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重解长征之谜64:苏区留守红军怎样变成“新四军”?
2009-06-07 14:04:59
来源:《法制晚报》(摘自:徐焰 马祥林《重解长征之谜》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焰 马祥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不能搭棚子烤热芭蕉叶当被盖

  中央苏区失陷时,当地红军分九路突围。项英、陈毅最后突围时,敌军已经冲进仁风山,到处是“捉拿”的喊叫声。他们转入山林反复周旋,幸而得到一个陈毅熟悉的县委书记带路,才绕出“搜剿”圈进入油山,300余名突围的指战员也会聚到了这里。当地处于赣粤边界,到处是高插入云的峰峦,漫山是青翠的竹林和齐腰深的茅草,适于开展游击战。

  对油山进行“清剿”的主要是广东军阀部队,他们对红军游击队展开围攻仍很积极。项英、陈毅领导的油山斗争成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粤军一再“搜剿”,没有找到游击队主力,便采取了封山政策,还经常放火烧山。

  红军游击队采取在山里打圈子的办法。由于指战员总是随时准备转移,几乎不能脱衣离枪睡觉。起初游击队还搭竹棚、茅草棚居住,结果在敌人大搜山时,棚子成了目标。游击队只好拆掉棚子,几个人在大树下背靠背睡,下雨天撑把伞或在树上支起一块布以避风雨。到了深秋和冬天,淫雨绵绵,寒风刺骨,游击队员衣裳单薄,且无被盖,夜晚只好烧起火来,将烤热的芭蕉叶当被盖,以御寒冷。皖浙赣边游击区的一支游击队在l937年早春被敌人围困在深山,天寒缺衣,在又冷又湿的灌木丛中受冻挨饿,因怕暴露目标,又不能生火取暖,一夜就冻死20余人。

  转战油山中的陈毅仍乐观地写下许多诗作,以“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的气概表示对困难的藐视。一次敌军日搜夜剿“满山抄”,又燃起大火,陈毅带伤病伏于草丛中二十余日,自虑不得脱,毅然在衣底写下了《梅岭三章》,其中有“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之句,表现了到“阎罗”处也要怒斩敌人的气概。

  饥饿是仅次于敌军的第二大敌人,只有依靠群众支援才能克服。正如陈毅诗中所说:“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老苏区群众大都有亲属参加红军,他们把游击队看成自己的子弟,经常在山上一些秘密地点给游击队埋藏下粮食、油盐。有时粮食接济不上,游击队只好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饥,春天挖竹笋,夏天摘杨梅,秋天吃野菜,冬天找山果,度过了三年最艰苦的岁月。

  “北和南剿”

  游击队遭遇复杂局面

  红军三大主力结束长征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国民党当局停止对陕甘红军的进攻。1937年2月,周恩来在西安谈判中向国民党提出,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民团或保安团,作为抗日队伍。蒋介石却密令南方各省:“务必乘中央与共方谈判之机,消灭共方之武力与地方组织。”

  1937年上半年,蒋介石推行“北和南剿”方针,南方游击根据地反“清剿”战争进入了最残酷、激烈的阶段。红军游击队虽受到较大损失,但仍保存了基本战略支点。项英、陈毅等领导人设法同党中央取得联系后,又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各游击区通过快邮发电、发倡议书和发表声明等形式,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相继开始同国民党当地驻军或地方当局进行谈判。面对日寇大举入侵,蒋介石才被迫停止对南方游击队的进攻。

  国民党当局同南方红军游击队谈判时,仍想加以吞并。7月中旬,粤军请闽粤边区的游击队进入漳浦县城,特委书记何鸣缺乏警惕性,率600名游击队员进城后突遭包围缴械。对“何鸣事件”的严重教训,毛泽东马上告诫全党,尤其要求南方游击区注意。

  各游击区的党组织和游击队把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当成一场与军事斗争相交织的政治斗争,表现出有打有谈的复杂状态。如闽东的国民党当局对红军提出的合作抗日的要求置之不理,继续发起进攻,叶飞便率独立师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加强连,以胜利迫使对方同意坐下来和谈。鄂豫皖的红二十八军前往集中地时,发现国民党军在周围形成包围,马上以夜袭冲了出去,才使对方打消了进攻企图。国民党怕游击队“扰乱后方”,终于同意将南方红军游击队再编一个军,开赴抗日前线。

  点评

  三年奋战八省成军

  长征后苏区失陷,证明留守人员不转变斗争方式就无法生存。遵义会议后,中央指示留下的红军转入灵活的游击战,才能保存下近万人的革命武装,并且牵制了很大一部分敌军主力。全面抗战开始后,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将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从此,豪迈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从深山密林里走出的红军游击队,又在抗日战争的斗争中续写出新篇。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重解长征之谜63:解决危机 红军怎样在陕北站住脚?
·下一篇:三任总书记在“周家”——周恩来故居二三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何丽: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讴歌红军母亲——纪念长征80周年(组图)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
·何丽、红小鬼: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
·特稿:继承红军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余圆亚、刘令洁、刘瑜晴: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