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解永越
浏览次数:
2024-12-27 09:50:0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为了适应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培养人才,党在各个领域创办了多所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红色学校。而在众多学校中,有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亲自为之确定办学方针、七次到访学校、三次作报告,并亲笔题词。这所被誉为“马上学校”“红色医生的摇篮”的学校,一直镌刻在党创办学校的光辉历史中。

    战时苏区的办学需求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于中央苏区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以及赣南、闽西地区地处偏远、医疗卫生条件差、各种瘟疫疾病肆虐等原因,红军战士受伤生病较多。而苏区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使得很多伤病员因得不到有效治疗导致伤残或死亡。因此,培养红军医护人员就成为苏区的当务之急。

    1931年初,受党的委派,拥有丰富从医经验的贺诚到达中央苏区。他在了解红军战士伤病缺乏护理救治情况后,产生了创办军医学校的想法。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内外斗争形势有所缓和。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在这次大会之后,贺诚负责的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向党提出创办军医学校的建议并得到批准。193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以下简称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2月22日,军医学校在江西于都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出席了开学典礼。朱德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已有很大发展,但医务人员缺乏,必须培养自己的红色医生”。贺诚宣布了毛泽东为军医学校制定的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带着党和红军领导人的谆谆嘱托,以贺诚为校长的军医学校就此正式开学。

    因时制宜的办学理念

    贺诚在向毛泽东提议办学时,毛泽东叮嘱道:“不要培养成白色医生”“业务技术不可不学,但是不能放松政治思想教育,我们要培养红色医生。”这为军医学校明确了办学的政治要求。因此,建校伊始,军医学校就在教员聘请、学员招收中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招录第一期学员时,红军各部队共选派200多人,有战士、通信兵、支部书记等各类人员。尽管医护人员非常缺乏,但军医学校仍坚持严格选拔,采取文化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了25名学员,只占选送人数的八分之一。1933年1月14日的《红色中华》曾载文《军医学校扩大情形》,其中写道:“军医学校的当前任务,应积极创造无产阶级医务人才,以担负救护红色英勇伤病战士之使命。”可见军医学校对于医护人员培养的首先要求就是政治过硬。在办学过程中,政治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课程。

    办学伊始,军医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教学设备极为短缺,但军医学校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使其有序运行。没有黑板,师生们就用墨汁涂成黑板;没有桌椅,师生们就用砖头石块砌成桌椅;有木匠手艺的学员则自己动手修理门窗、打造教学用具。上课用的教材由教员自己编写,讲义则由学员自己刻板油印。军医学校本身具备的“教学硬件”仅仅是几张挂图、一具人体骨骼标本和两台显微镜。这些简陋的设备当遇到敌情时,仅用一匹马就可以全部运走,因此当时的军医学校也就有了“马上学校”的称谓。

    为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形势需要,军医学校的课程少而精,重点突出。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外伤处理及疟疾等易发疾病的治疗也是其中的教学重点。此外,坚持“教学一致,学用一致”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简易有效。如学校教员将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点编成歌曲,方便学员熟记。曾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的涂通今曾赋诗高度评价学校:“中央苏区无医堂,创办卫校好主张。采取实用短训法,‘红色医生’美名扬。”

    1933年4月,第一期学员顺利毕业后随即奔赴前线,不少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曾任江西省军区卫生部部长的范同麟,在梅岭被俘后,牺牲在敌人的监狱里;曾任红军第十军团卫生部部长的胡云庚,在赣东北被俘后,在雨花台慷慨就义;曾任红一团卫生队长的石大祥,长征到陕北后在战斗中牺牲……他们用鲜血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赓续发展的红色学校

    1932年10月,军医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卫生学校)。卫生学校在办学经验、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学校逐步拥有了图书馆、解剖室、消毒室、标本室、外科手术室等,各类相关的教科书和医疗模型也达到几百种。从1932年军医学校办学,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共毕业五批学员,培养了数百名军医、卫生员、护士等医护人员。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长征。此时卫生学校在精简人员机构后,也随同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过程中,卫生学校培养出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医术挽救了很多红军将士的生命。它也成为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卫生学校第六期学员在长征中继续学习,并于1936年顺利毕业。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卫生学校在瓦窑堡复校开课。1940年9月,在毛泽东提议下,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医科大学)。在延安,医科大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工作也走上正轨,为边区培养了许多医务人员。毛泽东始终关注着这所学校的发展,多次到医科大学视察,并为全校师生作报告。1941年,他为学校第十四期学员(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老红军许德在《红军卫生学校的回忆》中写道:“学校之所以办得好,因为它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师生们怀着饱满的革命热情,下定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有了这个条件,一切也就都有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文化课本》:延安时期一部毛泽东作序的干部教育教材
·下一篇:无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举行2024年下半年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组图)
·权晶、李冠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致敬,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特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致敬,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创图
·红色头条:李忠杰老师撰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大辞典》序言(组图)
·“中国工农红军唯一的女将领”张琴秋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退役军人进校园(组图)
·尹宪成、朱洪芝:难忘的回忆:伟大的长征精神 永恒的前进动力——纪念中国工农红
·特稿:难忘的回忆:伟大的长征精神 永恒的前进动力——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张贵贤: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天津河东区大王庄街道举办退役军人主
·特稿: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天津河东区大王庄街道举办退役军人主题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
少康银杏酒(组图)
送国史进校园(组图)
是他,让我踏上了军旅生涯的道路(组图)
特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活动在宁晋
中红网: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活动在宁
特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活动在宁晋
红色头条: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31周
红色头条:202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
中红网-郭书文:河北唐山《红色收藏展览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