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朱德毛泽东 谁最先使用“长征”一词?——《长征:英雄的史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0-01-19 15:06:18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长征”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它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第25军,于1934年秋至1936年10月间先后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平均每天行军70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行程2万余里,转战8个省;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曲折转战4个省,行程万余里;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4个省,转战近万里。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四路红军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物资供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就凭两只脚,跨江河,爬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打破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纵横14个省,行程共达65 000余里,与强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战斗达120余次,终于会师陕甘,挺进抗日前线,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用自己钢铁般的行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革命史上的永恒丰碑。

  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远征都不能和长征相比

  世界军事史与中国军事史上也有过几次以战略退却为目的、脱离后方基地、没有后勤供给的“长征”,或叫“远征”。

  公元前401年,一支古希腊军队在波斯的巴比伦以北地区被击败,主将战死。余部1万人,在一个叫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约前355或前354年)的将军指挥下,面对强敌的追堵,经过约6 400里行军,安全回到希腊本土。这件事当时被称做奇迹,震动了希腊的每一个城市,并被誉为“万人平安大撤退”,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典型战例,但色诺芬与其军队从此几乎没有什么战绩了。色诺芬著有记述这次撤军行动的《远征记》,并流传下来。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将领汉尼拔(Hannibal,公元前247—前183或前182年)从西班牙率军远征,连续行军5个月,用15天的时间,历尽艰苦,翻越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重创罗马军队。即使如此,汉尼拔最终并没有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1812年,拿破仑(Napoléon I,1769—1821年)率45万大军进攻俄罗斯。是年冬天在莫斯科溃败,逃回法国的尚有战斗力的部队只剩1万余人。此役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然而,这些远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远远不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相比。无怪乎美国著名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说:“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长征,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剧目的精彩序幕。

  谁最先使用“长征”一词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并没有计划进行上万里的行军,起初只被称做“长途行军与战斗”,以后称之为“西征大军”或“远征” 等。所以,早期没有“长征”这个词。在经历了与险恶自然环境和强大敌人的殊死斗争后,广大指战员对战略转移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行程统计超过1万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名义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这是“长征”一词首次在正式文字中出现,并逐渐在各种正式场合与文件中被广泛引用。1935年10月,毛泽东创作了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做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将主力红军的“阵地大转移”称为“长征”,并17次使用了“长征”这个词,对长征胜利的意义与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科学总结与概括。随着毛泽东这篇脍炙人口、充满激情、充满哲理的文章正式发表,“长征”这个词便不胫而走,传遍中国,传遍世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象征。

    谁最先提出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

  据时任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4大队政委的杨成武回忆: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在一次中央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发表讲话,他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只二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正式提出长征为“二万五千里”。

  谁最先使用“长征”一词

  目前从文献中看见的“长征”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先使用者,分别是朱德、毛泽东。

  为什么红7军团北上与红6军团西征不属于长征

  首先红7军团北上与红6军团西征都有着外线的局部的战役出击性质,不属于战略转移;其次,长征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必须从影响中国革命全局的行动来考虑,应以中国革命大本营与主力红军的移动时间为准。

  为什么一般都说三大主力会师

  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后,先期到达的红25军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所以,后来的历史著作中,一般称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但是,四支红军进行了长征与三大主力会师,都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皖南事变后的苏中海防团
·下一篇:三任总书记在“周家”——周恩来故居二三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何丽: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
·何丽、红小鬼: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余圆亚、刘令洁、刘瑜晴: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