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定襄毛泽东徽章展览馆,也迎来它的10周年纪念日。令人难以想象的是,10万余枚毛泽东徽章和两千余册有关毛泽东的书籍,源于仅仅两个人数十年的潜心收藏。
12月12日,自称毛泽东徽章展览馆馆长的智元和与他的女婿王跃明,向记者讲述了收藏中的酸甜苦辣。
翁婿联手收藏
现在,毛主席徽章已成为我国的现代文物,也是世界文物,有世界第一章之称,是徽章家族中的一大奇观。
智元和今年84岁,个子不高,但精神矍铄。谈起毛主席徽章,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我收藏主席徽章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我在太原税务局工作,负责河西的税收。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看到路边一个出售古玩的小摊上,摆着一个主席徽章。当时,我觉得有收藏价值和文物价值,就花6元钱买了下来。此后,我就留心收藏毛主席徽章。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收藏了一万余枚。
巧合的是,上世纪70年代,智元和调到中国建设银行定襄支行工作后,他女儿在定襄找的对象王跃明也喜欢收藏毛泽东徽章。王跃明今年46岁,是中国工商银行定襄支行的一名职工。新婚后的一天,王跃明和妻子去了岳父家,看见岳父摆了一床毛主席徽章,正在专心致志地整理着。跃明迫不及待地询问:“爸,你也喜欢收藏毛主席徽章?”智元和抬起头来,看着女婿,反问:“莫非,你也喜欢?”王跃明点点头,说:“我从6岁起就开始收藏主席徽章了,现在已经有一万余枚。”智元和闻听非常兴奋,此后,翁婿联手收藏起主席徽章来。
智元和告诉记者,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初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共制作了5万多个品种的毛主席徽章,总数约80亿枚(还不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发行的徽章)。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
为了收藏毛泽东徽章,王跃明和岳父几乎跑遍了山西各个县市,还到过山东、上海、北京等地。有一次,王跃明听说原平市有一个小山村坡长路陡,很少有人去。他推测那里一定有人存有毛主席徽章,把自行车存在山下的一个村子里,徒步10余公里到了该村。上山时,他买了一箱方便面,准备打持久战。村里有一位放羊的单身汉,他就住在其家。王跃明给放羊汉煮方便面,放羊汉给王跃明介绍村里的情况。
放羊汉说,村中有一位退伍军人,家里存有五六十枚毛主席徽章,但他舍不得出手。王跃明在村里住了十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去退伍军人家,给他讲收藏的作用。后来,这位退伍军人被王跃明的执著所打动,把家里的毛主席徽章全部以每枚1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其中有一枚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徽章,最为珍贵。据介绍,可能是孤品。
还有一次,有个朋友介绍说,阳曲县有个人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制作过毛主席徽章。王跃明就和岳父一起去阳曲县找他,找了三天才在一个村子里将人找到。此人当年在制作徽章时,有三枚徽章出模时连在了一起,没有边沿。当时,他本想回炉,但怕别人看见引来麻烦,就偷偷拿回了家,一直保存到现在。这几年,他一直想把这三枚连体徽章,托付给可靠的收藏家。观察了王跃明几天后,他终于把王领回了家。
翁婿俩收藏的最早的毛泽东徽章是毛泽东在延安担任学友会主任时,发行的一枚“学友”纪念章,纪念章为长方形,钢质,大小为2.26ⅹ1.1厘米。中间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人的头像照片,外面封着一层塑料薄膜,看上去做工粗糙。但据王跃明考证,这是一枚孤品,仅仅比著名导演凌子风设计的第一枚毛泽东徽章晚一年多时间。
不计成本巡展
到了1998年,智元和、王跃明收藏的毛主席徽章已达5万枚,且有不少是文物价值极高的孤品、珍品与精品。王跃明说,他收藏主席徽章的目的,开始是出于对毛主席的爱戴,后来逐渐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