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1年,李守福派情报员肖光华、马维驹到藏族唐昆部落“做生意”,就邀了米玉丰同行。一则借助他在当地有个小土官朋友,二则暗中观察他的为人。后来随着交往深入,李守福还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通一兵》等苏联小说悄悄借给他,旁敲侧击地向他宣传进步思想。
而米玉丰的家庭深受地主、土匪迫害,本人亦早有革命愿望。待到李守福把吸收他参加208情报站的想法一说,米玉丰欣然从命。
1952年8月,208情报站派出了由肖光华、米玉丰和索朗组成的三人情报小组,深入唐克匪区。索朗以行乞为掩护单独行动,肖光华、米玉丰则以经商为名在藏区站住脚跟。
米玉丰在唐克有个叫扎卡的小土官朋友。他先是在扎卡家立足,很快又成了一批马良匪帮骨干分子的“知心朋友”,连匪首之一的刘华初都看上了米玉丰,要拉他入伙。从这些人口中,米玉丰套出了大量的情报。
米玉丰给自己取了个藏名“达柯”,是藏语“野马”的意思,而实际上是取汉语“大哥”的谐音——他通过喝血酒结拜了几个兄弟,在当地发展了一批新的情报员。
卧底匪区八个月,米玉丰五进五出,往返唐克和阿坝县,送出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情报。李守福说,一般人走这段路程要一个星期,而米玉丰只需要两三天,谁也猜不透他是如何做到的。
除了米玉丰,208情报站还先后派出了17个情报组,实时掌握着马良匪帮和台湾空投特务的一举一动。
1953年3月26日,西南军区展开剿灭马良匪帮的草地战役,至6月底战役结束,共计歼匪一千余名,草地匪帮被基本肃清。

阿坝地区藏族“三雄”之一的卓克基土司索观瀛官寨。
约誓擒匪首
周迅予,这个老牌的军统特务头子,自208情报站成立之初就被列为头号侦捕目标。然而三年过去,雪山草地上的匪帮军事力量已经基本肃清,唯独周迅予和何本初这两个匪首不知所踪。他们究竟能逃到哪里去呢?
1952年黑水战役之后,李守福带领情报人员将工作重点转向搜捕周迅予、何本初。208情报站的情报员或组成武装小组,或单线活动,在广袤的雪山草地上追寻着匪首留下的蛛丝马迹。
实际上,自1950年、1951年联合在靖化、懋功发动叛乱被击溃后,周迅予、何本初就与傅秉勋发生了分歧,最终分道扬镳。
傅秉勋带着匪众流窜黑水,一直图谋武装叛乱。而特务出身的周迅予和为官多年的何本初,则更有一番“深谋远虑”。二人携着少数亲随潜入阿坝县,投奔了实力雄厚的大土司华尔功成烈。此前,国民党“立法委员”、“中央军校教育长”、“游击干部训练班主任”王旭夫也投靠了华尔功成烈处。他们一面偃旗息鼓长期潜伏,等待时机,一面大施离间,蛊惑利诱少数民族上层阻挠解放。
华尔功成烈接收了周、何、王等十多个残匪余孽,先后将其安置在阿坝草地的格尔登寺、川陕两省交界的郎木寺、藏族热耳茸部落附近的森林中。最后又把他们接到了自己的官寨,藏匿起来。
在地广人稀的阿坝地区,搜索两个销声匿迹的匪首,无异于大海捞针。208情报站的情报员们几乎翻遍了大半个阿坝。1953年3月的草地战役开始前,种种线索已经把这两个匪首的藏身地指向了华尔功成烈官寨。
这个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华尔功成烈是个倾向进步的开明大土司,一直立场鲜明地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黑水战役过程中,他积极配合剿匪部队,指挥所属土兵层层设防,截断傅秉勋残部的逃路。草地战役开始前,马良匪帮三番五次拉拢华尔功成烈,也都被断然拒绝。此后草地战役中剿匪部队的前指,也设立在华尔功成烈的一座官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