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兵运”组建红军 改造土匪惩治叛徒 顽强机智总当后卫 主力会师血洒山冈———
这是一位在胜利到来前夕倒在战场上的将军,是位看不到胜利却又保障了胜利的将军。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一天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结束。就在同一天,在甘肃会宁县的华家岭上发生了一场剧烈战斗,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牺牲,他也是牺牲在长征中的最后一位军级指挥员。
“秦陇锁钥”长征的最后杀伐之地
1936年下半年,“会师”这个词,在中共领袖和红军高级将领口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一、二、四方面军逐渐向甘肃、宁夏边境靠拢,指战员最急切盼望的便是会师。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然后共同挥师北上。10月间,中央决定在会宁、静宁地区实现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师。会宁是一个横亘于梁峁沟壑间的高原古城,素有“秦陇锁钥”之称,红军长征将在这里划上最后的句号。
10月2日,红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奔袭攻占了会宁县城。10月8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抵达会宁青江驿一线,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会合,拉开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序幕。正在陇南作战的红二方面军,随即也冲出胡宗南部的包围,日夜兼程向会宁地区挺进。
在蒋介石看来,三股主力红军合流,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此又纠集精锐部队想一举完成多年来无法实现的“剿共”梦。10月16日蒋介石下达“进剿”令,不久前因两广事变被调到湖南的胡宗南的第一军,又重新被调返甘肃,并控制了西(安)兰(州)公路,王均第三军、毛炳文第三十七军也奉命分别由东、南、西三面向会宁地区大举进攻。蒋介石还命令东北军的两个军也配合行动,各路敌军的进逼对会师的红军形成重大威胁。
红军会师后,首先要解决休整问题,红一方面军事先为北上的二、四方面军准备的棉衣等物资也需要分批发放补充。挡住追来的敌军,则是休整的先决条件。
为了顶住沿西兰公路而来的南路敌人,红四方面军命令红五军在军长董振堂、副军长罗南辉率领下,在会宁以南的华家岭至马家营子之间防御阻击敌人。
华家岭绵延起伏,属于丘陵地带,山上缺木少草,并不利于防御,特别是在空袭下很难隐蔽。罗南辉把指挥所设在马家营子后面的山梁上,把第一梯队的两个团沿公路两侧部署成一个袋形阵地,并命令战士们趁着月色朦胧,加紧挖战壕、筑工事。
10月22日凌晨,沿西兰公路而来的敌王均部,分四路钻进了红军布下的口袋里。罗南辉一声令下,红军的轻、重机枪一齐吼叫起来,手榴弹在敌群中纷纷开花。随着震天撼地的喊杀声,战士们跃出战壕,扑向敌群,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染血大战最后牺牲在轰炸之中
伏击战的胜利,并没有使战局得到根本改观。国民党的大批空军已经进驻西安机场,在10月22日出动了十几架飞机,向华家岭红军阵地猛烈俯冲扫射、投弹轰炸。同时,敌军的大炮也向马家营子和周围的山头的红军阵地连续发射,步兵随后展开了潮水般的冲击。战斗中罗南辉的胸部、头部被炮弹炸伤,鲜血浸透了全身。军部卫生员为他作了包扎,他坐在担架上,忍着剧烈的伤痛,继续指挥部队。
10月23日,红五军撤到会宁南面的大墩梁一线继续顽强阻击。重伤的罗南辉仍然没有离开火线,一直坚持到下午1时。久攻不下的敌人再次出动飞机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敌炮也集中发射,炸弹和炮弹引发了冲天的浓烟烈火在瞬间吞没了罗南辉。这位年仅28岁的副军长,就这样用自己的鲜血为壮丽的长征最后抹上了一抹红色。
红四方面军的出色后卫
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08年出生于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乡,家中世代以租种土地为生。他少年时期在青羊宫街上一家水烟店做工,1920年秋加入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这个旅的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秘密参加共产党的川军将领邝继勋。当时在旅里建有士兵委员会,罗南辉作为其中的积极分子,不久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组织了川东游击队。
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入川,同罗南辉等人所率的游击队会合。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将川东地方武装编成第三十三军,罗南辉担任了副军长,随后与军长王维舟一起率部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他在前线指挥部队连续打退敌人二十余次轮番进攻,歼敌四个团,俘敌近2000人,取得红三十三军成立后的首战胜利。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开始长征,罗南辉任红三十三军代理军长,负责全军殿后。入冬时,红三十三军同红五军(原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合并,原红五军军长董振堂任军长,罗南辉任副军长。在中央红军长征时,五军团就一直担任后卫,新的红五军组建后,在转战川康边时仍然是专司后卫之职。1936年9月末,红四方面军向静宁、会宁方向进军,仍然由罗南辉率部在后面掩护全军。
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不仅远远比不上国民党中央军,也比不上川军主力部队,经常是以机枪、步枪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担任后卫更是个苦差使,部队的补充通常赶不上消耗,也很难得到战利品。在华家岭阻击战中,罗南辉指挥战士在敌人进攻时先用步枪、机枪压制,当敌人接近阵地时,再投出一排排手榴弹,乘烟雾中冲出战壕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以自己的血肉掩护了大部队的会师。
著名的“兵运”专家
罗南辉并非只是一介勇夫。他在动脑筋时有个眨眼的习惯,人们都说他“眼睛一眨,计上心来”,能随机应变并临危不惧。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斗争中,曾有专门分工来搞“农运”、“工运”、“学运”、“兵运”。罗南辉称得上是位“兵运”专家,在就任红军高级将领之前,曾经成功地搞过三次兵变。
1929年6月,罗南辉参加了遂宁、蓬溪两县边境的川军第七混成旅的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罗南辉被任命为营长。不久,他又被派到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二混成旅搞兵运工作,于次年又策动两个团武装暴动,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一路军,罗南辉任警卫大队长。后来,罗南辉又赴川军第二十九军担任中共地下党兵委书记,1933年春他拉出一个连士兵起义,参加红军的川东游击队,这是他第三次组织的兵变。
改造土匪枪手惩处叛徒
除此之外,罗南辉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匪运”工作经历,即做改造土匪的工作。
1930年5月初,因内奸告密,中共四川省委遭到大破坏,主要领导几乎全部牺牲。中共四川省委提出,要仿照上海的中央特科,建立谍报组和赤卫队,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并制裁叛徒。同年年底,罗南辉奉命组建了地下特务队并担任队长,制裁了游曼谷等危害极大的叛徒。军阀刘湘还特地“亲撰诔文”,追祭游曼谷并举行了追悼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