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侵华日军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两个少尉在从上海杀向南京的途中进行看谁先杀够一百人的“百人斩”杀人比赛。当时的《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曾连篇刊登随军记者的实况报道,时间、地点、过程和数字都明白清楚,当时就很轰动。到1947年12月,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以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判处了向井、野田两战犯死刑。1971年,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在中国调查后写成了《中国之旅》一书,又把“百人斩”杀人比赛传遍了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百人斩”在日本遂成了日本军队侵略屠杀的代名词。
“百人斩”翻案阴谋失败
2003年4月28日,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支持下,“百人斩”战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的遗属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本多胜一、“柏书房”、朝日新闻社和每日新闻社的相关报道和著作侵犯了当事人及其家属、遗属的名誉权,要求谢罪、停止侵权并赔偿,企图为“百人斩”翻案。
据“百人斩”翻案者们公开宣称,选择“百人斩”为突破口,最终目的不仅要恢复“百人斩”两个战犯的名誉,而且要“向靖国神社里的英灵报告喜讯”,并要求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撤去两个战犯的大型展板。他们精心挑选了4月28日,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百人斩翻案诉讼”,又挑选了7月7日进行第一轮法庭辩论,毫不隐晦挑战之意:一是他们特别在1月28日在靖国神社举行了“向井、野田两少尉的慰灵祭暨恢复名誉集会”,举行参拜后就在靖国会馆举行了“百人斩支援集会”,通过了支持“百人斩”翻案的“决议”,1月28日也是两个战犯伏法的日子,并挑选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的所谓“日本独立纪念日”,二是针对“卢沟桥事变”的7月7日。这批人后来又成立了“百人斩诉讼支援会”,把阿罗健一等知名的翻案团体和人物纠集了起来,在2004年1月28日“决议”:“通过本诉讼……恢复向井、野田两少尉的名誉,以期彻底解决我国的‘历史问题’和‘靖国问题’,并且通过更进一步的努力使其成为‘日本再生’的突破口,我们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的二百五十万柱神灵的御前宣誓……”
去年底,终于从日本传来了“百人斩”翻案终审败诉的消息,3年来企图以“百人斩”为突破口进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阴谋,经过三审判决终于没有得逞!不过,这次日本高等法院的判决还只能是驳回原告的上诉要求,维持二审原判;而二审东京地方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主要是:有关“百人斩”的最终历史地位尚未确立,因此很难断定其是虚假。所以,三审终审也只是维持二审判决的原告翻案无据,并非对“百人斩”事实的表态,甚至还可能造成理解模糊。何况,日本某些人不会因为“百人斩”诉讼失败就放弃为“南京大屠杀”翻案,所以,留证“百人斩”,反击翻案“南京大屠杀”的阴谋,仍然是中日两国有良知者不可放弃的责任。
留证“千人斩”,从抗大剪报《文摘战时旬刊》说起
几年前的4月8日,在王若飞、叶挺、博古和邓发的忌日,笔者有幸看到几大本旧剪报,粗糙的黄草厚纸上细心糊贴着老报刊,用毛纸条穿绑成册,一册封皮用的是抗战宣传彩图,各种图线标示着日军的侵略路线、距离和兵力,日军脚踩着中华大地枪指着大好河山;一册封皮上“杂志——1941年抗大图书馆选订”的浓墨美术字让我怦然心跳——竟然是抗日军政大学图书馆的精心剪贴。
据一些历史资料显示,当年中央领导把报刊当做局势决策的重要情报来源,毛泽东就曾请叶剑英等为学校和部队购买书报刊充实几个红校的图书馆。抗大在延安,要为党中央服务,更重视图书馆建设,专职人员就达6人,到1940年春天,为适应敌后作战的需要,抗大图书馆从延安转移到冀西邢台县浆水镇,还有2万多册藏书分散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