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傅冬说,特别是自己也进入晚年,静下来设身处地、从父亲的具体环境出发细细思量,才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在旧时代战场拼杀出来的将军,要他在大决战的关头放下武器,将手下的几十万大军交出去改编,实在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何况我的父亲打过许多仗,还擅长于守城呢?”后来困守北平的父亲也向她说起:“我不是不会打仗,手下毕竟还有20万大军呢,要打就是一场血战。但是打下来会有什么结果?我反复想的就是这个。”
最终,傅作义将军选择了停战,交出了城中20万军队,换来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实现了政权的和平交接。傅冬老师对我说:“后来,我去故宫参观,看到像潮水一样的人走进了故宫,在故宫里感触到中国历史的悠久,我突然想到了父亲。我突然想到故宫有今天这个样子,和我的父亲太有关系了。我突然感到我的父亲是了不起的,他作出了艰难的但是正确的决定,为了这个决定他把全部家底都抛弃了。一个人能有这样的父亲不是很好吗?”傅冬老师在这时又加了一句:“可是我在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想的。”
晚年,傅冬总想为父亲傅作义将军写些什么,这个念头涌上来又放下,是自己执笔,还是请一位满意的作者写?看来始终没有决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一旦打算要为父亲写些什么的时候,傅冬就会觉得对父亲的认识很不够,慨叹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太短。这一点永远不会得到弥补了。(北京日报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