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会师。第8旅2个团、第9纵队1个团为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突破城门后投入纵深战斗。宿县主城城防依旧坚固,城墙为砖石结构,高达10余米。敌火力点分上中下3层,城墙前有地堡,城墙根有暗堡,城墙腰、顶部都有射孔,外部桥头有暗桥头堡,明暗火力相结合。守军凭借高厚城墙、宽深护城河和既设工事,负隅顽抗。
11月15日17时,我军发起总攻。由于前期作战桥梁已被守军破坏,攻城部队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架桥。攻城前的炮击由于我重武器不多,只持续了半小时,并未对城墙造成太大破坏。此时进攻命令已经下达,我军指战员置生死于度外,冒着敌密集火力架桥。在西门,第9旅25团3营7连为完成架桥任务,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连续5次失利,终于在第6次成功架起桥梁,为突击队铺平了道路。
架桥成功后,旅工兵排连续三次在敌暗堡下投放炸药包,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8连在爆破硝烟掩护下飞速过桥。当接近护城河桥头时,遭到敌人疯狂的火力阻挡,子弹如雨点般密集打在桥上,炮弹一个接一个在地面爆炸。8连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一往无前,排长倒下了,班长带着冲,班长倒下了,战斗组长带着冲。最终,连长高玉岐带着的13名战士扑上城墙的缺口,一鼓作气登上城墙,9连也迅速跟上,协同8连击退敌反扑。攻城部队突入城内后,实施多路攻击,分割包围。经一夜激战,我军歼敌大部,并将国民党军残部压缩在城中心天主教堂。敌凭借教堂坚固工事,居高临下,墙外活动的敌装甲车封锁我前进道路。第8旅多次进攻未果,战斗陷入僵持状态。为打开局面,爆破组在机枪掩护下,巧妙利用装甲车射击死角,携带炸药隐蔽在马路一侧排水沟,当装甲车接近时迅速把炸药包扔到装甲车上。但装甲车前盖形如鱼背,车又在运动中,圆形炸药包还没爆炸就滚下车。为快速解决战斗,爆破组任建福冲到装甲车前,迅速将炸药包硬塞到装甲车履带前后轮中间,将装甲车炸瘫,从而顺利攻占敌最后据点。张绩武见大势已去,仓皇出逃,后被我军俘虏。至此,宿县宣告解放,国民党宣称“固若金汤”的宿县,最终被我军攻克。
攻占宿县,我军控制了徐州到蚌埠间100余公里铁路,切断了津浦线,将徐州和蚌埠地区国民党军割裂成南北两块,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有力地保障了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为淮海战役决战胜利赢取关键一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