对较多,但也只有3000本,而且在历经几十个春秋之后仍保存完好,弥足珍贵。像《在轰炸中来去》单本就要800元,升值幅度达8000倍,《屈原研究》单本价值在1000元,升值也在5000倍,这14本书整体价值已超过1万元。
抗战时期图书“钱”途光明
“没想到读书还造就了一笔小财富。”收藏者陈先生是位爱读书的人,他回忆,1980年夏天那会儿,重庆古籍书店摆着这些书,无人问津,而当时出版的新书也要卖几毛钱一本,他觉得划算,咬咬牙,花了2元钱,用相当于一个礼拜的伙食费买下了这些书,还有一些名人作品只能忍痛割爱。
昨天,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刘杰指出,相对于字画、陶瓷、玉器等收藏热门,旧书属于稳步上升的品种,尤其是民国时期(即1911年至1949年)图书,由于本价偏低,自2000年以来,其升值幅度远高于其他热门收藏,如2006年中国书店秋拍,估价为3万的《域外小说集》,最终成交价竟高达29.7万元。
刘杰认为,与元、明、清等历代古籍相比,民国时期图书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和认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品种存世量并不大,尤其是抗战时期重庆版图书,更值得重庆藏家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