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与林浩(右)合影
《论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封面
1941年至1942年,是胶东抗日最艰苦的时期。这一时期,日军兵力增加,抗日根据地缩小,人民抗日力量付出了很大牺牲。新近在青岛发现并收藏的《论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宣传册,就是这一时期中共组织发动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抗日的珍贵文献史料。
《论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宣传册,由时任胶东区党委书记的林浩编写,1941年4月东海各救会草纸手写油印,赠阅,共9页,6000余字,保存完好,字迹清楚。
林浩是山东牟平县人,1916年出生于富农家庭,原名尹圭璋,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林浩任胶东区党委书记,1941年和许世友一起指挥了反投降战役。1955年,林浩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抗战期间,林浩与胶东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的其他领导人一起,通过实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和“三三制”政策,组织工、农、青、妇各界救国会等群众抗日团体,使抗日政权建设得到了加强。
林浩这篇《论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的发现,让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重新浮出了水面。
在《论胶东农救会和自卫团》中,林浩认为,“农救会是农村的基本组织,是抗日战争时代的一切群众运动的基本环节,是不分党派的农民统一战线的抗日团体。”而“自卫团是半军事半武装的民众抗日自卫的组织,是群众团体特别是农救会的武力,是抗日军,特别是八路军的强大可靠后备军!是一切爱国壮士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信仰。”林浩认为,农救会和自卫团应该是农村社会统战的具体组织形式,在胶东目前,应运用这一组织,纠正过去或左或右的现象。
青岛的农救会和自卫团
在胶东的农救会和自卫团进行各种抗日活动的同时,青岛也有农救会和自卫团在活动。据史料记载:1941年,中共胶东区党委建立青岛市工作委员会。1943年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青岛工作委员会,领导市内的隐蔽斗争。八路军胶东军区组织崂山武工队,在流亭河北建立抗日根据地。1944年胶东军区成立青岛武工队,对日伪展开武装斗争。1945年7月,中共青岛党组织成立青岛武工大队,在崂山华阴、傅家埠等处协助组建农救会、自卫团等群众团体,配合解放区主力部队作战和市区地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