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若瑜
贾若瑜将军1915年出生于四川,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共产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2月,任胶东军区
青年贾若瑜
贾若瑜所作的报告提纲
年逾九十高龄的贾若瑜
贾若瑜任职的通知
司令员,参与青(岛)即(墨)战役的组织和指挥。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首任馆长筹建军事博物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离休。
在纪念青岛解放60周年之际,笔者的眼前总是闪现着贾若瑜将军鹤发童颜、昂首挺胸的硬朗身影,耳畔依稀回旋着他那铿锵有力、带着浓烈四川口音的坚毅声音,脑海里回味着他对解放青岛所做的高屋建瓴、条理清晰的概括和回忆。那是2004年5月16日,在一场大雨后的上午,我和同事来到国防大学103楼采访贾若瑜将军,请他回忆解放青岛的历程。面对摄像机镜头,已是89岁高龄的老将军目光炯炯有神,凭着记忆侃侃而谈,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回忆了解放青岛的详细过程。
兵分四路进军青岛
作为青即战役的高级指挥员,贾若瑜将军把这一战役概括为“我军以劣势之兵向美军庇护下的优势之敌筑有比较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进攻”,并归纳了五个战役特点:一是兵力对比上敌多我少,武器装备上敌优我劣,而且我参战部队都没有大规模作战经验;二是青岛地形依山濒海,无法进行合围和封锁;三是青岛驻有美军第七舰队作战军舰二十余艘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一万余人,这是当时全国战场所没有的情况,解放青岛具有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特点;四是上级规定的作战方针不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保卫青岛人民,保全青岛城市为主要目的,必须里应外合保卫人民、保全城市;五是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军队进入大城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纪律的要求更高。
在谈到敌我兵力对比时,贾若瑜将军讲,1949年初,国民党在青岛的守军第十一绥靖区刘安琪所部,辖有两个军及一个师、四个旅和海军第二军区、空军第五大队等部队,共五万人左右。而我军在胶东地区的作战部队为1949年2月胶东军区第五、第六师组建的华野第三十二军(这是胶东军区组建的第四个野战军),胶东军区直属两个旅和军区特务团、炮兵团,以及相当于师的五个军分区,共约五万人。但参加青即战役时,胶东军区只能抽出警四旅(三个团)、警五旅第十五团和军区特务团、炮兵团以及三个独立团协同第三十二军解放青岛。我军投入的部队都没有参加过大的作战,所以在敌我对比上,敌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当5月3日我们发起青即战役时,当时南京已经解放了,国民党的统治行将终结,敌军的士气低落,虽然占有兵力优势,但士气是不高的。
对青即战役的我军部队作战方向,传统说法是我军兵分三路,即我三十二军九十五师为西路,沿胶济铁路攻击敌军,九十四师为中路,攻击即墨城北烟青公路以西的敌军,警备四旅配属警五旅十五团为东路,攻击即墨城以东沿海一线之敌。对此,贾若瑜将军特别提出,应该将滨北军分区两个独立团进击薛家岛作为一条进攻线路,该路部队经激烈战斗解放黄岛、薛家岛,从海西配合了主力攻占青岛。对青即战役的关键战斗情形,贾若瑜将军出口成章,过人的记忆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印证了贾老对戎马生涯中指挥的最后一次大战的特殊感情。
解放青岛意义重大
贾若瑜将军认为,解放青岛意义重大。随着青岛的解放,中国人民收回了神圣领土和港口的主权,结束了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
|