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为了适应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培养人才,党在各个领域创办了多所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红色学校。而在众多学校中,有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亲自为之确定办学方针、七次到访学校、三次作报告,并亲笔题词。这所被誉为“马上学校”“红色医生的摇篮”的学校,一直镌刻在党创办学校的光辉历史中。
战时苏区的办学需求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于中央苏区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以及赣南、闽西地区地处偏远、医疗卫生条件差、各种瘟疫疾病肆虐等原因,红军战士受伤生病较多。而苏区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使得很多伤病员因得不到有效治疗导致伤残或死亡。因此,培养红军医护人员就成为苏区的当务之急。
1931年初,受党的委派,拥有丰富从医经验的贺诚到达中央苏区。他在了解红军战士伤病缺乏护理救治情况后,产生了创办军医学校的想法。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内外斗争形势有所缓和。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在这次大会之后,贺诚负责的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向党提出创办军医学校的建议并得到批准。193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以下简称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2月22日,军医学校在江西于都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出席了开学典礼。朱德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已有很大发展,但医务人员缺乏,必须培养自己的红色医生”。贺诚宣布了毛泽东为军医学校制定的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带着党和红军领导人的谆谆嘱托,以贺诚为校长的军医学校就此正式开学。
因时制宜的办学理念
贺诚在向毛泽东提议办学时,毛泽东叮嘱道:“不要培养成白色医生”“业务技术不可不学,但是不能放松政治思想教育,我们要培养红色医生。”这为军医学校明确了办学的政治要求。因此,建校伊始,军医学校就在教员聘请、学员招收中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招录第一期学员时,红军各部队共选派200多人,有战士、通信兵、支部书记等各类人员。尽管医护人员非常缺乏,但军医学校仍坚持严格选拔,采取文化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了25名学员,只占选送人数的八分之一。1933年1月14日的《红色中华》曾载文《军医学校扩大情形》,其中写道:“军医学校的当前任务,应积极创造无产阶级医务人才,以担负救护红色英勇伤病战士之使命。”可见军医学校对于医护人员培养的首先要求就是政治过硬。在办学过程中,政治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课程。
办学伊始,军医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教学设备极为短缺,但军医学校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使其有序运行。没有黑板,师生们就用墨汁涂成黑板;没有桌椅,师生们就用砖头石块砌成桌椅;有木匠手艺的学员则自己动手修理门窗、打造教学用具。上课用的教材由教员自己编写,讲义则由学员自己刻板油印。军医学校本身具备的“教学硬件”仅仅是几张挂图、一具人体骨骼标本和两台显微镜。这些简陋的设备当遇到敌情时,仅用一匹马就可以全部运走,因此当时的军医学校也就有了“马上学校”的称谓。
为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形势需要,军医学校的课程少而精,重点突出。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外伤处理及疟疾等易发疾病的治疗也是其中的教学重点。此外,坚持“教学一致,学用一致”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简易有效。如学校教员将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点编成歌曲,方便学员熟记。曾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的涂通今曾赋诗高度评价学校:“中央苏区无医堂,创办卫校好主张。采取实用短训法,‘红色医生’美名扬。”
1933年4月,第一期学员顺利毕业后随即奔赴前线,不少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曾任江西省军区卫生部部长的范同麟,在梅岭被俘后,牺牲在敌人的监狱里;曾任红军第十军团卫生部部长的胡云庚,在赣东北被俘后,在雨花台慷慨就义;曾任红一团卫生队长的石大祥,长征到陕北后在战斗中牺牲……他们用鲜血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赓续发展的红色学校
1932年10月,军医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卫生学校)。卫生学校在办学经验、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学校逐步拥有了图书馆、解剖室、消毒室、标本室、外科手术室等,各类相关的教科书和医疗模型也达到几百种。从1932年军医学校办学,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共毕业五批学员,培养了数百名军医、卫生员、护士等医护人员。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长征。此时卫生学校在精简人员机构后,也随同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过程中,卫生学校培养出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医术挽救了很多红军将士的生命。它也成为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卫生学校第六期学员在长征中继续学习,并于1936年顺利毕业。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卫生学校在瓦窑堡复校开课。1940年9月,在毛泽东提议下,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医科大学)。在延安,医科大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工作也走上正轨,为边区培养了许多医务人员。毛泽东始终关注着这所学校的发展,多次到医科大学视察,并为全校师生作报告。1941年,他为学校第十四期学员(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老红军许德在《红军卫生学校的回忆》中写道:“学校之所以办得好,因为它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师生们怀着饱满的革命热情,下定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有了这个条件,一切也就都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